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莱尔

卡莱尔
  • 姓名:卡莱尔
  • 全名:托马斯·卡莱尔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苏格兰
  • 出生日期:1795年12月4日
  • 逝世日期:1881年2月5日
  • 民族族群:

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1795年12月4日——1881年2月5日),英国历史学家,散文作家。出身于苏格兰的一个石匠家庭。1812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中途辍学,一度在中小学任教,后转而研读德意志古典文学与哲学作品,开始了他的学术研究活动。1818年~1822年,参加爱丁堡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1834年迁居伦敦,从事历史研究。他的一生,涉猎广泛,著述甚多,著有:《法国革命史》、《宪章运动》、《英雄与英雄崇拜》、 《过去和现在》、《克伦威尔的书简和演说》、《腓特烈大帝传》等。大体可以1848年的欧洲革命为界,把他一生划分为前后不同的两个阶段。他早年生活清苦,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在这时出版的一些历史书中,曾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进行过有力的揭露与批判,反映了他要求社会变革的进步思想。但同时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对中世纪封建秩序、君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颂扬却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他虽然同情人民,但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呈现出一种进退两难的矛盾惶遽状态。随着1848年欧洲革命的爆发,使他在政治上发生逆转,从而最终投入了资产阶级的怀抱,成为阻碍革命、维护资本主义的卫道士。卡莱尔的历史理论主要是他的“英雄崇拜论”,这一观念形成于他的《英雄与英雄崇拜》一书(1841年)。“世界历史只不过是伟人的传记”这一名言即出于此。他的“英雄崇拜论”的评价也应区分前期与后期的不同情况。这个理论在19世纪40年代初提出,大体反映了他作为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历史学家的激进情绪,正与这派史家要着力塑造他们心目中的人民英雄的想法是吻合的,因而其基本倾向是进步的。至1848年革命后,他鼓吹的“英雄崇拜论”旨在反对革命的立场就昭然若揭了。但作为史家,在历史编纂方面,他颇具史才,曾博得“英国最传大的历史肖像画家”的美名。在历史理论方面他也是独树一帜而卓然自成一家,他的思想(包括史学思想)曾对后世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他的“英雄崇拜论”曾为后世各个阶级的思想家乃至德、意法西斯分子所利用,他也因此受到了类似尼采式的误解。

猜你喜欢的书

上皇西巡南京歌

上皇西巡南京歌

组诗,十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成都的赞美,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隐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殷殷怀念和对唐玄宗的深刻讽刺。全诗气势恢宏,情感复杂,内容丰富。其微言讽喻,以小见大的方式,继承了乐府精神;而次第叙事,首尾完整的结构,则开启了七绝联章的纪事之法。

筠溪乐府

筠溪乐府

一名《筠溪词》。词集。南宋李弥逊(1089—1153)撰。一卷。弥逊字似之,号筠溪翁,连江(今属福建)人,居于苏州吴县(今属江苏)。大观进士。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被贬。后复迁起居郎,鲠切如初。不满秦桧,屡乞归。有《筠溪集》。此编旧本附于《筠溪集》末。《全宋词》录入其词82首。李弥逊的词,长调力学苏轼,格调高昂。《潜采堂竹垞行笈书目》作《筠溪乐府》一本。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清抄本、《四部全书》本俱作《筠溪乐府》一卷。《四库全书》本《筠溪集》附词,题名卷数并同。上海图书馆藏明抄《竹溪先生文集》附词一卷,题《竹溪乐府》,“竹”实为“筠”字之误。

夷白斋诗话

夷白斋诗话

诗话。明顾元庆撰。一卷。元庆有《顾氏文房小说》已著录。此编以其斋名名书,总四十则。杂记元、明诗坛轶诗轶事。诸多无名诗人之作,赖此以存。间有论及唐人诗集、诗句、亦可备一说。其中介绍明人几本诗集,鲜为人知,有一定价值。此书都是品评诗人诗作之语,大部分是作者乘兴而发的随感。所论诗人以本朝者居多,而且多为名不甚显者。书中对李东阳诗评价较高,谓其“音节浑厚雄壮,不待雕琢”,并认为李东阳的乐府诗,尤有“新意”,能道古人所未道。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本。

大学疏义

大学疏义

《大学》注本。宋金履祥撰,一卷。履祥字吉父,学者称仁山先生,浙江南溪人。不仕于元,专事著述。曾事同郡王柏,又从学于何基之门,对濂(周敦颐)、洛(程颐、程颢)、关(张载)、闽(朱熹)之学,造诣颇深,有《尚书考注》、《通鉴前编》、《孟子集注考证》等著作。当初,朱熹作《大学章句》,又作《大学或问》申明旨意,其后《章句》屡改而《或问》未变,故前后牴牾,学者疑之。胡凤丹认为,朱熹为《大学》作章句,又作《或问》,“一年之中,《章句》屡更,而《或问》未改,二书不甚相符,故学者疑之,此仁山先生(金履祥)《大学疏义》所由作也”(胡凤丹序) 。本书主旨在于为朱熹补正其所未及,《大学》正文之后,首先发明字句本意,然后阐发其意旨。履祥信守朱熹的天理论,主张尽天理、灭人欲。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经典。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毗沙门随军护法真言。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书乃叙述毗沙门天诸种成就法、毗沙门天王之咒及画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赞等,并引用四天王经,列举其念诵法及解秽陀罗尼。又其中诸成就法一段与多闻天王陀罗尼仪轨为同本异译。

内藏百宝经

内藏百宝经

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佛沤和俱舍罗(译言善巧方便)所入之事。佛答以随世间之习俗而入,示现种种之事。其实佛无种种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