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作者:詹姆斯·希尔顿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是英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短篇小说,于1934年先后在美英出版,反响热烈,詹姆斯也因此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小说用充满回忆的笔触讲述了一位受人爱戴的老师的一生。奇普斯先生本名奇平,在作者虚构的一所公立寄宿男校布鲁克菲尔德文法学校任教四十三年。在这期间,他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凯瑟琳,并在其帮助下努力克服自己刻板、严肃、害羞的缺点,终于成为了一个成熟、幽默、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成为了布鲁克菲尔德鼓舞人心的教育家。 本书极具感性色彩,细致刻画了奇普斯所经历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事件。同时,书中字里行间也流露出,在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由于一战而失去安宁与秩序的人们对她的怀念。 本书先后4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其中1939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7项奥斯卡提名,并最终赢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

詹姆斯·希尔顿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十字军骑士

十字军骑士

历史长篇小说《十字军骑士》是波兰著名作家享利 克·显克微支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1900年发表, 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陈冠商的中译本。作品 反映的是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联合抗 击条顿骑士团的侵略,并在格隆瓦尔德一战取得历史性 胜利的一段光辉历史。小说主人公兹皮希科出于民族 仇恨和年轻无知,误向骑士团使者挑战。为此,骑士团 千方百计把他置于死地。在关键时刻,波兰著名骑士尤 仑德的女儿达奴莎挺身而出,救了兹皮希科。后十字军 骑士团设计劫走了达奴莎,并要尤仑德亲自去领女儿, 答应只要尤仑德交还俘虏,送去赎金,就把达奴莎交还。 骑士尤伦德为救女儿只身来到骑士团驻地。背信弃义 的骑士团非但没有还他女儿,而且对他百般凌辱,最后 尤仑德被骑士团割去舌头,烫瞎眼睛,剁去臂膀。兹皮 希科历尽艰辛,终于找回了达奴莎,而达奴莎被骑士团 迫害得精神失常、气息奄奄,最终死在回家的途中。十 字军骑士团在波兰土地上横行霸道,任意践踏波兰人民 的罪恶的行径,激起了波兰人民的强烈义愤,为此,波兰 人和立陶宛人联合起来,同仇敌忾,合力御侮,与十字军 骑士团展开了历史上著名的格隆瓦尔德大战,并且取得 了辉煌的胜利。小说真实地表达了波兰人民和立陶宛 人民的爱国热情,描写了他们的英勇斗争,歌颂了保卫 祖国的正义战争。作品情节曲折、生动,叙述流畅、自 然,人物刻画富有个性、栩栩如生。

崧庵集

崧庵集

宋诗别集。李处权撰。元代方回《瀛奎律髓》卷40注其《送二十兄还镇江》诗称:李处权“有《崧庵集》,宣和间与陈叔易、朱希真以诗名”。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其《崧庵集》10卷,其余诸家书目均未著录。其集久无传本,清代修《四库全书》时自《永乐大典》辑其诗赋,编为6卷。作者自序说:“五十年间作古赋五、古诗三百、律诗一千二百、杂文二百、长短句一百,平生之力尽于此矣。”可见其作品散佚甚多。此集卷首载作者之弟李处全序及作者自序,书后附邵骥跋。李处全序谓作者“绍兴甲子而后,齿益高,家益贫,用心益苦,句法益老,始与少作不类”,正所谓覃思吟咏、老而愈工。《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五言清脱浏亮,略似张耒,七言爽健伉浪,可拟陈与义,在当时实一作手。”

乡塾正误

乡塾正误

清代李江撰,传统蒙学书籍

医方歌括

医方歌括

方书。清王泰林撰。不分卷。泰林有《王旭高医书六种》已著录。刊于光绪二十三年(1899)。约五千字。书中载有半夏秫米汤、防己地黄汤、风引汤、神效散等百七十一首方剂。包括内、妇、儿等科病证所用之方。每方均编以七言歌诀,述组成、主治、证治机理。歌诀音韵协调,利于习诵,可供初学中医者参考。有一九六五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王旭高医书六种》本。

慎柔五书

慎柔五书

内科著作。明胡慎柔撰。五卷。慎柔法名住想,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幼年家贫,寄育僧舍,性喜读书,博通经史。从学于查了吾,后师周慎斋,尽得其传。归里行医,疗效显著。死前将临证手札及著述授予石震,由石震订正撰成此书。约四十五万字。卷一,为查了吾之训教;卷二,为医劳病例,多为胡氏治虚劳证经验,卷三,为虚劳证治;卷四,为痨瘵病证治,包括脉法、临床各类痨证病因、病机与治法;卷五,为医案。胡氏有感于历代医家对虚劳认识笼统,不知证有不同,治有相反,故将虚劳分为虚损与痨瘵两种。认为损病自上而下,痨病自下而上;以痨法治损,多转泄泻;以损法治痨,必致喘促。此均为胡氏创见。有顺治初毗陵石震刊本,康熙间刻本。

唐贤三昧集

唐贤三昧集

诗总集。清王士禛编。三卷。录盛唐四十三家诗四百四十六首,以王维、孟浩然、高適三家分领各卷。自序引宋严羽“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和唐司空图“妙在酸咸之外”的论诗宗旨,并称“于二家之言,别有会心,录其尤隽永超诣者”,故所选以王维(一百十一首)及孟浩然(四十八首)二人居多,占全集三分之一以上;李、杜不录,盖仿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体例。书名“三昧”,指的是超悟、空灵的境界。按士禛论诗,本主神韵之说,此编用意亦在贯彻其诗学主张,以矫正明格调论者专事模拟盛唐人体貌的倾向。但一味宗尚神韵,又不免带来偏颇。清翁方纲谓其“以盛唐诸家,全入一片空澄澹泞中,而诸家各指其所之之处,转有不暇深究者”(《石洲诗话》),清乔亿讥其“读古人诗,不于本领作用处求之,专赏其气味词调,及一二虚字传神,以为妙道”(《剑溪说诗》),均切中肯綮。有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四库全书》曾加采录。另吴煊、胡棠有《唐贤三昧集笺注》,乾隆五十二年(1787)听雨斋刻本;后黄培芳又在笺注本上加以评点,有光绪翰墨园刻本;余如姚鼐、潘德舆等亦有评点本行世。为此书续编者,清史承豫有《唐贤小三昧集》三卷《续集》一卷,续选唐至德、大历间四十八家诗六百余首,有抄本流传;又有周咏棠《唐贤小三昧集续集》三卷,更续选唐贞元、元和以后人诗,抄附《唐贤小三昧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