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连堡

沙连堡,在县东二十五里;东以浊水溪、龟仔头山与埔里社厅集集分界,西以清溪、触口山与斗六堡分界,南以鲤鱼头堡分界,北以浊水溪、鼻仔头山与彰化县东螺分界。东西相距三十余里,南北相距三十余里。AsZ中华典藏网

积方AsZ中华典藏网

其中田园甲则,并载斗六首堡册内。AsZ中华典藏网

堡内村一百三十一、番社十一:AsZ中华典藏网

林屺埔街一千一百十二户、八千六百八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横街后街三百五十四户、三千六百三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竹围仔庄八十三户、六百二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厝庄八十七户、五百八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菜园仔庄一百五十三户、六百七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廍地仔庄三十六户、二百五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石回〉磘庄八十八户、五百二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车店仔庄七十九户、三百四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田仔庄三十三户、二百三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柯仔坑庄七十四户、四百六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中崎庄八十八户、四百四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桃仔园庄三十一户、一百三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和溪厝庄七十六户、三百四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冷水坑庄二十七户、七十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枋藔仔庄五十五户、二百五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下坪庄一百十二户、四百三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埔尾庄三十五户、一百四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坪仔角庄三十六户、八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埔坪仔顶、尾坪仔顶二十三户、九十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坪顶埔庄二十八户、一百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五里林庄五十三户、二百五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三角潭一百零三户、六百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埔心仔庄九十八户、四百二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江西林庄一百零九户、四百九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三块厝庄三十三户、二百五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学古藔庄三十一户、二百零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湖仔厝庄三十户、一百零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猪朥棕庄一百四十户、五百六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茄正坑庄二十八户、一百零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王来宅庄二十五户、六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中心仑庄七十户、三百二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猐雅藔庄一百八十八户、四百七十六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柿仔林庄四十一户、二百六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顶林庄一百七十户、五百七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安庄一百二十三户、五百八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人岽庄四十七户、三百五十六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岽雅顶二十九户、一百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烧灰坑二十四户、一百三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杪风庄二十七户、一百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东埔蜡街四百五十九户、五千零零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井仔头庄四十三户、三百二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圳头坑庄五十三户、四百六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笋仔林庄一百六十八户、一千五百零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柴牛椆庄四十八户、四百六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红花园庄三十八户、二百零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半天藔庄四十七户、三百七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双溪底庄二十三户、一百二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小半天庄六十六户、四百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湖庄八十八户、六百零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中湖庄一百九十八户、七百三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新藔街三百七十六户、一千五百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初卿庄一百十四户、五百三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板仔藔七十三户、四百二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崎头庄三十七户、二百三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浊水仔尾三十三户、二百五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外湖仔四十四户、三百八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坑内仔四十户、三百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漳雅庄五百八十七户、四千二百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鹿仔坑六十九户、二百五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车光藔一百六十八户、一千二百零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九藔坑七十四户、四百零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石城庄四十三户、三百二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湖口三十五户、二百七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柯树坪七十四户、四百二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火烧藔六十六户、四百零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树皮五十六户、四百三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深坑庄一百二十八户、八百三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水窟一百三十四户、八百二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岽顶庄五十九户、四百三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五仑尾三十二户、一百三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顶城庄六十八户、四百二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二城庄一百八十八户、七百三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茅埔头五十四户、三百八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平寨庄二百七十八户、一千八百零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下坪仔六十五户、四百四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东埔蚋藔仔一百三十九户、七百三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草凹窟三十三户、二百七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丹凤坑四十四户、三百四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苦瓜一百三十一户、八百九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清水沟一百十八户、六百七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城庄八十四户、五百六十六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外城庄六十一户、四百二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涂城庄五十六户、四百七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九龙山三十户、一百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坵园五十三户、四百二十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番仔藔六十六户、五百六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廍宅顶七十七户、六百零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龟仔头一百四十七户、七百九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七股林四十五户、三百五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柑仔林五十四户、四百三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牛轀辘二百八十一户、一千七百二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社藔街四百九十四户、四千一百零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后埔仔二百三十三户、一千五百十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溪洲仔二百七十户、一千八百零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后沟坑一百二十三户、七百二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水车庄七十七户、四百八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狮尾窟六十二户、四百五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湾仔庄四十六户、三百四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田中央仔七十七户、四百三十六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过坑仔二百二十二户、一千零七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水底藔一百六十三户、一千二百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他里兴六十六户、四百九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山脚庄一百十二户、六百六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石牌仔三十八户、二百二十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顶埔庄四十八户、三百五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枫仔林三十三户、二百三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枋藔坑三十一户、二百五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北势仔四十二户、三百零八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竹仔坑三十七户、二百三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水尾庄六十户、五百三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藤湖庄一百四十三户、七百二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藤湖口四十六户、二百九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横山庄三十六户、二百四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檨仔脚尾四十八户、二百九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溪尾藔三十三户、二百三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香员脚七十八户、五百七十七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木屐藔五十八户、四百十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牛埔头四十一户、二百零三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溪底城三十八户、一百四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白庙仔二十一户、一百零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下林庄四十户、三百八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石回〉磘崎头五十三户、四百二十二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高坑二十一户、二百二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十埒仔二十一户、二百二十五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内茅埔一百十八户、一千零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崁仔脚二十四户、二百一十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大坑庄四十八户、三百零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干坑庄五十五户、五百十四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海风仔崎二十九户、一百二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竹仔脚三十五户、二百五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新城庄二十三户、一百十一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以上沙连堡,统计一百三十一庄,俱在县治东方;距治近者二、三十里,远者六、七十里。计堡内居民一万二千七百八十九户、八万三千八百二十九丁口。AsZ中华典藏网

