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古玩店
作者:狄更斯
英国长篇小说。狄更斯著,1841年出版。中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许君远译。本书主要叙述了小女孩耐儿的悲惨身世,吐伦特老头和他的外孙女耐儿生活在一起,他的女儿早就因为不幸的婚姻问题死去。她遗下一子一女。然而儿子变成了市井无赖,只有外祖父和外孙女两人相依为命。吐伦特老头有鉴于他女儿的悲惨命运,竭力要想致富,以便在他身后外孙女能过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却落入了高利贷者暴发户丹尼尔·奎尔普的魔爪,奎尔普这个贪得无厌的吸血鬼,利用高利贷不仅夺走了这家老古玩店的全部财产,还想夺取老人的外孙女,美丽的耐儿。老人和耐儿被迫偷偷地离开了伦敦。吐伦特和耐儿离开了伦敦之后,经历了颠沛流离,乞丐似的生活。他们害怕奎尔普的追踪,尽量拣选村野小路走,只能在荒村小店借宿,只能与流浪艺人为伍,只能与从事蜡像巡回展览的乍莱太太结伴。沿途他们虽然遇到了几个好心的人,如学校教师,然而也有一些人却想抓他们去请赏,还有几个坏蛋引诱老头儿去赌博,最后甚至逼着老头儿去偷钱来赌。在远离城市的乡村,一样也有一种无以名状的黑暗势力威胁着他们祖孙俩,他们不得不再次逃跑。直到最后,他们才在那个再度重逢的好心的教师的帮助下,在一所教堂里暂时栖身下来。然而经过长时间艰苦而不
章节列表
升序↑-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尾声
猜你喜欢的书
农民
波兰作家莱蒙特的代表作。为了全面描写农民生活,作者把小说分为《秋》、《冬》、《春》、《夏》四个部分。 故事以富农马捷伊·包雷诺的家庭纠纷为基础,围绕他和儿子安捷克的紧张关系展开。安捷克爱上继母雅古霞——包雷诺的年轻妻子,这使本来就很紧张的父子关系更加复杂化了。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是贫农为了森林的产权同地主富农展开的斗争。这条线索发展的高潮是广大农民同地主富农发生的武装冲突。搏斗中安捷克杀死了打伤包雷诺的守林人。这个行动使父子二人言归于好。后来安捷克继承了包雷诺的土地,并且割断了对雅古霞的爱情。这样,安捷克便由一个地主富农阶级的贰臣逆子变成了这个阶级的孝子贤孙,由一个反叛者变成了同他父亲一样的“精明强千的主人”。 小说展现出一幅广阔的农村生活画面,揭示了农村中复杂的阶级关系,作品人物中包括富农、中农、贫农、雇农和乞丐。作者同情贫农对地主富农怀有的刻骨仇恨。 小说富有戏剧性,对话生动活泼,对农村生活和农民风习描写得尤其鲜明而有生气。 这部小说荣获了192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
铅汞甲庚至宝集成
陈国符《道藏源流续考》认为本书何代人纂,现不能考定,最早当在金代或更晚,孟乃昌认为编书当在宋后。辑诸家金丹黄白术。
扬州画舫录
史料笔记。十八卷。清李斗撰。乾隆六十年(1795年)刻印成书。李斗,字艾塘,又字北有,生年不详,卒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江苏仪征人。他幼年失学,但喜欢文学,能诗善词,并且广泛搜集有关扬州的掌故轶闻,日久著成《永报堂集》三十三卷,其中除《扬州画舫录》十八卷外,尚有《永报堂诗》八卷,《艾塘乐府》一卷,《奇酸记传奇》四卷,《岁星记传奇》二卷。李斗喜欢游历山水,性情豪放,颇有侠士之风,不喜欢讨好有钱有势的人。全书按扬州城郊分地区介绍其山川胜迹、庙坛园林、市肆文物以及当时扬州之诗人、画家、演员等等,保存了一些有关文学、戏曲方面资料。如黄文旸《曲海目》及焦循《曲考》中增补《曲海目》诸剧目,即在本书第五卷中。
平台纪事本末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 自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况后,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林爽文起义从酝酿、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林爽文起义爆发后,起义军一路上势不可挡,接连攻陷了彰化、诸罗二县,直逼台湾府城。虽然该城未被攻下,但闽浙总督常青在起义军的打击下一筹莫展,只得浚沟濠、修城栅,进行消极防御;而台湾总兵柴大纪“每战小衄,皆以捷闻,有识者为之寒心”。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只得撤了常青、柴大纪的职,命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征调各路清军十余万人、战船数千只,经过几个月的激战,才俘获了林爽文,镇压了这次起义。该书最后还记载了乾隆为“嘉平台湾之功”所采取的几个措施:命在台湾嘉义县为福康安等人建立生祠,又在紫光阁为镇压起义出力的清军将领绘画图像,乾隆亲制“赞词”。该书成书时只有钞本。后来,《台湾文献丛刊》 (第十六种) 有标点本问世。
四书参
《四书参》十九卷是明代文学家李贽对《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十卷)、《孟子》(七卷)四书写的评注。一起参与此书编订的还有杨起元(批点)和张明宪等。书中多采用段后批、眉批、夹批、和加重点号等方法。此本大致为明末凌氏朱墨套印本。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全一卷。全称慈明禅师五会住持语录。又作慈明和尚语录。宋代僧石霜楚圆撰,黄龙慧南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编集楚圆于袁州广利寺、潭州道吾山、潭州石霜山崇胜院(寺)、南岳山福严寺等处之示众、上堂语,及机缘、勘辨、偈颂等。偈颂之中,除临济宗之三决三句、三玄三要外,亦有曹洞五位之颂。又卍续藏第一一八册古尊宿语录卷十一摘要刊录楚圆语要,题名慈明禅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