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自发成长

作者:蒙台梭利
儿童的自发成长

《儿童的自发成长》又名《高级蒙台梭利教育法》,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的继篇。蒙台梭利博士不仅是位教育家,还是位心理学家,她为孩子们创造了适合他们生活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动机。她只是教给孩子们一些做事的技巧,然后就让他们自由选择想要做的事情,而且只要他们喜欢,就可以全身心地去做这件事,不受任何其他干扰,只有那种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或伤害到别人的事情是不允许做的。几个月之后,这些孩子的行为举止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甚至连蒙台梭利博士本人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猜你喜欢的书

星空暗流

星空暗流

经过若干年的星际争霸,川陀已席卷银河半壁江山,只剩富甲天下的萨克能与之抗衡。萨克的经济命脉是其殖民星弗罗伦纳的特产——蓟荋,这种稀有植物为萨克嫌取了全银河的财富,川陀对此觊觎已久。愚可,一个曾遭心灵改造的白痴,突然宣称整个弗罗伦纳的末日即将来临,银河其他世界亦将遭到同样的命运。他脑中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天秘密?接二连三的凶杀案,是否与这个天大的秘密有关于为了挽救整个银河,两大强权破例携手合作,在既联合又斗争的行动中,究竟哪一方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茶考

茶考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师晚年所撰。卫承芳,字君大,四川达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有清名,事具《明史》卷二二一。《茶考》仅5则,约千字。其中第2则辨山东蒙阴县的石藓,也称蒙茶,这是伪茶,与四川蒙山的蒙顶有天壤之别。末则评论杭俗撮泡茶,作者深致不满,认为味不尽出,泡一次而茶叶弃之是浪费,殊失古人烹煎之意。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一百八十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与《大清会典》同时告成。《会典》原本,以则例散附各条下,盖沿历代之旧体。至是乃各为编录,使一具政令之大纲,一备沿革之细目,互相经纬,条理益明。考《周礼》为一代之典制,而六官所职,其文颇略。其见於诸书者,如都城之广狭,《左传》称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逸周书·作雒解》称大县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城方王城九之一。其文相合,当为周之旧典,而《周礼》无之。又太子生之礼,《左传》称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礼记·内则》所载,文虽稍详其事并同。当亦为周之旧典,而《周礼》亦无之。知《周礼》举其要,而度数节次之详,则故府别有其记载,与六典相辅。又《左传》载王以巩伯宴而私贿之,使相告之曰:“非礼也,勿籍。”知当日王室之礼,或改於旧,必籍而记之,以为故事。其书虽不传,其文则旁见侧出,散在古籍者,尚灼然可考也。然则《会典》之外,别为《则例》,正三代之古义矣。其间随时损益之迹,悉出圣人之化裁。盖帝王创制显庸,有百世不变之大经,《诗》所谓“不愆不亡,率由旧章”是也;有因事制宜之大用,《记》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也。即政典之因革,以仰窥皇心之运量,精一执中,具昭於是。岂徒备掌故而已哉。

黄檗清规

黄檗清规

一卷。清代高泉性潡编修,木庵性瑫校阅。本书仿《百丈清规》之例,叙述隐元隆琦所制定的规则仪式等。隐元主黄檗山法席,后入日本创黄檗宗,故此书称《黄檗清规》。内容有祝厘、报恩、尊祖、住持、梵行、讽诵、节序、书礼法、普请、迁化等十章,并附录佛事梵呗赞、开山预嘱语、塔院规约、古德辑要、法具图。收入《大正藏》。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

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二卷,清续法集并跋。戴京曾序,前附日诵。简称《楞严经势至圆通章疏钞》、《势至疏钞》。佛典注疏。清康熙十八年(1679)续法集。是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释书。作者在《刻势至疏钞缘起》中称:“康熙十七年冬,一夜梦本师和尚为讲《势至章》,比晓细研清凉《疏钞》,遂于腊月八日开释,历己未(1679)元宵搁笔。”书前有般刺密帝译《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并含有续法之述劝文。注释大分为三:(1)通序大意;(2)开章释文;(3)结答圆通。本书于康熙十九年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沙曷比丘功德经

沙曷比丘功德经

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耶国毒龙后,分卫饮酒,醉卧于道。佛赞其降龙之功德,且说实其非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