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作者:詹姆斯·希尔顿
《万世师表》是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短篇小说,于1934年先后在美英出版,反响热烈,詹姆斯也因此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小说用充满回忆的笔触讲述了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师的一生。奇普斯先生本名奇平,在作者虚构的一所公立寄宿男校布鲁克菲尔德文法学校任教四十三年。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凯瑟琳,并在其帮助下努力克服自己刻板、严肃、害羞的缺点,终于成为了一个成熟、幽默、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成为了布鲁克菲尔德鼓舞人心的教育家。 本书极具感性色彩,细致刻画了奇普斯所经历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事件。同时,书中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在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由于一战而失去安宁与秩序的人们对她的怀念。 本书先后4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其中1939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7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赢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詹姆斯·希尔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瞿秋白杂论
瞿秋白(1899-1935),原名瞿双,后改名瞿霜、瞿爽。江苏常州人。瞿秋白,坚持说真话,勇于自我剖析,展示纯真诚挚的心灵,是瞿秋白作品的永存魅力。本书收录了《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中国文与中国人、出卖灵魂的秘诀等散论。
归田类稿
元代诗文别集。张养浩撰。张养浩文集版本较多,主要内容基本相同,但卷数及具体篇目并不 一致。今存有元刊本《张文忠公文集》28卷,还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周永年刻本《归田类稿》20卷。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征集到明刻本《归田类稿》27卷(包括《三事忠告》在内)。《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明刻本“既多漏略,编次亦失伦类”,便以明刻本为底本,别采《永乐大典》中所载的张养浩诗文,“删其重复,补其遗阙”,重新编成《归田类稿》22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为24卷,与辑本卷数不符)。另外,据孛术鲁翀为《归田类稿》所写的序,可知“其子引偕其妇翁吴肃彦清”曾“执公所辑《归田类稿》三十八卷征序”,而吴师道及张养浩自己为其文集作序时,又说本集为40卷(吴序称为《云庄集》)。明人焦竑《国史经籍志》中著录为张养浩“文忠集十八卷”。《四库全书》本《归田类稿》22卷是比较好的本子,卷首有元统三年(1335)孛术鲁种序,吴师道序,张养浩自序。卷1为经筵余旨、奏疏,卷2为上书、表、与人书,卷3为序,卷4—6为记,卷7为传、哀词、祭文,卷8为杂著,卷9为碑,卷10为神道碑,卷11—12为碑铭,卷13为表志,卷14为赋、拟雅诗,卷15—16为五言古诗,卷17为七言古诗,卷18为五言律诗,卷19—21为七言律诗,卷22为五、七言绝句。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内容与《四库全书》本基本一致。但编排略有不同,是依据《四库全书》本编刊的。《归田类稿》收入的诗文,并不限于张养浩归田之后所作,而是于归田之后所类编的一生所写的主要诗文。他的《三事忠告》未编入《归田类稿》22卷或20卷本,他的散曲作品另编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今有传本。
意林
五卷。唐马总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 《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子钞》,流布于市。总看此书“繁略失中”,复增损以成是书。宋人高似孙《子略》称道: “《子钞》每家或取数句,或一二百言。马总 《意林》,一遵庾目,多者十余句,少者一二言,比 《子钞》取之更为严。”《意林》的文献价值极高。书中所录诸子之言论,今多不传,惟赖此得以保存。而且书中列举的老、庄、管、列诸家,也与今本不同,可供研究者参考。现存的主要版本有:学津讨源本、道藏本,聚珍版本,嘉靖已丑廖自显刊本,严铁桥重定本,海昌蒋光煦斠补隅录刻李富孙校文选楼所藏足本意林第六卷,并补二卷阙文。《聚学轩丛书》本、《四库全书》本等。
济颠禅师语录
明代幻化神魔长篇小说。不分回。沈孟泮著。明隆庆三年(1569)四香高斋平石监刻本,全名为《钱塘渔隐济颠禅师语录》,题“仁和沈孟泮述”。明嘉靖年间晁瑮《宝文堂书目·子杂类》已著录有《红债难济颠》的话本,与此内容接近。叙济颠禅师的故事。南宋高宗时代,国清寺一罗汉到李茂春家投胎为子,名修元,18岁父母双亡,出家当和尚,法名道济,在别人眼中成为疯颠,又称“济颠”。他经常带领儿童们唱山歌,天真烂漫。他不爱钱财,生活无拘无束,经常吃酒,到处遨游;醉后与妓女同眠,一夜无染。因破戒被首座辇出寺,到净兹寺当了书记僧,3天内从皇后处化来3千贯钱修缮殿宇。然后又到处流浪,一去数月不归。但新长老再不许济颠回寺,济颠作诗骂他。济颠写募缘榜疏,化朝廷3万贯重修寺院,再化3千贯修整两廊影壁。他路救孝子免雷击;为人治疾,一文不收。他一顿吃三四十碗酒,常醉卧街头。冯太尉把他带去询问,他写了供词并诗,因而得释放。他预知未来,推知过去,处处为善良的百姓解难。他只给徒弟留下一张牒疏,无一点衣钵。济公坐化后,屡屡显圣。
樵云独唱
元诗别集。6卷。叶颙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本及《续金华丛书》本卷首有元至正十四年(1354)叶颙自序两篇,1篇作于重九前四日,另1篇作于十一月既望。两序阐发了所谓“独唱”的含意:“吟唐律五言七言若干首,杂诗若干首,虽不足以关世教之盛衰,亦足以叙幽情、写闲适之兴怀,名其帙曰《樵云独唱》,盖予知樵夫刍叟相与之娱而不知世俗之好,樵夫刍叟知从予之游,又不知予赋诗之趣。薪桂老而云山高寒,音调古而岩谷绝听,得不谓之独唱呼?”卷1—2为古诗,卷3为五言绝句,卷4为五言律诗,卷5为六言、七言绝句,卷6为七言律诗。卷末有至正二十年(1360)叶颙自撰后序。叶颙的诗歌以七言古诗及七言绝句最有特色,七言古诗如《第一人间快活丸歌》、《樵云老人独唱歌》等,都是繁复流畅的长诗;七言绝句如《霜天晓角》、《冬景十绝》亦以韵味悠长见称。《樵云独唱》的主要版本,除上述《四库全书》本与《续金华丛书》本之外,还有明刊本,卷首有袁凯序。这3种版本均为6卷,但诗歌编排互有差异。
唐音
十四卷。元杨士宏(生卒年不详)编。杨士宏,字伯谦,襄城 (今属河南)人。是书收诗一千三百四十一首,卷前有杨士宏所撰 《唐音姓氏并序》。是书分为始音一卷,正音六卷,遗响七卷。编者自记称十五卷,系遗响有一子卷。其 “始音”只录王、杨、卢、骆四家;“正音”则诗以体分,为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又以时代划分,以初唐、盛唐为一类共六十五人,中唐、晚唐各为一类,分别为四十八人和四十九人。“遗响”则选收诸家之作,且附以僧诗共十三人,不分诗体,女子诗,然李、杜、韩三家不录。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曾备述选诗之难,谓选唐诗者唯杨士宏之 《唐音》; 而 “排律”之名亦即始于本书。是书题为张震辑注,其人仕履、朝代未详,其注颇为弇陋,只可做一家之言。然此书积十年之力而成,取舍很得功力。《唐音》成于至正四年 (1344年)。除有 《四库全书》本外,有《湖北先正遗书》本、明初建安叶氏刊本等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