纽沁根银行

作者:巴尔扎克
纽沁根银行

本篇至迟从一八三二年(甚至一八三〇年)就已开始构思,最初拟以《社会一瞥》为标题。一八三六年改为《高等银行》,一八三七年七、八月又改为《纽沁根银行》,原计划在《新闻报》上发表,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未能刊出。一八三八年十月稍作修改后,与《卓越的女人》(即《公务员》)、《电鳗》同时由威尔代书屋出版,同年十二月再版,一八四四年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十一卷,属“巴黎生活场景”。《纽沁根银行》是《赛查·皮罗托盛衰记》的姊妹篇。本篇充分运用对话和叙事的技巧,刻画了与失败破产的赛查相对照的、无往不胜的银行资本家纽沁根。较之高布赛克和葛朗台,纽沁根是个更有雄才大略的冒险家,一只更加凶恶的狼。其手段的巧妙和毒辣,比一般的高利贷者和投机商不知高明多少倍。他通过三次假破产、假清理,杀人不见血地掠夺了千家万户的财产,成为法国首屈一指的金融巨头。而上当受骗者还把他当作天下第一等正直的银行家。总当赛查以生命为代价挽回名誉的时候,纽沁根却心安理得地享用非法聚敛的财富所带来的一切好处,被封为男爵并成为贵族院议员。他的帮凶拉斯蒂涅不花一文成本净赚四十万法郎,而那些把拉斯蒂涅当作心腹之交的人们却丧失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作者嘲讽地写道:“傻瓜们的钱,天经地义是聪明人的财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古代文化史

本书采用专题的形式,分门别类地讲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科技创造、工艺成就、衣食住行、日用器具诸方面内容,主要目的是传授历史文化知识,增进读者对先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了解。本书的专题包括了中国哲学史、文学史、通史所不能容纳或语焉不详的内容。它所提供的知识,连接多种学科,左右逢源,是探讨中国古代文化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各专题均由该领域专家撰稿,内容可自成体系,并充分吸收近年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发现,力求反映学术前沿。

内外伤辨惑论

内外伤辨惑论

三卷。金李杲撰。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保定)人。幼好医药,从学于名医张元素,尽得其传,对《内经》、《难经》等医籍深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发挥,人称“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虽为张元素之徒,其名却出于元素之上。对中医理论贡献极大,故后世有“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之说。撰有《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等书。此书成于金正大八年 (1231),刊于宋淳佑七年(1247)。共二万七千余字。此书发明内伤之证有类外感,对内伤和外感两大病类,从病因、症状、脉象、治方等方面作了详细辨别。上卷为辨别阴证和阳证、辨别脉象、辨别寒热、辨别外感八风之邪、辨别手心手背、口鼻、筋骨四肢、头痛、辨别气少气盛以及劳役与中热等证的分析与鉴别共十三篇,中卷论饮食劳伤、四时用药加减、暑伤、胃气论等;下卷为用药宜忌,附内伤用方等。李氏医论大旨以脾胃为主,故特制补中益气汤,专治饮食劳倦、感冒等。李氏取法土生金、升清降浊,得阴阳生化之旨。认为“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营卫不守,诸病由之而生。”以脾胃气虚立论,除着眼于内伤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病症的辨证论治,同时李氏亦注意内外伤的辨证。此书为李氏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解,多荒诞无稽,互起异端,殆越百家,纷纭肆辩,徒以笔舌为功,虚无为用,失古道本真。认为只有庄列文庚四子之书是得老氏门人亲传而著,得道德之根本。所以集四子之注,息天下未达者之谤议。《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前有寇才质大定十九年(1179)自序,略述编此集解之旨。又称述《经史疏》十卷,以之相为表里。后有刘谔于大定二十年(1180)所作后序,赞寇才质编此书之举。此书于每章经文之下,总论其旨。每章注语引 《南华经》《冲虚经》、《通玄经》、《洞灵经》参证,中间略述己意,不用方术之事,不同鬼神之说。刘谔后序称此书纂违义者有一百余家,讥改本者近八百余家。总之,《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破雷同之说,驳旧注之误,是寇才质研究《老子》的成果。所引四子之言,亦因此书得以保存。现存明 《道藏》 本。

晦庵词

晦庵词

南宋朱熹(1130—1200)撰。一卷。熹有《诗集传》已著录。此集收词十八首。作者为一代理学大师,词作难免有理学气。《水调歌头》有句云:“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只有议论,少生活描写,喜隐含哲理,而无生活情绪。《西江月》(“睡处林风瑟瑟”)上片似写生活,实重在“身心无累久轻安”之哲理,下片纯议论,臧否白居易与孟郊,称赞杜工部。朱氏之词为一代哲人之词,非红牙檀板之歌。有《宋元名家词》本。

无住词

无住词

一名《简斋词》。词别集。南宋陈与义撰。一卷。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政和进士。北宋时任文林郎、太学博士等职,南渡后,历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有《简斋集》。词仅十八首,原附《简斋集》后。词虽不多,所居有“无住庵”,故以名词集。宋本原藏瞿氏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初编予以影印。元初,刘辰翁《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十五卷,北京图书馆藏有日本翻刻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朝鲜柳希春跋刊本,其第十四卷载《无住词》十八首。此为全集本。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歌词类载长沙刘氏书坊《百家词》本《简斋词》一卷。

存斋随笔

存斋随笔

为熊十力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写成于1963年。作者以随笔为名,写来不论长言与简说,而都无体系,随时随即而写。本书主要是解释佛教的十二缘生,同时又批评了佛家的性相、体用割裂之说,最后又论列佛家戒定慧三学,发挥己意。对于今日学术思想之研究亦多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