番社AsZ中华典藏网

南仔脚万社、猪母朥社、鹿株社、蛮蛮社、猫丹社、东普社、屿武郡社、吻吻社、桌社、扣社、和社:以上番社,共十一社。AsZ中华典藏网

沿革AsZ中华典藏网

沙连堡,旧生番水沙连社。乾隆五十三年,生番献地归化,属彰化县。光绪十四年,设云林县,建署于堡内之林屺埔。十九年,移治斗六。今隶云林县。AsZ中华典藏网

街市AsZ中华典藏网

林屺埔街在县东二十五里;为沙连堡贸易总市。AsZ中华典藏网

社藔街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为社藔等处交易总市。又为往来南北暨埔里社孔道。AsZ中华典藏网

东埔蚋街在县东二十八里;为东埔蚋庄、笋仔林等处交易之区。AsZ中华典藏网

新藔街在县东三十七里;为大坪顶七处交易之区,入后山台东州总路。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江西林山在县东北二十八里。其山穿田突起,势如横屏。山顶坦平,广二、三里,四面玲珑秀丽。山背二峰形如狮、象,俯瞰清、浊两溪。山麓民居错处,厥土丹亦;所产地瓜大异寻常,味甘如饴,质若涂朱,时称佳品。其山西行为下坪山坪顶埔。闻乾隆中福中堂平林爽文之乱,曾驻大营于山上;故老犹能道其营址。AsZ中华典藏网

大人岽山在县东南四十余里。其山自油杉仑分龙而来,为林屺埔众山之领袖。顶峰秀丽,左右峰若垂肩状,苍然欲滴。俯视诸山,环列拱卫,高插云霄,丈尺不可数计。所产鹿、獐、熊、豹、猐、灰石;筀竹成林,樟树茂盛。沿山多置纸、脑灶,以为制纸藔、熬脑丁役住宿之所。又产山大人树,文彩斑烂,黑白相间,玲珑成纹,人多取作帽架;闻以木投水内,可以辟除瘟疫。因山有此树,故以为名。AsZ中华典藏网

凤凰山在县东五十余里;发脉于八通关,由鸡胸岭蜿蜒而来。山势巍峨插天,不知其几千丈尺,形如飞凤。层峦耸翠,奇峰林立;云树参差、幽篁净植。每值雨霁,山光晴烟腾树,黛色参天;好鸟争鸣,山花欲笑。前人「凤麓飞烟」,为八景之一。所产有拜岁兰、万年松、金木斛、樟树。山后时有生番出入,前台湾镇吴光亮由此开路,直通台东州后山;于山石上勒「万年亨衢」四字。闻此山第二峰腰有数武之地,时有细雨,不见干土;每晚群鸦归宿,俗称为乌鸦洞。山北与九头尖仔山、苞仔林山相连;二山亦多奇峰怪石,并产樟脑;今各山麓,均有熬脑藔灶。所产大竹,可以编筏、盖屋、制纸;笋则制以为脯,民赖其利。AsZ中华典藏网

