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史

作者:查尔斯·欧曼
古希腊史

《古希腊史》以希腊人的迁徙、发展、崛起、衰落为主线,以人口迁徙、地理、文明、战争为线索,剖析古希腊的发展,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古希腊历史画卷。希腊人究竟自何而来?他们为什么要在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建立殖民地?雅典和斯巴达分别由谁来建立?又分别是怎样的政治形式?为什么雅典和斯巴达崛起为希腊的霸主?而两个霸主之间又是怎样进行战争、联合,直到*后又全都突然衰落的?希腊和波斯帝国之间有怎样的纠葛?名垂后世的温泉关战役究竟是什么样的?雅典为什么会成为孕育古希腊哲学的土壤?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对希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底比斯的崛起为什么会昙花一现?马其顿王国是怎样征服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又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在本书中,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古希腊的历史值得您细细品味。

章节列表

升序↑

查尔斯·欧曼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怪奇故事集

怪奇故事集

这本是由罗尔德·达尔编写的短篇故事集,精选的14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典短篇,包括A.M. 伯雷奇的《看不见的玩伴》、谢里丹·勒·法努的《鬼手》、伊迪丝·华顿的《求仁得仁》、塞西莉亚·阿斯奎斯 的《街角小店》和玛丽·特里德戈尔德的《电话》等。最好的鬼故事里没有鬼魂,至少没有让你看到鬼,相反,你看到的仅仅是它的行为结果。偶尔你能感觉到它从你身边擦过,或者通过微妙的手法让你意识到它的存在。就像这本书里的故事不受时间限制和久久萦系人心,每一篇都是文学史上的佳作。

静春堂集

静春堂集

诗别集。元袁易(堂名静春) 著,袁易殁后,其子袁泰所编。四卷。卷前有龚、陆文圭、杨载、汤弥昌诸序,钱仲鼎、郭麟孙 识语,虞集题辞以及陈绎曾后序等,序后是黄 溍撰《袁君墓志铭》。集中所收诗未按体裁类 编,卷末附录三则,收其子袁泰、孙袁养福诗十 三首及其他有关二人的诗文。附录后,还有三 组有关本集的题跋。《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元 作者绮缛居多,易诗虽所传无几,而风骨遒上, 固足以高步一时。”其集现存《四库全书》本,另 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初编》本(均题 为《静春堂诗集》)。《元诗选》初集录其诗四十 五首,附其子袁泰诗四首,亦题为《静春堂集》。

丹阳词

丹阳词

词别集。南宋葛胜仲(1072—1144)撰。一卷。胜仲有《丹阳集》已著录,此集收词九十二首,词风力追二晏(晏殊、 晏几道),而终乏才力,成就远不可比肩二晏。取材面较窄。以《点绛唇·县斋愁坐作》及《蓦山溪》二词为代表作。有词家章法,词味颇浓。有《宋六十名家词》本,汲古阁刊本,毛晋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天津图书馆藏),《宋元名家词》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库全书》本,用毛刻本。《全宋词》收录其词82首。葛胜仲词清壮和雅,与叶梦得词风相近。

资治通鉴纲目[文白对照]

资治通鉴纲目[文白对照]

简称《通鉴纲目》,别称《紫阳纲目》。南宋哲学家朱熹与其弟子赵师渊共同编著。全书六十卷,成于乾道八年(1172)。《通鉴纲目》一书“表岁以首年,因年以著统,大书以提要,分注以备言”(朱熹《资治通鉴纲目序》)。“纲”是根据时间顺序写出的史事提纲,犹如《春秋》之经,既具有标题作用,又表达了作者对史事、人物的看法,字数不多,顶格而写。“目”是对“纲”的具体叙述,即注语,字数比“纲”要多,犹如左氏之传。《通鉴纲目》虽脱胎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却不是简单的删繁就简。它根据义理的标准来裁剪历史,使历史“合于天理之正,人心之安”(李方子:《资治通鉴纲目后序》)。为之,它把取“《春秋》之义”和法《春秋》用字规则两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春秋》书法”加以发展和完善。《通鉴纲目》取“《春秋》之义”首先表现在辨正闰、明顺逆。认为自周至五代千余年历史只有周、秦、汉、晋、隋、唐六朝为正统王朝,其它或为僭国,或为篡贼,或为无统等。其次是严篡弑之诛,倡节义道德。认为轼君是大逆不道的,为天理所不容,要大书不隐。要褒扬尊者、贤者和死节者。最后是站在汉民族立场上强调夷爰之防。为伸明“《春秋》大义”,在书法上则极尽褒贬之能事。《通鉴纲目》是一部通过叙史来宣扬纲常伦理道德的著作,因此,它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理学著作。正如李方子所说的,《通鉴纲目》“义正而法严,辞核而旨深,陶铸历代之偏驳,会归一理之纯粹,振麟经之坠绪,垂懿范于将来,盖斯文之能事备矣”(《资治通鉴纲目后序》)。《资治通鉴纲目》版本较多,清康熙帝取明末陈仁锡刊本逐加评定,是为《御批通鉴纲目》。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凡十五卷。唐代明佺等撰。又作武周刊定众经目录、大周录、武周录。为东汉至武周有关翻译经论之目录。共收经典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唐则天武后天册万岁元年(695),由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七十名高僧奉敕撰集而成,菩提流志、义净等诸师亦皆参与编纂。内容包括:(一)众经目录,即第一卷至第十四卷,属于正篇;此正篇又分为前十二之别录与十三、十四卷之见定入藏流行目。(二)伪经目录,即最后第十五卷。本录系采自新、旧正目与大小乘经律论、贤圣集传等三件而成。旧目指前人所撰之一切经目录、开皇三宝录、内典录等正目;新目指唐初至武周所译之经论,凡错注、疑伪皆校正而后入目。合三六一六部八六四一卷,然不包括卷十三、十四之见定入藏流行部卷。各卷(第十五卷除外)之末皆列有译者、译时、典据。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

一切如来正法秘密箧印心陀罗尼经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在摩竭提国,应无垢光婆罗门请,中路见一旧塔,旋繞供养,悲泣雨泪,十方诸佛,亦皆雨泪。金刚手菩萨请问其故?佛乃说此心咒,劝人造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