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艳后
作者:雅各布·阿博特
埃及艳后,也就是克利奥帕特拉。克丽奥帕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统治埃及。但他们两人因派系斗争和争夺权力而失和。克列奥帕特拉被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在埃及与叙利亚边界一带聚集军队,准备攻入埃及。就在这时,凯撒追击庞培到了埃及,托勒密十三世将庞培杀害,把他的头颅献给凯撒,以此来讨凯撒的欢心,目的是利用凯撒来除去克利奥帕特拉。克利奥帕特拉命属下装扮成一个商人,将自己包裹在一床大毯子中,商人到凯撒住处求见时,她就从毯子里面出来。那时克利奥帕特拉正处妙龄,美艳惊人,她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把凯撒给迷住了,凯撒就下令执行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的遗嘱,由克利奥帕特拉和托勒密十三世一起执政。公元前31年安东尼和屋大维大军会战于阿克提乌姆海角。战斗方酣,安东尼舰队受挫,克列奥帕特拉突然撤离战场,驶回埃及。安东尼随即追赶而去,抛下战斗部队任其遭受歼灭。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包围亚历山大里亚。安东尼看到大势已去,伏剑自刎,克利奥帕特拉自杀而亡。
章节列表
升序↑- 第1章 尼罗河谷 CHAPTER I The Valley of the Nile
- 第2章 托勒密王朝 CHAPTER II The Ptolemies
- 第3章 亚历山大城 CHAPTER III Alexandria
- 第4章 克利奥帕特拉之父 CHAPTER IV Cleopatras Father
- 第5章 继承王位 CHAPTER V Accession to the Throne
- 第6章 克利奥帕特拉与恺撒 CHAPTER VI Cleopatra and Caesar
- 第7章 亚历山大战争 CHAPTER VII The Alexandrine War
- 第8章 克利奥帕特拉独掌大权 CHAPTER VIII Cleopatra:a Queen
- 第9章 菲利比战役 CHAPTER IX The Battle of Philippi
- 第10章 克利奥帕特拉与安东尼 CHAPTER X Cleopatra and Antony
- 第11章 亚克兴战役 CHAPTER XI The Battle of Actium
- 第12章 克利奥帕特拉之死 CHAPTER XII The End of Cleopatra
猜你喜欢的书
爱的教育
短篇小说特写集。亚米契斯著。1886年出版。原书到1904年已重印300次,世界各国大概都有译本。原名《Coure》,按意大利语是“心”的意思。19世纪末以来广为流传的教育读物和儿童文学名著。全书共10卷,每卷10个故事。作者以真挚火热的心,描绘了少年们丰富多采的生活,其中有爱国胜于爱钱的少年、有助人为乐的卡隆班长、有舍己救人的洛佩梯、有坚强勇敢的小鼓手、有刻苦学习的小石匠、有舍生探敌的小英雄、有尊师如父的小学生、有爱生如子的老校长,生动地反映了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同时提倡谅解、博爱的精神,以实现各阶级感情的融合和地位的平等。其中《义侠的行为》、《少年爱国者》、《少年笔耕》、《少年鼓手》等篇,尤为动人。曾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流传。
黑血的女人
松本清张著,连环杀手,隐藏着秘不可宣的隐私内在;离奇古怪,揭示了尖锐矛盾的社会本质.
北山酒经译注
三卷。宋朱翼中撰。朱翼中,自号大隐翁。生卒年不详。隐居湖上,因其医术高明,朝廷起为博士。因书苏东坡诗获罪,被贬达州。著有《北山酒经》。是书首卷为总论,主要论述酒对人的利弊。古人制酒为礼天地祭鬼神,历代饮酒名士皆借以逃世。最后总论酒的制法及其优劣。中卷先总论酒曲的原料及制法,分叙顿递祠祭曲以下十多种酒曲的原料及制法。下卷主要记叙各种酒的制作过程和方法。是书《宋史·艺文志》作一卷,为传刻之误。《说郛》本所采仅总论一篇,其余皆有目无书。原书卷末有袁宏道《觞政》十六则,王绩《醉乡记》一篇,均为后人所附入,《四库全书》本削而不载。现存明刊本、《知不足斋》本、影宋钞本、《四库全书》 本。
洪氏集验方
方书,五卷。宋·洪遵撰。刊于1170年。本书汇集作者本人多年试用于临床各科病证的治疗方剂、或传闻的验方共167首。共录治痢茱连丸、肉豆蔻散、祛疟散、大交感丹等167方,分列于伤寒、中风、痢、疟、霍乱、虚损等病证。该书对炮制的论述较多,如赤脚蜈蚣:酒浸一宿,焙干。草果:面裹煨,面裂为度。苍术:米泔水浸三日,切,焙干。虎骨:细镑,须用酥炙令酥。大半夏:汤洗七次,用生姜自然汁做饼子,炙。天南星:慢火炮裂,去皮脐。但未分类编次,又无标题。对于病证和治法,缺乏必要的阐述。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宋人医书三种》排印本。
宝顺轮船始末
“宝顺”轮是第一艘属于中国人的轮船。在她服役的30年中,出海巡洋,剿灭盗匪,保四方海运安定,抵抗外来侵略等,立下了卓越功勋。史书曾对她有过这样的记载,“中国之舟,自宁波宝顺轮始也”。在宁波三江口的庆安会馆,树立着一块由清人董沛撰写的《书宝顺轮始末》石碑。“它既不是用来运输,也不是用来打仗,这第一艘船主要是买来打海盗的。”从咸丰三年(1853)开始,宁波北号商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海路为朝廷运送漕粮。而漕粮海运的最大危险则是海盗的劫掠。在此背景下,宁波北号商人最终耗资七万银元购买下“宝顺”轮。“宝顺轮在护运中大展神威,在短短的三四个月时间里,共击沉和俘获海盗船60多艘。”
东归日记
(清)方士淦撰。方士淦,字莲舫,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尝从姚鼐弟子、内阁学士鲍桂星受辞章之学。嘉庆十二年(1804年)召试举人,历官至浙江湖州知府。道光六年(1826年)以事遣戍伊犁,道光八年(1828年)释归。著有《生还诗草》、《蔗余偶笔》、《啖蔗轩诗》等。本书不分卷。道光八年(1828年)三月十五日,作者自伊犁惠远城起身东归,途经乌鲁木齐、哈密、玉门、嘉峪关、张掖、兰州、天水、咸阳,于同年六月三十日到达今陕西西安。该书即是对这一行程见闻的记录,备载山川道里、汉回地名、风景形势、物产土俗、名贤轶事。书中保存了不少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地区的交通、风俗、城池等史料,对研究西北史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袁大化、王树楠等纂《新疆图志》多有采用,足见其见重于时。《东归日记》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西北行记丛萃》本(李正宇、王志鹏点校,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