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凡尔纳
法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小说。是他有名的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小说情节曲折、惊险,引人入胜。1864年,“邓肯号”游船船主爱德华·格里纳凡爵士偶然得到一份已被海水浸蚀的文件,从中得知了两年前失踪的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格里纳凡爵士决定组织一队人去寻找格兰特船长,其中有他的夫人海伦、海伦的表兄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以及地理学家巴加内尔。他们到达南美西海岸,没有发现什么线索。“邓肯号”在澳洲海岸还遇到了飓风,后来他们找到格兰特船长的舵手艾尔通。艾尔通给他们做向导,带他们去格兰特船长当年失事的海岸。艾尔通其实是正被追捕的逃犯乔斯,他盗走文件后逃跑。格里纳凡等人在新西兰海岸又被毛利人俘获,后来利用毛利人的迷信逃了出来。他们抓住乔斯,准备把他放逐到一个荒岛上,没想到在那里找到了格兰特船长,胜利地返回苏格兰。
章节列表
升序↑- 1.酒瓶中的秘密
- 2.哥利纳帆夫人
- 3.不速之客
- 4.雅克·巴加内尔
- 5.小罗伯尔
- 6.行动前的辨论
- 7.阿罗加尼亚国
- 8.安达斯山脉
- 9.印地安人的“王宫”
- 10.失踪的孩子
- 11.学错了西班牙语
- 12.线索
- 13.阿根廷“判帕”区
- 14.干涸的盐湖
- 15.夜遇狼群
- 16.走向坦狄尔
- 17.独立堡的司令官
- 18.可怕的洪水泛滥
- 19.栖生之地
- 20.离别
- 21.相聚后的争议
- 22.重踏征途
- 23.探求失踪范围
- 24.驶出灾难角
- 25.不列颠尼亚号上的遇难船员
- 26.向澳大利亚进发
- 27.一片神奇的土地
- 28.火车开进墨累河原野
- 29.黄金之乡
- 30.澳大利亚土人
- 31.两位青年“坐地人”
- 32.旅行队中的内奸
- 33.揭穿假面具
- 34.强渡斯诺威河
- 35.不列颠尼亚号依然是个谜
- 36.吃人的海岸
- 37.倒楣的麦加利号
- 38.第一计划失败
- 39.成为殖民地后的新西兰
- 40.到达隈卡陀
- 41.落入“啃骨魔”之手
- 42.毛利人部落
- 43.骇人的丧礼
- 44.越狱成功
- 45.得以安生的墓穴
- 46.“制造”一次火山爆发
- 47.前有狼,后有虎
- 48.邓肯号又出现了
- 49.审讯流犯艾尔通
- 50.艾尔通的交换条件
- 51.玛丽亚泰勒萨岛
- 52.相聚在小岛
- 53.胜利返航
猜你喜欢的书
二程文集
十三卷。《附录》二卷。宋程颢、程颐合撰。此集属名为明道程子、伊川程子。程颢字伯淳,自谓明道先生。程颐之兄。程颐字正叔,称伊川先生。程氏世居中山,后徙河南洛阳。二人曾就学于周敦颐,为北宋理学奠基者,世称 “二程”。其二人学说后为朱熹所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此集为颢、颐二人合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 《明道集》四卷、《遗文》一卷,《伊川集》一本二十卷,一本九卷。又 《河南程氏文集》十二卷,二程共为一集,为建宁刻本。是宋世所传已参错不同。此本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于长沙。安国于原文颇有改削,如 《定性书》、《明道行述》、《上富公谢帅书》中,删落至数十字,又 《辞官表》颠倒次第,《易传序》改㳂为泝 《祭文》改侄为猶子。珙等所刻,一以安国为主。