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

作者:高尔基
在人间

又译《人间》。自传体长篇小说。高尔基著。1914年至1915年间写成。最初发表于1915年1至12月各期《俄罗斯言论报》上。1916—1917年间首次在柏林出版单行本。中译本1950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楼适夷译。1954、1956、1961年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和1977年出过汝龙的译本。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长篇小说3部曲的第2部。作者根据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在阴暗暴戾的社会背景上,塑造了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心地善良,满怀生活信心,探索生活出路的阿辽沙形象。描写了阿辽沙1879—1884年间的生活,表现了他的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11岁的阿辽沙由于家境贫穷,不得不到社会上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备受欺凌,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阿辽沙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与人民的密切交往以及书籍的启发和教育对阿辽沙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使他抵御了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影响,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培养了他反抗黑暗社会的精神。书中还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底层的社会生活,展示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及其对真理的渴求。小说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发表后受到读者的好评。

猜你喜欢的书

燃烧的天使

小说以十六世纪的德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三角的爱情故事。 一个魔鬼三番五次乔扮成上帝的使者下凡,捉弄多情的少女莱娜塔,引诱她犯下了形形色色的罪孽。骑士鲁卜列希特在旅行途中遭遇了被魔鬼缠身的莱娜塔,陷入了对她无法自拔的痛苦的爱恋,他和莱娜塔共同探索魔法、关亡术、招魂术,期望寻找到魔鬼的踪迹。 最终,骑士和魔鬼化身的亨利希伯爵相遇并展开了决斗 莱娜塔隐身于修道院自新,但将面临宗教界的审判

窑器说

清代研究古代瓷器的专著。程哲撰。1卷。对历代名窑所出之瓷器进行了论述,是研究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资料。

易纬辨终备

旧题东汉郑玄注。一卷。《四库全书》本。又称《辨终备》,一作《辨中备》。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辨终备》,一作《辨中备》。《后汉书·樊英传》注:《易纬》凡六,为《稽览图》、《乾凿度》、《坤灵图》、《通卦验》、《是类谋》,而终以此篇。马氏《经籍考》皆称为郑康成注,而《辨终备》著录为一卷。今《永乐大典》所载仅寥寥数十言,已非完本。且其文多近《是类谋》,而《史记正义》所引《辨终备》,孔子与子贡言世应之说,与此反不类。或其书先佚而后人杂取他纬以成之者,亦未可定也。然别无可证,姑仍旧题云。”

诗解颐

明人朱善撰。全书四卷,其体例:“不载经文,但以诗之篇题标目,大抵推衍朱子《集传》为说;亦有锲而不说者,则并其篇目略之”,其论诗先分章而论,后乃以“总论”阐明诗旨、发挥题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有说云:“其说不甚训诂字句,惟意主借诗以立训,故反复发明,务在阐兴观群怨之旨,温柔敦厚之意,而于兴衰治乱尤推求源本,剀切著明”,其论大致不差。作者选取能阐发题旨、又有微言大意的诗篇,详为设论,强为比附,务求“较诸儒之争竟异同者为有裨于人事”,虽多含勉强,率而疏解,且多含理学家气,然毕竟以其独特“别体”而独树一帜。

璎珞本业经疏

璎珞本业经疏,下卷,新罗元晓撰,附阅藏知津一则,缺上卷。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

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呪经,一卷,曹魏菩提流支译,日本知足撰真伪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