岽顶山在县东三十八里。其山自凤凰山分龙,蜿蜒六、七里,路皆平坦;至大水窟头,束脉耸起。山二、三里,高低不一;森然屹峙,明媚幽雅;岩头时有白云封护。居民数十家,自成村落。岩隈曲径,多植茶树。昔蓝鹿洲游台,曾到沙连,称此茶为佳品;谓气味清奇,能解暑毒、消腹胀,邑人多购焉。AsZ中华典藏网

小半天山在县东南四十里,由内山生番界发脉,高插云霄。山径窄狭,屈曲幽深。山上民居不一,有村曰中湖、曰内湖,烟火将及百家。所产猫儿笋、麻竹笋,为居民之利。与大半天山相连;大半天山,俗名半天藔山。势耸突,峰蛮层叠,路径幽险。乾隆五十二年,林爽文败遁踞山,恃险负固,为我军奋勇攻克。AsZ中华典藏网

溪洲仔山在县东三十七里浊水溪东南,自蜈蚣仑王字峡而来。山势雄健,奇峰插天,尖峭非常,巉岩险绝。山顶别开洞天,宽可数百步;四顾苍翠,鹿友莺朋,颇饶幽胜。锋山上多猴,每结队游行;故俗名猴洞尾山。AsZ中华典藏网

象鼻仔山在县东三十八里浊水溪南。其山为溪洲仔山转龙,形如象鼻;危崖绝壁、怪石峋嶙,盘踞浊水溪中。乾隆年间,于山麓凿洞百余丈,导浊水通于社藔隆兴陂。山上皆羊肠鸟道,有小径仅可容足,居民于断壁处驾以竹排,名曰高桥;大水时多由此出入。AsZ中华典藏网

八通关山又名玉山;在县治东一百余里。三峰玉立,高插天外;峰顶隐约云端,奇幻莫侧。山无大树,草木出土辄为寒霜冻枯。四时积雪,六月不开;行终日,皆履雪地。即「彰志」所称雪山也。前台湾总镇吴光亮,由此修路通后山卑南、绣孤峦等处。山前有温池,俗名烧汤;闻有投以生卵,少顷即熟可食。是山四面皆雪,人迹罕到。山顶如白云封护;一遇晴霁,雪为日所激,光彩异常。前人以此为「玉嶂流霞」,列于八景。AsZ中华典藏网

大顺岭俗名大坪顶崎;在县东三十余里。自凤凰山迤逦而来,崎巘通幽,岭高二里许。前台湾总镇吴光亮,从此修筑为入后山八通关等处之路。山路平坦,行十余里,即大坪顶七处;民居稠密,烟火万家。七处山产,甲于全堡。岭上下竹林、树木,布满岩隈。崎脚溪水左旋而出岭。北行为蜈蚣仑,径通社藔等处;又北行为苦瓜藔山、藤湖山。相传乾隆中福中堂讨林爽文驻兵于此,攻克小半天,擒获匪首;故以「大顺」名山。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浊水溪在县东二十里。其源出自雪山;人迹罕到,莫可穷其究竟。水浑浊如黄河,恒少清日;或云来源甚清,因沿内山南行过刺嘴社挟泥以流,西入猫丹、蛮蛮等社为南港溪、丹溪、蛮溪、郡溪等溪沙泥搀入,始浊。溪流至牛轀辘,有石柱二,高三、四丈,围亦数丈,对峙溪中,相距丈余,俨若中流砥柱;居民以其形似插烛,谓为石烛。导石烛顺流而下,至集集街为埔里社厅,与云林分界之所。其北岸属之埔里社,溪南隶于云林。埔里社民于北岸引水入集集等圳,灌溉田园。由集集顺流至浊水庄象鼻山、香员脚、鼻仔头山等处。溪北为彰化县地、南则云林界也。彰人于北岸导水为浊水、湳仔、北投、猫罗三十五庄、八堡十五庄、鹿场波、东螺等处水圳,田园赖以灌溉焉。由浊水庄西行至象鼻山,穿山而行,回环转折,若黄河之曲流。前人目此地为「象渚垂虹」,列云邑八景之一焉。穿象鼻山至牛相触,西分一水以入虎尾溪;复行至触口,则与清水溪流汇合;是为清浊同流,如泾、渭焉。然泾、渭之清浊各不相蒙,而此溪则浊流过盛,清水不足以敌之,反与混而为一,则虽似而实异也。然二溪相激,浊浪排空,银涛怒喷,亦有胜概。昔人目为「龙门涌月」与「象渚垂虹」,并列八景中,则指此也。又闻黄河五百年一清,则必有圣人在位。而是溪之水浑浊挟泥,似有类于黄河;然溪水一清,则台地必生反侧。如同治元年水清三日,戴万生乱几及三年;光绪十三年水清半刻,则施九缎以丈田事激民为变,共攻彰化,旋经剿抚解散。故老谓溪清之时日多寡,实与寇盗起灭久速相应,屡试不爽云。惟黄河能兆端于圣人,而国家兴修之帑,岁数十万;是溪之水则一厅、二县均资以为利焉,是又迹同而实异,有不可解者耳。AsZ中华典藏网