朱子深以为不可,尝以书汦珙及栻,盛气诟争,辩之甚力,具载《晦庵集》中。后又有临川谭善心重为校刊,始与蜀人虞槃商榷考订,悉从朱子所改。其定性书、富谢二书所删字,亦求得别本补足。又搜辑程子遗文十六篇,遗事十一条,并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于后。惟伊川诗仅有三章。《河南府志》载其《陆浑乐游诗》云:“东郊渐微绿,驱马欣独往。舟萦野渡时,水乐春山响。身间爱物处,趣逸谐心赏。归路逐樵歌,落日寒山上。集中无之。地志多假借名人以夸胜迹,或许是好事者所依托。收入 《四库全书》有目。
广州记
记述广州一带奇闻轶事的笔记体著作。晋朝顾微撰。内容有关于五羊衔穗降临广州的传说,泥涂“石牛”求雨的神话,海中“文魮鸟”、“马”、“犀牛”和各种珍珠的传闻,百管谿温泉、怀化石墨和“益智”、“菖蒲”等植物形态、性能、用途的记述等。后辑入明朝陶宗仪的笔记丛书《说郛》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五卷。作者不详。陈振孙《书录解题》云:“以监本增注而释之。”此书于每一字下先列“官注”,后附“互注”,中间用一“释”字隔开,如:“鳜,鱼名。〔释〕云:大口,细鳞,有斑文。”此书今有两种版本。一种是清康熙四十五年 (1706年)曹寅刻本,即《楝亭五种》本。后姚觐元重刻,为《姚刻三韵》本。是本冠以余文焴为欧阳德隆《押韵释疑》所作的序文及郭守正的重修序、重修条例十则、淳熙文书式一道。另一种为常熟钱孙保家影钞宋刻本,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本即据此影印。此本书前无曹本所附之序文条例,正文五卷同。卷末附《贡举条式》 一卷,凡五十三页,所载上起元祐五年 (1090年),下至绍熙五年 (1194年),凡一切增删韵字、庙讳、祧讳、书写试卷格式,以及考校章程,无不具载,多史志之所未备,犹可考见一代典制也。
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元杂剧剧本。作者不详。仙人汉钟离发现洛阳艺人许坚 (艺名蓝采和) 有“半仙之分”,便下凡度脱蓝采和出家,蓝采和不肯。汉钟离便让吕洞宾化为州官,借口蓝采和“失误官身”,杖责40板。此时汉钟离又来说服,使蓝采和省悟人世间有旦夕祸福,自愿出家。30年后,蓝采和功成行满,与汉钟离、吕洞宾同登仙界。剧本的基本内容是仙人度脱凡人升仙,属神仙道化剧一类。但剧中蓝采和的遭遇和性格,反映了当时社会艺人们的命运。蓝采和有自己的戏班和勾栏 (演出场地)。他热爱艺术,也有一定的水平,在洛阳等地声誉不小。但他的地位仍是低贱的,要迎合观众,屈从官府,否则便要祸事临头。剧本的重要价值在于它为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些资料。如剧中反映了元代社会中家庭戏班 (也叫行院) 的情况,勾栏外部、内部(如戏报、舞台、观众席等) 的情况,角色分工、戏班中人员职务的情况以及衰落的家庭戏班失去立足的勾栏而在广场演出的情况等。
管子余义
《管子余义》是章太炎《管子》考释札记的选编。他吸收前辈学者的成果,或证成前人观点,或作新的发明。在训诂方法上秉承乾嘉传统,又有自己的特色。还对《管子》的句读校勘、篇章文法以及章句义理有所探讨。但它在训释方面也有不少疏误,求诸过深、穿凿附会之处亦不必讳言。
涅槃经疏
涅槃经疏,一卷,首尾缺,编号二七六五。 佛典注疏。作者不详。原疏卷数不详。首尾均残。原卷无题名,据内容拟题。此疏所疏释者为《北本涅槃经》,现存残卷系从卷三十八《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六的结尾部分起,至《桥陈如品》第十三之中部。因首残,故全疏的科分不清。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