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梦的戏剧

作者:斯特林堡
一出梦的戏剧

《一个梦的戏剧》是斯特林堡于1901年创作的、对20世纪西欧戏剧影响最大的剧本之一。它是以天帝英德拉在这里同他的女儿进行了一次简短的对话,要她往地球上走一遭,看着人类为何如此不快乐,以致有了抱怨情绪和哀诉之声,然后返回天庭向他回报。

斯特林堡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德国康德著。1797年出版。是阐述其法权哲学的著作。认为自然权利的原则是哲学的系统的知识,从事实际工作的法学家和立法者必须从这门权利的科学中推演出所有实在法的不可变的原则,这个不变原则即作为法律基础的道德的绝对命令。按照康德的体系,道德论、法的理论与永久和平论是从实践理性的根本命题出发的,所以该书开始的“序言”、“道德形而上学总导言”、“道德形而上学的总分类”是属于道德形而上学这个总类的范围内的,用以说明其权利科学的基础。在这一部分之后才是权利科学,即专门论述法权的部分。权利科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论私人权利,即私法,第二部分论公共权利,即公法。关于私法部分,该书论述了一切外在的我的和你的原则,即所有权的形式,其次是论我的和你的获得的主体的分类,即如何获得所有权。继续说明婚姻与家庭的成员的权利;由契约获得的权利的划分,即契约行为的原则。公法部分,首先论述文明社会中的权利,包含国家的权利、宪法、法律关系、国家形式,其次是民族权利和国际法,即世界范围内人的权利,他称为世界法,认为世界内人与人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均应由其道德原则加以调节的说明。康德的权利学说以其实践理性和道德律为基础,强调人的行为可以分为道德的与合法的,因而分为道德的自由和合法的自由。认为道德的自由是合法行为的基础,每个人不以别人为手段,每个人均以其自身为目的,则每个人均有其为人的尊严。以此原则推之于国家,则国家均应自律,由自律而取得国家的自由,则国与国之间就没有战争,国与国均以善良意志相互对待,则世界就保持其永久和平。法的形而上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世界的永久和平。

卜多力的一生

卜多力的一生

《卜多力的一生》将宫泽贤治经典的7篇童话和3篇诗作收于一册。从《猫咪事务所》到《夜鹰之星》,弱小低微的动物们受尽欺侮仍努力生存;从《卜多力的一生》到《银河铁道之夜》,少年们为了所有人的幸福而不畏牺牲。宫泽贤治以童话之笔讽喻现实,唤起心中柔软,赋予人生存的勇气。 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为了你得到幸福,我也愿意贡献自己的所有。 日本的安徒生、国民童话诗人、宫崎骏动画的灵感来源——宫泽贤治 十篇无惧风雨的童话与诗,在此相聚。

基尔沙里

基尔沙里

《基尔沙里》写于一八三四年,同年在《阅读文库》上刊登。小说的内容跟一八二一年希腊人民反抗土耳其专制暴政的起义有关。强盗基尔沙里参加了这次起义,普希金把这条好汉写得神出鬼没、英勇剽悍,寄予深切的同情。基尔沙里实有其人。

古书医言

古书医言

医史著作。日本吉益为则著。又名《医方古言》。全书共4卷,成书于1773年。此书按医言出处分卷辑录30余种诸子百家著作中数百条医论医话,是收集古人医事活动的较早记载。卷1辑自《周易》、《诗经》、《礼记》、《左氏传》;卷2辑自《荀子》、《列子新论》、《鬼谷子》、《战国策》、《吕氏春秋》等;卷3辑自《史记》、《淮南子》、《盐铁论》、《扬子法官》等;卷4辑自《刘向新序》、《说苑》、《论衡》、《前汉书》、《内经》等书。全书对秦汉以前古书中有关医事史料考古证今,加以诠解,使治病之道复明于时世。现存日本文化二年乙丑(1805年)爱鹅堂泰中主人抄本,日本文化三年(1806年)藤大信刻本,日本文化十一年(1814年)晚成堂刻本。

钦定历代职官表

钦定历代职官表

又称《历代职官表》。七十二卷。清乾隆时官修。清廷以官制之得失,可知朝政之盛衰,念历朝官制,典籍具存,宜备溯源流,明其利弊,庶前规可鉴,法戒益昭,乃于乾隆四十五年 (1780) 特命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昀 (1724—1805),以及陆锡熊、孙士毅、陆费墀等,考证排次,辑缀而成。本书所记职官,包括古今,贯穿始末,且追溯历代沿革。全书以记清代官制为纲,每一曹司列为一表,首列清代官制,而历代官制之沿革分列于下。即将上古至列朝之官名、员额、官阶、职掌等排列,与清朝职官相对照,以说明清朝某官相当于古代某朝某官。表后详述建置,亦以清代列前,历朝列后。凡清有而古无、古有而清无之职官,以及名同而实异,或实同而名异者,均一一引证诸书,详为考证,疏其异同。所引资料,清代以前,取于各正史职官考、《通典》、《通考》等,清代则取于《清会典》。全书各表,将上下数千年分职率属之制,备载无遗。然体例上,以历代职官名目附于清代类似职官之下,作牵强之比附,未免有失原意。考核亦间有未精确与舛误之处。且书中使用全称、简称标准不一,失之杂乱。道光年间,黄本骥以本书藏于内府,民间不得见,乃录原表六十七篇,删去表后疏证文字,成简本 《历代职官表》刊行,颇便阅览。

传习录

传习录

明王守仁哲学、伦理思想语录和信札集。由其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钱德洪等辑成。徐爱自正德7年(1512年)始,陆续录下王守仁论学的谈话,据《论语》:“传不习乎”,取名《传习录》。正德11年(1516年)薛侃将徐爱所录残稿和他与陆澄等新录部分合在一起,在虔(今江西赣县)刻印,仍名《传习录》。嘉靖3年(1524),南大吉增入王守仁论学书信8篇,仍以原名在越(今浙江余姚境)出版。嘉靖34年(1555),钱德洪就曾才汉所辑《遗言录》加以删削,编成《传习续录》,在宁国(今安徽境内)刻印。隆庆6年(1572),浙江巡抚谢廷杰出版《王文成公全书》时,以薛侃所编《传习录》为上卷,以钱德洪增删南大吉所辑书信8篇为中卷,以《传习续录》为下卷,附以王守仁所编《朱子晚年定论》,统称《传习录》。该书上卷经本人审阅,为门人所提问题的答问。偏重批评朱熹增改的《大学》古本,反复阐述他的格物致知见解和心与理一、知行合一等伦理思想;中卷为王守仁亲笔,是晚年成熟时期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与天地万物一体等伦理思想;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解说其晚年各种思想比较具体。该书是研究王守仁哲学、伦理思想的主要资料。收入《王文成公全书》。单行本有道光11年(1831)活字印《学海类编》本、光绪32年(1906)国学保存会排印《国粹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叶绍钧校注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