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作者:罗素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

《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是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发表于1940年。《意义与真理的探究》是罗素知识论的早期代表作,它从词、词性、句子、句法到逻辑命题,从事实、经验、认知、知识、意义、真理到形而上学,告诉读者应该如何提问。该书所涉及的两大主要问题即意义问题与真理问题,它们是整个分析哲学的核心问题。该书是一部探讨知识论问题的著作。罗素在书中区分了两种形式的知识论:第一种形式的知识论把人们的知识作为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并把它构想为有机体的一种状态,此种知识论着重研究作为有机体之一种特征的认识现象,以及人们作为有机体是如何获得可靠的信念的;第二种形式的知识论要求对人们的知识本身进行一种批评性的审查,这种审查主要在于确定知识的认识论的及事实的前提、构成知识的命题的逻辑顺序、信念与命题的语言表达以及知识与经验的关系等等。罗素在该书中所探讨的,主要是第二种形式的知识论,也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论。

猜你喜欢的书

荷兰鞋之谜

荷兰鞋之谜

埃勒里·奎因著,主要内容是荷兰纪念医院的手术台上,临近手术时道恩夫人在埃勒里·奎因的眼前神秘死去。一根金属线缠绕在她的脖子上。嫌疑最大的让奈医生却行使着他的沉默权,对手术前的神秘来客不吐露半字。道伦家庭的谜又困扰着全能的埃勒里·奎因——虔诚的管家?邪恶的女主人?柔弱的少女?神秘来客不见踪影,神秘博士害怕被人暗算,神秘谋杀接踵而来,……埃勒里·奎因最终将谜底向你娓娓道来。

砚谱

砚谱

一卷。作者不详。旧载左圭 《百川学海》中,既无序、跋,也没有所作年月。是书仅三十二条,杂录砚之产地及其故实。中间载有欧阳修、苏轼、唐询、郑樵诸人之说。收录既不广博,也有一些错谬疏漏。如以端溪子石为在大石中生,是沿袭旧说,未加考证。又如许汉阳以碧玉为砚,其事出谷神子《博异记》,实际上是龙女之砚,不是汉阳之砚,这是作者征引之误。但有的记载也可见作者的真知灼见,可供后世检核古砚之用。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四库全书》本等。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温热病专著。5卷。清·王士雄(孟英)编撰于1852年(咸丰2年)。该书“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天士)、薛(生白)诸家之辩为纬”,故以“经纬”名书。卷1为“内经伏气温热篇”,辑录了《内经》中与温热病有关的条文,各条文之下又引用了诸家的注解,间附王氏自己的心得,以阐明温热病的病源、证候、诊断及治疗原则等;卷2录“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仲景湿温篇、仲景疫病篇”,集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温热病的论述,确立随症论治的法则;卷3收叶香岩的《外感温热篇》和《三时伏气外感篇》;卷4录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集中了清代颇有影响的几部温热病专论。除了征引章虚谷、华岫云、吴鞠通等人对以上有关篇章的阐释而外,王孟英自家的注说也很丰富(包括校勘和评议);卷5为“方论”,选方112首,附以诸家及王氏的方义解说。此书为清代温病学说的总汇,淹贯各家之长,立论持平,不抱门户之见。该书以资料汇辑为主,也有不少地方发挥王氏的新见解,如他认为“阳邪为热、阴邪为暑”的说法不妥,暑即是热,不可妄立阳暑、阴暑之类的名目,且认为云暑多兼湿则可,“暑必兼湿”则不可,对暑、湿、火三气的性能体用,卓有见地。因此,该书成为一部较有影响的温热病专著,对温病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清代以来,争相翻刻,至今有30余种版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影印本。

曲律

曲律

曲学著作。明魏良辅著。最早见于明万历四十四年刻本《吴歈萃雅》卷首,首行题《吴歈萃雅曲律》,次行题《魏良辅曲律十八条》。主要内容是就唱法提出 一些看法:一是要求唱出理趣;二是要求注意字音;三是提出唱法“三绝”(字正、腔纯、板正)、“五不可”(即不可高不可低等)、“五难”(即闭口难、过腔难等)。另外还论及学唱、演唱和听唱诸方而。是当时对戏曲歌唱规律和演唱方法、技巧的较全而的研究与总结。现存《魏良辅曲律》版本很多,而且名称不一。除《吴歈萃雅》卷首附刻本外,尚有明天启三年刻本《词林逸响》卷首附刻题作《昆腔原始》(共十七条);崇祯十年刻本《吴骚合编》卷首附刻题作《魏良辅曲律》(共十七条);崇祯十二年刻本《度曲须知》卷下引录题作《曲律前言》(共十四条,其中四条非《曲律》之文)。六十年代初发现的毗陵吴昆麓校正、文徵明写本《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凡二十条,比他本内容略多。《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本题作《曲律》,以《吴歈萃雅》卷首附刻本为底本并校以《词林逸响》和《吴骚合编》的卷首附刻本。

燕京乡土记

燕京乡土记

民俗丛书,邓云乡著。该书分为岁时风物略(上、下)、胜迹风景谭、市廛风俗志、艺苑风烟四个部分。全书以叙风物乡俗为主,包括衣食住行、岁时节令、人情往来、士仪物产以至各种风味小吃、技艺杂谈、庙市商情、小贩的叫卖、北京特有的景致等京城习俗的各个方面。叙事翔实,笔墨爽利,记述中多联系历史变迁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所运用的小品笔调富有情致,引人入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乡土民俗读物,对于京都民俗的研究也极有其价值。

大般涅槃经选译

大般涅槃经选译

这里选录的几章,是从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节选出来的,它属 于《大般涅槃经》的重要理论部分,即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 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均得成佛等有关大乘佛教思想 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