清水溪在县东二十余里;发源内山。至鲤鱼头堡鲤鱼尾溪入沙连堡界,汇顶林溪、田仔溪、过溪仔溪三溪之水。由过溪仔口分支二:北入和溪厝圳,南入林内、九芎林、石榴班等陂。西行至牛相触,引一水入溪洲堡同丰馆圳;又一水入土库平和厝圳,至于触口与浊水溪汇为清浊同流,彰、云两邑数十堡陂圳皆赖焉。溪之左为狮子山,右为象鼻峰,论者以为狮、象守口云。AsZ中华典藏网

猐雅藔溪在县东南二十八里。源发于猐雅藔内坑,引中心仑溪、烧灰坑两溪之水注之。于猐雅藔口瀦陂筑圳,导水入白庙仔,溉旧城内、云林坪、埔尾等处田园。复从北流,转东入林屺埔为林屺埔溪;有三角潭仔溪自东来注之。三角潭又名三峡潭,以三水分派,中汇一潭,故名。于潭北引水入五里林、下坪等圳。西北行里余入五里林,为五里林溪;有南投溪水北来注之。又行里余,有石壁关,锁若门户。然溪径屈曲,凡有九折;于湾折处即汇为潭:如公馆仔潭以下,潭有九口。行二里,至下坪庄出口;又转而西流,始入于浊水溪。AsZ中华典藏网

崎脚溪在县东三十里大顺岭下。源出于内山溪头湖;至深坑、火烧藔、柯树坪等处,总汇各山泉水入小半天为北势溪,以达东光藔、漳雅庄等处,均有山水注之。至新藔街外,于溪中高浮一屿,周广里余,顶峰宽平,竹树参差,四时耸翠;高约二、三十丈,俗名为坪山;溪水环绕而过。溪流西导半里之地,汇一潭,名为半海仔潭;水深莫测,周广数十丈。西行为坑内庄,有山溪水南来注之,又汇一潭,名石井潭;深约一、二十丈,宽方数丈。又西行数里至大顺岭脚,为入后山要津;有粗坑底溪水东来注之。于南岸瀦一陂,引水入公田仔圳;转而北,于西岸又瀦一陂,引水入东埔蚋圳。至藤湖口,有藤湖山溪水注之;为林屺埔适社藔要津。又行,为木屐藔溪;即于溪口会入浊水溪。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甘泉井在县东四十余里社藔顶埔前福中堂驻兵大营边。泉清而甘,大旱不涸。前台湾总镇吴光亮阅兵过此,饮而甘之,遂为鸠工修筑,四面皆环以石。因水甘,遂以「甘泉」名井。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大水窟亦名莲花池;池中多产莲花。在岽顶山之麓、凤凰山之前,距县四十五里。池周广二、三里,四面屏鬟列翠,泉源甚盛;红白莲花浮擎水面,青筩绿盖,布满池中。传闻昔时曾开金墘白莲,鲜妍异常,香韵尤绝。池中鱼族甚繁。采莲取鱼,必驾竹筏。每当春、夏良辰,岽峰倒影,辄见鸳鸯浮游岩际。风过香闻数里,为县东名胜。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沉潭在县东南二十四里。其在中崎上庄者为顶沉潭、下庄为下沉潭。故老传闻,谓前为民居,地忽中裂,涂泥上涌,乡民争奔,房屋沉至十余家,遂涌成潭。宽广百余丈,深莫穷底。今沿岸垦田,潭中泥深只过牛腹。AsZ中华典藏网

