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希尔顿

詹姆斯·希尔顿
  • 姓名:詹姆斯·希尔顿
  • 别名:
  • 性别: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英国
  • 出生日期:1900年9月9日
  • 逝世日期:1954年12月20日
  • 民族族群:

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1900年9月9日-1954年12月20日)是一位英国小说家,因畅销书而广为人知,其中包括《消失的地平线》和《再见,奇普斯先生》。他还写过好莱坞剧本。


希尔顿出生于英格兰兰开夏郡的利,是沃尔瑟姆斯托教堂恩德学校校长约翰·希尔顿的儿子。1914年之前,他在莫诺克斯学校沃尔瑟姆斯托接受教育,然后是剑桥莱斯学院,然后在剑桥基督学院,在那里他写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并获得了英国文学荣誉学位。他开始担任记者,先是为曼彻斯特卫报工作,然后是为《每日电讯报》评论小说。


他住在伦敦东北部伍德福德格林橡树山花园的一所房子里时,写了两本最令人难忘的书《失落的地平线》和《再见,奇普斯先生》。这座房子仍在,一块蓝色的牌匾标志着希尔顿的住所。到1938年,他搬到了加利福尼亚,他的作品与好莱坞电影业的联系更加紧密。1948年至1952年,当他在加利福尼亚州时,希尔顿还主持了广播电台著名的戏剧选集之一《霍尔马克剧场》。


在1935年他们前往美国之前,他与BBC的秘书AliceBrown结婚,但他们于1937年离婚。然后他与GalinaKopernak结婚,但他们在八年后离婚。他于1948年成为美国公民。


希尔顿烟瘾很大,身体一直不是很好,1954年访问英格兰,12月他在加州长滩的家中去世,前妻一直守护在他身边。他在《泰晤士报》上的讣告将他描述为“一个谦虚的退休人,他取得了所有的成功;他热衷于登山,喜欢音乐和旅行。”他被安葬在森林草坪纪念公园(长滩)。


希尔顿的第一部小说《凯瑟琳自己》于1920年出版,当时他还是一名本科生。接下来的11年对他来说是艰难的,直到1931年,他的小说《现在再见》才取得成功。此后,他的几本书成为国际畅销书,并激发了电影改编的成功,特别是《失落的地平线》(1933),获得了霍桑登奖;再见,奇普斯先生(1934);和随机收获(1941)。此后,他继续写作,但作品质量无法超越前者。


希尔顿的书有时被描述为对英国美德的感伤和理想主义庆祝。奇普斯先生确实如此,但他的一些小说有阴暗的一面。他那个时代的英国社会的缺陷——尤其是心胸狭窄和阶级意识——经常成为他的目标。他的小说《我们并不孤单》,尽管其标题听起来很励志,但却讲述了英国战时合法私刑的残酷故事。


詹姆斯·希尔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刚多林的陷落

刚多林的陷落

这个 述及图奥在刚多林的旅居、他与伊缀尔·凯勒布琳达尔的结合、埃雅仁迪尔的出生、迈格林的背叛、城邦的陷落和幸存者的逃离的故事,这个在家父对第一纪元的想象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故事,家父平生写出的完整版本却仅有一个,便是那部创作于青年时代的文稿,这样的事实可谓极不寻常。——克里斯托弗·托尔金 继《贝伦与露西恩》《胡林的子女》之后,《刚多林的陷落》作为中洲远古时代的三大传说最终章,见证了第一纪元终于走向终结。这三大传说既是《魔戒》那宏大背景的组成部分,更是《精灵宝钻》必不可少的基石。 《刚多林的陷落》也是克里斯托弗·托尔金编辑整理的最后一部托尔金作品。

