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和英雄崇拜
作者:卡莱尔
近代英国史学理论著作。托·卡莱尔著。1841年在伦敦出版。本书是作者晚年思想的集中体现,为1840年5月演讲稿的汇编,共分6讲:1.神灵英雄(北欧神话);2.先知英雄(穆罕默德);3.诗人英雄(但丁、莎士比亚);4.教士英雄(路德、诺克斯);5.文人英雄(约翰逊、卢梭、彭斯);6.君王英雄(克伦威尔、拿破仑)。认为,英雄人物是“公正天意”的体现者,因此是历史的主人,一部世界历史,不过是一部伟大的人物传记,而人民只是一群无所事事,愚昧渺小的乌合之众,是英雄们手中不自觉的工具。这一观点后来在西方得到了广泛的流传,被认为是历史上“英雄史观”的典型代表。当然,对本书的“英雄史观”应辩证分析。首先,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确起过一定作用,关键是它夸大了这一作用;其次,它所说的英雄也包括了许多宗教界和文学界的人,因而也有一定群众基础;第3,它肯定了克伦威尔的英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前托利党史学对克伦威尔的否定。本书文笔优美,多不拘语法形式,如行云流水,任思想自由驰骋,令人赏心悦目,马克思、恩格斯对此曾给予高度评价。
卡莱尔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红书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论电影音乐
本书是关于电影音乐美学本质的经典论述,也是对20世纪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经典,从电影配乐实践的具体问题,到社会学和美学分析,都深入而透彻。阿多诺考察了电影和音乐、自然音响和人工合成声音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了新的文化政治可能性。
寿世传真
清代徐文弼撰,八卷。书成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首有香山老人王世芳(时年一百一十二岁)序,谓“此编于颐性全真之道,却病延年之方,莫不撷其菁华,导以窾要,明白简易,本末俱该”。前为《总述》,征引历代贤哲之语概论养生;后为八卷,卷一载分行外功法诀与合行外功诀,专叙外功;卷二载内功图诀;卷三论精气神之护养;卷四论十要、十忌、十八伤;卷五分叙四时调理;卷六饮食调理,按谷、兽、禽、水族、菜、瓜、果、杂食分叙日用食物,共二百一十五种,每种简述药性、功用及宜忌;卷七论预防疾病,简述五脏功用;卷八论药物护持,载长春至宝丹等方药,简述药物组成、主治及制法。全书文图并茂,简明易懂,甚切实用。有《洗心辑要·寿世传真》合刻本、中医古籍出版社 《珍本医籍丛刊》 本。
北梦录
余自民国甲子撰《北京建置谈荟》,刊于《星报》,次年编辑《北京历史风土丛书》,不数年售千余册。自此以后,燕都人士请求掌故,遂成风会。庚午为北平研究院创《北平志例》,写集材料,又复不少。偶思此事,忽忽已历十春;而赫赫名都,千年胜迹,遂有沦为榛莽之惧。箧中故纸,久不编次,亦恐将为尘蠹所湮。爰徇吾友之意,仿退谷竹垞之例撰为兹录。
圆觉经析义疏
圆觉经析义疏,四卷,通理述,心兴较订。
古今译经图纪
凡四卷。唐代靖迈撰。又称译经图纪。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虽依隋代费长房之历代三宝纪,但改定译经时代及译者顺序,并删除译经事实不详者。列记自汉明帝之迦叶摩腾以下,至唐代玄奘三藏为止,共一百一十七人所译之经论,其下一一附载译者之小传。本书原系靖迈题序‘古今译经图变’(画于大慈恩寺译经堂内壁上)之文。其后,开元十八年(730),智升撰续古今译经图纪一卷,增补自智通至金刚智等,共二十一人所传译之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