公馆仔潭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即林屺埔溪水口。溪流九折,于折处各汇一潭;凡有九口,深约数丈,转折相连。AsZ中华典藏网

兜斗潭在大坪顶苦瓜藔石门坑。有石壁高二、三丈,其下有潭,深五、六丈,宽丈余,泉水自壁上而下。潭满则溢,大旱不竭;形如兜斗。距城三十余里。AsZ中华典藏网

水哮仔潭在水哮山。深约五、六丈,宽方丈余。有泉自山壁出,注于潭中;音韵悠然,恍若鸣琴。潭水不满,亦不竭。潭边数丈之地,下临坑崁;于半壁中又闻泉声潺潺泻出,大约自潭中而来。或传林逆党匪蔡猫东穷遁至此,曾放军器于潭内。距城五十五里。AsZ中华典藏网

廨署AsZ中华典藏网

旧县署在九十九坎上云林坪。光绪十三年建置。今移建斗六。AsZ中华典藏网

仓廒AsZ中华典藏网

沙连仓在林屺埔街文祠前(县治东二十五里)。初建二十一间,今存一十间,余皆废坏。传闻乾隆十六年,里众佃民禀请有司,官准众民捐赀鸠工共建,为收贮课租处所;有案可考。今经清丈征收钱粮,仓已废置。仅有六间积贮抄封租粟;余四间亦大半就废。AsZ中华典藏网

形胜AsZ中华典藏网

云属八景:AsZ中华典藏网

「龙门涌月」在沙连堡外触口清、浊同流处。AsZ中华典藏网

「凤麓飞烟」在沙连堡大坪顶凤凰山。AsZ中华典藏网

「狮岩春曙」在鲤鱼头堡狮仔头山。AsZ中华典藏网

「鹿社秋光」在沙连堡鹿株大山。AsZ中华典藏网

「虎溪跃渡」在斗六堡虎尾溪。AsZ中华典藏网

「象渚垂虹」在沙连堡象鼻山下。AsZ中华典藏网

「珠潭映日」旧属沙连,今隶埔里社厅水社日月潭;即「彰志」所谓「珠潭浮屿」。AsZ中华典藏网

「玉嶂流霞」在沙连堡八通关。AsZ中华典藏网

铺递AsZ中华典藏网

旧设腰站于此,今裁。AsZ中华典藏网

营汛AsZ中华典藏网

林屺埔汛在县东十五里,属嘉义营。把总官一员。AsZ中华典藏网

沙连汛在县东南三十五里社藔街,亦属嘉义营。外委官一员。AsZ中华典藏网

触口汛在和溪厝;前属彰化。设额外一员、战守兵三十名;兵房十三间。今裁。AsZ中华典藏网

桥梁AsZ中华典藏网

德安桥在县东二十八里东埔蚋,为林屺埔入东埔等处要路。长四丈,宽五尺。光绪九年,铺户林如春捐建;十八年被水冲坏,里众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通济桥在社藔圣王庙后,为林屺埔适社藔大路。长八丈余,宽五尺。陈玉峰捐建。屡有冲坏,概系里众捐修。AsZ中华典藏网

津渡AsZ中华典藏网

浊水溪渡在香员脚,为彰鹿适沙连要津。岸北属彰化东螺堡,岸南属沙连堡。设船一只。距邑二十五里。AsZ中华典藏网

溪洲仔渡在县治东四十里,为社藔、埔里社要津。岸东属埔社厅埔集堡,岸西属沙连堡。渡船一只。AsZ中华典藏网

永济义渡在县东南四十余里浊水庄,为沙连适台、彰二邑要津。岸东属彰化,岸西属沙连堡。光绪己卯年,童生董荣华倡建义渡,镇军吴光亮捐俸置义渡租粟。AsZ中华典藏网

清水溪筏在县治东二十里,为沙连适斗六门要津。AsZ中华典藏网

义塚AsZ中华典藏网

林屺埔义塚在县东南二十六里。塚地计有四处,俱数百余丈。里众公建。AsZ中华典藏网

东埔蚋义塚在县治东二十八里。塚地数百余丈。里人倡建。AsZ中华典藏网

社藔义塚在县东三十九里。塚地数百余丈。里人倡建。AsZ中华典藏网

水利圳坡AsZ中华典藏网

和溪厝圳在县东二十五里。引清水溪水入圳,灌溉冷水坑、和溪厝、枋藔仔等处田园;圳长六、七里,宽五尺,计灌田一百六十余甲。AsZ中华典藏网

东埔蚋圳在县东二十八里。截六顺岭下溪水入圳,灌东埔蚋、江西林等处之田;圳长约二百余丈,宽四、五尺,溉田二百余甲。乾隆二十一年,刘宰予开浚。逐年圳长匀收水粟,崩坏自行修筑。AsZ中华典藏网

