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

作者:梅特林克
青鸟

梅特林克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六幕的梦幻剧。樵夫的两个孩子蒂蒂尔和弥蒂尔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他们受仙姑贝里吕娜之托,为她病重的孙女儿去寻找青鸟。兄妹俩用仙姑给他们的有魔法的钻石小帽,召来了面包、糖、火、水、狗、猫等的灵魂。在光明的引导下走遍记忆乡、黑夜宫、森林、墓地、幸福园,以及未来王国,历尽千辛万苦,经历种种磨难,最终青鸟得而复失。梦醒后,貌似仙姑的女邻居讲到她生病的孙女渴望得到蒂蒂儿心爱的斑鸠鸟作为圣诞节的礼物。蒂蒂儿欣然允诺。而这时斑鸠鸟变成蒂蒂儿梦中苦寻的青鸟。剧中运用了各种各样意味隽永的象征手法。青鸟包含着几层象征意义,它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本身又包含着大自然的奥秘。因此,它既是人类精神幸福的体现,又是人类物质丰盈的象征; 既关系到人类的现世生活,又联系到他们的未来幸福。作者以青鸟这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通过两个小孩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寻找青鸟的故事,表明人类对光明、幸福和生的欢乐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穷人生活的同情、对现实和未来的乐观态度与憧憬。梦中的青鸟艰苦难寻,而现实的青鸟唾手可得,尽管最终都得而复失,但说明人类幸福是存在的。虽然人人都在追求幸福,目标也各有不同,但真正的幸福只属于

梅特林克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曼殊室随笔

曼殊室随笔

1948年正中书局出版,梁启勋为中国二十世纪著名词学家。与夏敬观、刘毓盘、吴梅、王易、汪东、顾随、任讷、陈匪石、刘永济、蔡桢、俞平伯、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赵万里等并为朱、况一脉。“曼殊室”是梁启勋位于北京南长街的书斋名,《曼殊室随笔》是梁启勋1926年至1947年间的读书笔记,全书分为词论、曲论、宗论、史论、杂论五卷,内容横跨词学、曲学、史学、哲学、心理学、天文学、生物学、民俗学等领域,兼及晚清掌故与民国趣闻,行文活泼不羁,警句迭出。梁启勋学贯中西,书中时常融汇传统儒释道学说与西方思想观念,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辨精神。

迎头经

迎头经

瞿秋白作品精选,瞿秋白是近代少有的才子,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的文章文笔清丽,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挚的感情,代表了散文新的风格,具有时代性、文艺性、政论性的特性,为中国以后的报告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作品。

革象新书

革象新书

亦名《原本革象新书》。中国宋末元初自然科学著作。赵友钦著。明王袆删节该书为2卷本,称《重修革象新书》。现在上述2种版本俱存。赵友钦(1279—1368),元代民间科学家。又名钦、字敬夫,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饶州德兴人,宋代宗室。南宋末年,隐居为道士,奔走他乡,道号缘督真人。曾定居龙游鸡鸣山,并筑观象台于山上,观察天象。时常外出游学,深入自然,接触实际,对天文经纬地理术数等,均有研究,并颇有建树。重修本为明王祎删定。二卷。两本各有所长。从科学史角度看,以原书五卷本为善。是书为天文学和光学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观测恒星赤经差和去极度的新方法,与近代子午观测原理相一致;在“小罅光景”一节中所描述的小孔成像实验,是古代世界最大型的光学实验

我们的力量

我们的力量

自从1923年二七惨案之后,中国工人运动能否发展、中国工人阶级有没有能力解放旧中国,在相当一部分人中引起了疑问,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也否认中国工人阶级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针对这种情况,邓中夏在文中对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整个工人阶级的素质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工人阶级是因中外资产阶级的发育而发展的。亦即中外资产阶级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是与中国工人阶级相连的,中国工人阶级由于受压迫,已显示出阶级觉悟和反抗精神。而这些则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不能比的。该文指出,只有中国工人阶级才配做国民革命的领袖。该文第一次明确指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工人阶级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理论的有力反驳,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很大指导意义。收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邓中夏文集》。

妙色陀罗尼经

妙色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可诵之,出生饮食,施鬼神。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全一卷。略称阿难问事佛经、阿难问事经。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信佛者若能就教明师、持戒精进、朝夕恭敬等,则诸事和谐,谓之吉;反之则诸事不谐,谓之凶。本经之高丽本与宋、元、明等三本之内容一致,惟文句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