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欧曼

- 姓名:查尔斯·欧曼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印度
- 出生日期:1860年1月12日
- 逝世日期:1946年6月23日
- 民族族群:
查尔斯·威廉·查德威克·阿曼爵士,(Charles Oman 1860年1月12日-1946年6月23日)是英国军事历史学家。
阿曼出生于印度穆扎法尔布尔区,是一名英国种植园主的儿子,曾在温彻斯特学院和牛津大学接受教育,师从威廉·斯塔布斯。 在这里,他被邀请成为斯塔布斯赞助的斯塔布斯学会的创始成员。
1881年,他被选为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的奖学金获得者,在那里度过了他的整个学术生涯。1905年,他当选为牛津大学(Oxford)的奇切尔现代史教授,接替蒙塔古·巴罗斯(Montagu Burrows)。同年,他还当选为英国文学协会(FBA)成员,并担任皇家历史学会(1917-1921)、钱币学会和皇家考古学会的主席。
在牛津大学的教学活动中,他与埃克塞特学院的C. T.阿特金森一起教授军事史专题,重点是半岛战争。
阿曼的学术生涯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断,在此期间,他受雇于政府的新闻局和外交部。
1919年至1935年,阿曼是牛津大学选区的保守党议员,并在1920年的平民战争荣誉名单中被授予大英帝国爵士勋章。
1930年出版的模仿历史书《1066年及其后》的献辞为“阿布西特·阿曼”,这是对拉丁语短语“阿布西特·阿曼”的扭曲。它可以翻译为“愿阿曼缺席”,反映了阿曼在当时英国历史学家中的突出地位。
1936年,他成为新学院的名誉研究员,并获得了DCL(牛津大学,1926年)和LL.D(爱丁堡大学,1911年和剑桥大学,1927年)的荣誉学位。 1928年,他被授予皇家钱币学会奖章。他在牛津去世,享年86岁。
查尔斯·欧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青春的悖论
青春二字,蒙去上部,剩下日月,日月为明。只要有青春,就有光明。但是在光明投射后的另一面,每个人都会反观到自身的阴影。 敏感多疑、有强烈自尊心的毛利豹一自幼跟随母亲寄人篱下。在考入著名的大阪第三高中后,生活放荡,经历了一段青涩,暧昧不明的初恋,最后又因自尊心叛逆而退学。 步入成人世界的豹一,在职场上的经历了各种遭遇,在一次执行采访任务中意外地与绯闻缠身的女明星擦出爱情的火花,然而他缺乏对爱情的信心,逐渐被心魔所扰。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
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应出于北宋以后。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称太一救苦天尊与诸神同坐,有妙行真人出班说血湖地狱苦状。谓此地狱中「一切血死之众遍体腥膻,形骸臭秽」;凡世间产死、血伤亡魂,皆堕入此狱,苦楚难禁,永无出期。尔时救苦天尊乃说「飞玄灵章」,颁行诸狱,普放光明,使血湖狱中罪魂皆脱离苦趣,得睹阳光。天尊又令众人归礼三清四御等一百三十九位神真,并劝诫众人忏悔前世今生诸多罪咎,信礼酆都二十一位灵官冥官。忏文以血湖地狱苦报,告诫世人勿杀婴、堕胎、溺女,值得注意。《正统道藏》洞真部另有《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与本书内容相似。
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牟宗三主讲,林清臣记录,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3月出版,225页。 这些讲辞是作者1980年在台湾大学继《中国哲学十九讲》后而续讲的,经笔录者联贯整理后先发表于东海大学《中国文化月刊》,后复转载于《鹅湖》杂志。 这些讲辞多为在比较中讲述中西哲学,其大致内容是:第一讲,中西哲学会通的可能性:哲学真理之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二讲,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国哲学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哲学所关心的重点在“自然”。第三讲,西方哲学的传统:柏拉图传统,莱布尼兹、罗素传统以及康德传统。从莱布尼兹、罗素传统说起——莱布尼茨思想之下委与上提。第四讲,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此对反于“经验的观念论”与“超越的实在论”;由经验的实在论融摄知识范围内一切实在论的思想,由超越的观念论融摄一切关于智思界者的思想。第五讲,康德的经验意义的二元论与罗素的中立一元论:超越意义的二元论不能成立。第六讲,经验的实在论开感触界,超越的观念论开智思界:中西哲学对此两界之或轻或重,或消积或积极。第七讲,一心开二门:中国哲学对于智思界是积极的,对于感触界是消极的(就成立知识言);西方哲学则反是。第八讲,只康德的经验的实在论与超越的观念论所开的两界可以与中国哲学会通:进一步讲经验的实在论如何使主观的表象涉及对象而可以客观化。第九讲,使主观表象客观化的是发自知性主体之形式,犹若“立于礼”。第十讲,未决定的对象与决定了的对象。第十一讲,范畴之发现:知性之听性格与存有论的性格。第十二讲,范畴之形而上的推证与超越的推证。第十三讲,“知性为自然立法”之意义:此是否主观主义?第十四讲,现象与物自身超越的区分,感触直觉与智的直觉之对比以及直觉的知性与辩解的知性之对比,中国哲学肯定人可以有智的直觉。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阅读。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收录他最为重要的道德思想代表作品《华工学校讲义》和《中学修身教科书》,并收录他其他几篇有关道德修养的文章,充分体现了蔡元培先生对于现代中国人应具有的道德素养的总体构想。从形式上看,《中国人的修养》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乃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它完美结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现代公民教育的观念,以具体的行为实践为出发点,用浅显的思想、易操作的方法来直接引导读者,是一部值得所有国人阅读体会的道德进修手册。
大学本旨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采用所谓《大学》古本,认为曾子原著不分经传,《大学》所引曾子言为曾晳之语,而非曾参之说。
金刚经鎞
金刚经[鎞-囟+(奂-大)],二卷,明广伸述,洪瞻祖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