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眼睛

作者:莫里斯·勒布朗
三只眼睛

你相信金星上有“人类”吗?化学家诺埃尔以自己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甚至接收到了金星“人类”向地球人类发射的以三只眼睛为标记的一种信息,而这些信息记录的正是地球人类的各种活动。正当诺埃尔欲将这一惊世发明公诸于众之际,他竟被人杀死。他极谨慎地保存的绝密资料也被窃丢失,金星“人类”会怎样对待地球上的这一罪恶?地球人类为何至今仍无法恢复与金星“人类”的联系?

猜你喜欢的书

庄子

庄子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战国时期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曾经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一书,篇数究竟有多少,今已不可考。司马迁《史记》只言其“著书十万余言”,《汉书·艺文志》则说《庄子》有五十二篇。现在传世的是晋人郭象注的《庄子》,有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哪些篇章是庄子自作,哪些篇章是其后学所著,已经很难确论。庄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虽不具形,但是可以感觉体会。各种各样的纷繁之物便是道的体现;他憎恶当时控制在昏相乱君之手的现实社会,幻想成为一个与造物者同游的真人、至人,追求心灵世界的绝对自由;主张人应该善于回避矛盾而自处,要全性保真,不以物累;齐万物,泯是非,一死生。卓然有别于先秦其他诸子之论。《庄子》文章,语言放纵不羁,挥洒自如,自然天成,既富有哲理意味又富于抒情情调。想象的奇特,辞采的瑰丽,行文的潇洒,笔墨的恣肆,句法结构的多变跳荡,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在文学意义上,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认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过也,郭沫若认为只有屈原的诗歌和司马迁的传记散文能与之媲美。有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本、清人郭庆藩的《庄子集释》,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的台湾学者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

搜神记白话文

搜神记白话文

志怪小说,东晋干宝撰,20卷。原书已佚,现在流行的本子是后人缀辑增补而成的,共收入大小故事464条。作者自称是为了“发明神道之不诬”,给鬼神天命观提供例证而作,全书充斥着宗教迷信观念自不待言。但由于所录故事,包含着不少神话传说,有着积极健康的内容,是它的精华所在。象“盘瓠”的故事,就是古代蛮族关于本民族起源的推原神话,“蚕马”的故事就是一个用幻想解释桑蚕起源的优美动人的神话。《干将莫邪》反映了人民的反抗精神,《李寄》写出了为民除害的英雄事迹,《董永》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则是为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爱情唱的赞歌。这些故事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结构完整,行文曲折,富于变化,且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作为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搜神记》对后世文学艺术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冯梦龙的“三言”、《聊斋志异》等小说从中吸取了不少材料。关汉卿的《窦娥冤》即取材于《东海孝妇》。鲁迅小说《铸剑》、《干将莫邪》,黄梅戏《天仙配》也都源于本书。此为搜神记白话文。

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1950年至1967年先后历时十八年用英文创作的系列侦探小说。小说出版后风靡整个西方世界,并被译成十多种外文。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文字生动且充满趣味,笔下的唐代社会活力十足,外国人、奸商、美女,甚至僧道尼姑、沙门教人群聚一城;所描绘的风景、房舍、衣饰、日常用品又经过详实考证。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贪欣误

贪欣误

清代白话短篇小说集,全称《新刻绣像小说贪欣误》,六回,题“罗浮散客鉴定”,作者不详,有清刻本。六回即六个故事。故事多方面、多角度地反映了世态人情,富有生活气息。第一回“王宜寿”,言王基因无子嗣,娶妾柳柔条,生子王宜寿后,被大妇安氏所逐,在外行乞,凤凰山古庙安身,由帝君之助,托梦其子,宜寿登高涉险,与母相会。第二回“明青选”,言秀士明青选,学了道术,解救了周森夫妇冤案,成就了妓女玄英的婚姻。

梁园寓稿

梁园寓稿

九卷。明王翰撰。王翰,字时举,夏县 (今属山西)人。生卒年不详,元季隐居中条山。洪武初,以明经辟为夏县训导,后擢为周王长史。周王素骄,有异志。王翰屡谏不纳,断指佯狂而去。后周王败,得不坐。其事附见《明史·周王传》中。后起为翰林编修,寻谪广西廉州 (今合浦等地) 教授。著有 《敝帚集》五卷、《梁园寓稿》九卷、《山林樵唱》。《敝帚集》至今未见。此书卷数与 《明史》相合。焦竑 《经籍志》称 《寓稿》为二卷,实误。焦志别载王翰《山林樵喝》一卷,今亦未见,盖均已散佚。王翰为人刚直不阿,其诗文亦具刚劲之气。往往有质直语,自抒性情,而无元人秾纤之习。七言古体,写得高朗清劲。陈田《明诗纪事》认为其诗“蕴藉中特饶秀劲之色”。如 《题上清张真人画明涯长啸图》、《秋怀》等诗皆清新可诵。朱彝尊辑《明诗综》,未录王翰诗,盖因其未睹斯集之故。是集有 《四库全书》本。

究竟大悲经

究竟大悲经

亦称《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原著四卷。主要述说心性本净、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主张虚宗圆融,万境不迁,体泯用寂。本经名称首见于《大唐内典录》,谓三卷,被判为伪经。《开元录》亦著录为伪经,谓“四卷,或三卷,亦云八卷”。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研究者谓本经儒家色彩较浓,但是否伪经,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