入夜

入夜

《入夜》是美国悬疑小说殿堂级人物康奈尔·伍尔里奇的遗作,由当代最具风格的推理小说作家劳伦斯·布洛克续写完成,让这部爱恨交织、悬念迭起的作品得以与读者见面,功莫大焉。小说基本上沿袭了伍尔里奇在四十年代的经典写法:玛德莲·查默思误杀了一个年轻女性,陷入了自责的折磨之中。她循线找到那个女性生命中的两个冤家,一男一女,决意代为报复。她因此有了新的身份,迂回在那两人的世界中,她活着的目的就是要伺机摧毁他们,却不想情不自禁爱上了她要暗杀的男主角。《入夜》证实他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尽管如此悲惨艰苦,还是没有丧失那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神奇笔触。此作足可与作者的经典作品《黑衣新娘》、《幻影女士》、《我嫁了一个死人》并列,毫不逊色。

石洞集

石洞集

诗文集。明叶春及(1532—1595)撰。十八卷。春及,字化甫,号石洞,归善(今广东惠阳)人。嘉靖举人。隆庆初授教谕,上书陈时政三万余言。都人传诵。迁惠安令。民感其德。寻引归。后以艾穆荐起郧阳同知,入为户部郎中卒。工诗文。是集约三十六万字。诗虽不多,然音节清亮,朱彝尊称“其诗宗杜陵,不落程、邵门户”。有《四库全书》本。

许负相法十六篇

许负相法十六篇

在汉代相学中以许负最为著名,许负本为一妇人,以善于面相而被汉高祖封为雌亭候,根据〈怀庆府志〉记载,许负著有〈德器歌〉、〈五官杂论〉、〈听声相行〉等现在我们还常看到很多相书中提到的〈许负相耳法〉等的书,但应该大总分是别人用其名而写的相书。如明代周履靖的〈许负相法十六篇〉就传为她的著作。

吏学指南

吏学指南

八卷。元徐元瑞撰。本书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据作者自序称,“善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先明乎法,明法然后审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则政乖,吏之于官,实非小补。”鉴于“初学之士,妙龄而入,律书要旨,未暇师承,巧诋之风,薰染日著”,故 “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编成本书,“期在启蒙”。元代重用吏,显然,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让初入官场的人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于教导之中,有规诫之意,并倡导崇法爱民。本书的内容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术语,共分为九十一类,如 “吏称”、“才能”、“政事”、“官称”、“统属”、“法例”、“礼仪”、“狱名”、“听讼”、“服制”、“禁制”等。每类之下有若干术语,共列2109条。每条之下有简明的解释,指出词语的含义,有的再加申说。如“部曲”条称:“此等幼无所归,投身衣服,其主以奴畜之,别无户籍,唯随本主籍贯。若此之类,名为部曲,及其长成,许得通娶良人。”又“亲民官”条称:“临民之官曰亲。盖亲者,爱也。取爱养兆民之意。”就本书撰写宗旨及全书内容而言,亦可称为“元代官吏手册”,或“元代公文用语辞典”。本书原附入《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未单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七收入。因该《全集》是一部叙述家规家训之书,往往被人所忽视,且其性质又与《吏学指南》不相近,因此使《吏学指南》这部有价值的书被埋没了六百余年。《贩书偶记》始单独列出,注明为元刊本。作为《全集》本,有元、明刊本。而单行本,始有1951年日本东京东洋史研究会油印本。后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于1979年4月据油印本改版排印,出版了标点本,并改正了油印本中的许多错误,附有《吏学指南笔划索引》,颇便读者。是为目前最好的版本。另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点校本。

清史稿郑成功传

清史稿郑成功传

郑成功初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父芝龙,明季入海,从颜思齐为盗;思齐死,代领其众。崇祯初,因巡抚熊文灿请降,授游击将军;以捕海盗刘香、李魁奇、攻红毛功,累擢总兵。芝龙有弟三:芝虎、鸿逵、芝豹。芝虎与刘香搏战死。鸿逵初以武举从军,用芝龙功授锦衣卫掌印千户。崇祯十四年成武进士。明制:勋卫举甲科,进三秩;授都指挥使,累迁亦至总兵。福王立南京,皆封伯;命鸿逵守瓜州。顺治二年,师下江南,鸿逵兵败,奉唐王聿键入福建,与芝龙共拥立之,皆进侯;封芝豹伯。未几,又进芝龙平国公、鸿逵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