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
作者:屠格涅夫
《春潮》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写于1871年。小说以作者的一段真实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俄国的“多余人”的看法。《春潮》没有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从情节看似乎只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虽然其篇幅与作者的长篇小说相差无几,但屠格涅夫却称其为中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名叫杰玛,是个既美丽、文静又坚强、果断的姑娘。先前在她母亲的主持下与一个名叫克吕贝尔的青年定了婚。然而,当她后来发觉未婚夫是个虚伪、自私和地道的市侩后,断然拒绝与他结婚。她的母亲莱诺雷太太知道女儿不肯结婚,生怕以后他们家的生活没有依靠,痛哭流涕,再三劝女儿改变主意,都遭到女儿的坚决拒绝。杰玛断然拒绝与克吕贝尔结婚,却爱上了俄国青年萨宁。萨宁不仅真诚、果敢地救助了她的弟弟,而且还在一次出游时,勇敢地斥责了几个德国军人对杰玛的调戏,维护了姑娘的尊严。杰玛爱上的俄国贵族青年萨宁,就是屠格涅夫自我形象的再现。萨宁为了与杰玛完婚去借钱,却被玛丽娅——一个百无聊赖、饱食终日并以极端享乐为目的贵妇人拉下水,从而终结了他与杰玛的感情。三十年后的萨宁决定把自己当年和杰玛的定情信物送给杰玛的女儿作为结婚礼物,同时自己也开始新的生活。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杼山集
诗文集,十卷。唐皎然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 (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其事,因而声名大著。著有《诗式》、《诗议》、《唐皎然诗集》、《画上人集》、《号呶子》等。是书又名 《昼上人集》。因皎然居杼山,故亦名《杼山集》。凡十卷。据《新唐书·艺文志》载,“贞元中,集贤御书院取其集以藏之,刺史于頔为序。”于頔序称“贞元九年,余分刺吴兴之明年,集贤殿御书院有命征其文集,余遂口而编之。得诗笔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约于延阁书府。上人以余尝书述论前代之诗,遂托余以集序,辞不获已,略志其变。”《郡斋读书志》亦著录此书为十卷,并记“德宗诏录本,纳集贤院,集前有于頔序并赠《昼上人诗》。”此集卷数与《新唐书·艺文志》所载相同,亦存頔序,应为原集旧本。前有赞宁所作传,盖自《高僧传》录入。末有《集外诗》,则毛晋所补辑。集末还附载杂文数篇,但非其所长。皎然之诗多写山水,禅理及送别、酬唱等,情调闲适,风格清淡俊丽,为韦应物所推重。在唐代诗僧中成就较高。此书有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所录旧抄本,《四部丛刊》据江安傅增湘双鉴楼藏影宋精抄本影印本,及《四库全书》本。
书法正传
十卷。书论。清代冯武撰。武,字窦伯,别号简缘,江苏常熟人。其父知十,从父班,号钝吟。班以书法名当世,武受其学,善书。前四卷选辑元明人论著,以确立执笔、用笔、用墨、结体的规范。其序为:陈绎曾《翰林要诀》、周伯琦所传《书法三昧》、李溥光《永字八法》、李淳《大字结构八十四法》。第五、第六、第七卷为纂言上、纂言中、纂言下,纂录魏晋唐宋元明诸大家的论书精华,率皆技法名篇。第八卷为书家小传。第九卷为名迹流传。第十卷附从父冯班之《钝吟书要》。全书所辑,体现了“用笔”、“结体”、“多见佳帖”的原则,不录浮词空论,实为“求其明白,简易,深切无隐”。对文中有未显语处,易使学者猜臆之而不当。经其注解或加按语,明晰原意,疑问则可冰释。对晋唐以来历代书学名家及其他专著中散见的有关楷书的论述,尽量辑录,资料搜求之多,足资参考。书成于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近人余绍宋以为武之所辑,不录空泛之词,兼出其心得以相印证,足供学者参习。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楷书技法理论集刊。此书有康熙年问世豸堂本、乾隆年间杨岱重刊本、道光年间文渊堂将此书与吴绳年《端溪砚志》合刊为《书法端溪》本、同治年间嘉兴大魁堂本、日本松山堂本、扫叶山房石印本、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世界局局本,近年有北京中国书店将此书与《图绘宝鉴》合刊影印本、台湾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本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年《中国书学丛书》崔尔平点校重排本。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属于金箓斋科仪的典籍。收于《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与《金箓大斋仪宿启仪》、《金箓大斋仪启盟仪》三仪同卷,不题撰人。从内容文辞看应出于宋代,疑即北宋杨杰、张商英等人改编删定金箓斋科仪之一。此仪用于设金箓大斋之先,分任行斋诸职官,并说上品十戒及违犯斋科威仪之处罚条例。内容为阐述金箓大斋之前的「补职说戒」仪式。按该书所述,补职说戒仪分「侍职立师宝前启白」、「高功说戒」和「众官平座宣禁戒科仪」三项:「侍职立师宝前启白」部分主要说明所补高功、都讲、监斋、侍经、侍香、侍灯执事的职责和职守。其中高功、都讲和监斋合称「三法师」,共同主持斋醮仪礼。在道教醮坛执事中,高功居于首位,一般均由德高望重的高道担任,能使天人归向、鬼神俱服。监斋法师之位仅次于高功法师,其职守是总握 *** ,监督斋醮仪式按科进行,以使从事仪式的道士严遵职守。都讲法师需通晓科仪的程式和唱赞,辅助高功,成为全班道士之首;同时,能演教弘道,沟通人神。侍经的职责是陈列、布置和收藏经卷并为诵经作好定音、调音和表仪的准备工作。侍香的职责是清洁香炉和香案,并在仪式中保持焚香不致中断。侍灯的职责是整理和清洁点灯用的器具,并在仪式中保持灯烛辉照不致中断。侍经、侍香、侍灯由参加仪式的道士担当。「高功说戒」部分主要阐说众官长跪静听高功讲说十戒。「众官平座宣禁戒科仪」部分主要阐说违犯斋科威仪的处罚条例。该书所述「十戒」全部引自《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众官职守及违禁受罚仪则多依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而来。
倦游杂录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或简作《倦游录》。北宋张师正著。 《郡斋读书志》引此书序云: “倦游云者,仕不得志,聊书平生见闻,将以信于世也。自以非史官,虽书善恶而不敢褒贬。”可知书名之所自。 《郡斋读书志》著录作八卷, 《宋史·艺文志》则作十二卷。今原本已佚, 《宋朝事实类苑》、 《诗话总龟》、 《苕溪渔隐丛话》、 《类说》、 《名臣言行录》、 《说郛》、《永乐大典》等书中保存佚文一百余则。本书录北宋前中期的朝野杂事,个别条文记及五代之事。内容以北宋诸名臣逸闻为多,如寇准、丁谓、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韩琦、蔡襄、富弼等,皆有所述及。并多及当时的诗文写作故实,保存了一些诗人的作品及其本事。此外,书中对南方风物、各地异闻也有不少记载。
拜佛要诀
大醒法师著,为什么要拜佛,正确的拜佛,佛遍十方。佛教徒为何要拜佛呢?是佛需要我们拜吗?还是我们需要拜佛?佛就是觉者。是对一切事、理都明白清楚的人。他了知宇宙中千千万万种事物,各种相似与不相似,相同与不相同的生命形态。因为佛对于他们的生活、身体和心灵的习气全部了解,所以能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只要众生肯学习,肯依照他的话去做。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