坪仔顶圳在县东四十余里。引清水沟溪水入圳,灌象藔湾、坪仔顶等处山田;圳长约五里,宽四尺,溉山田二十余甲。道光元年,业户张天球开浚。AsZ中华典藏网

清水沟圳在县东四十余里。引清水沟溪水入圳,灌清水沟庄等处山田;圳长里余,宽三、四尺,溉山田二十余甲。嘉庆二十四年,农民廖阿礼开筑。AsZ中华典藏网

三角潭仔圳在县东二十五里。于三角潭仔溪北引水入圳,溉五里林、下坪等处田;圳长四里余,宽六、七尺,溉田三十余甲。道光二十四年,训导陈希亮开筑。AsZ中华典藏网

大水窟陂在大坪顶,距县四十五里岽顶山下。泉源上涌,汇一大窟,兼收山水瀦为陂;周广一、二里,泥深七、八尺,岸高数十丈。前于下游设堤蓄水,春耕时陂门始开,水颇饶足;今渐不继。陂下筑圳长有五、六里,宽方五尺;引水南出,西行二里余,至车光藔又瀦一陂;又西行三里为新藔,计溉田共七十余甲。又有半林仔庄、粗坑庄等处旱园,因陂源少,蓄水弗远到,多置荒芜。相传前系邱、黄两姓开筑,其年月久远难稽。后凡有修筑,佃民鸠工自行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猐仔藔陂在县东南二十六里。引猐溪水瀦为陂;又筑圳导流南出,入白庙仔、埔头、旧竹城内北流至埔尾,约行二里许,计溉田八十余甲。陂周广五、六丈,堤高四尺,圳长二里,宽五尺。乾隆五年,业户叶初开浚。后多有修筑,皆系陂长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车店仔陂在县东南三十里。于田仔溪引水入圳,灌头车店仔、柯仔坑大片田;北行四余里,宽方方四、五尺,计溉田七十余甲。嘉庆五年,陂长陈嬉等开筑。历年陂长自行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隆兴陂在社藔溪洲仔,距县四十里。于浊水溪南岸凿象鼻仔山六百余丈,宽四尺、高七尺;又延溪边山麓各丈余凿一小洞,名曰水窓,计二十余处,皆与大圳旁通,可以因水势所趋,引流入大圳。其水穿山出溪洲仔,直至后埔仔、社藔一带,长约五里余,溉田四百四十余甲。乾隆年间,业户张天球、陈佛照、陈同升、曾石等鸠工开。AsZ中华典藏网

书院(无)AsZ中华典藏网

义塾(无)AsZ中华典藏网

社学AsZ中华典藏网

郁郁社在林屺埔街(县治东二十五里)。未有文祠之先,社长恩贡生张焕文、训导陈希亮、廪生刘玉章招诸士子讲学,会文结社,以为敬业乐群之所;今名莲峰斋。有社学租在文祠内,为香灯祭品之资。AsZ中华典藏网

谦谦社在林屺埔街文祠内;亦有社学租,配祭赀费。AsZ中华典藏网

梯瀛社在林屺埔街文祠内;亦有社学租,配春祭赀费。AsZ中华典藏网

三益社在林屺埔街文祠内。AsZ中华典藏网

以上四社,俱附在文祠内,以前后辈士子结社为序。AsZ中华典藏网

彬彬社在大坪顶新藔街(县治东三十八里)。学舍三间,祀大魁夫子;为大坪顶士子讲学之所。置有田租,供香灯祭品之费。AsZ中华典藏网

济济社在社藔街(县治东南三十七里)。AsZ中华典藏网

祠庙(圣蹟亭附)AsZ中华典藏网

文昌祠在林〔圯〕埔街,距县二十五里。崇祀文昌帝君、大魁夫子。学社一十余间,为沙连合属士子讲学课文之所。同治年间,绅士倡建;光绪十二年,郁郁社诸同人建置祠租一百余石,勒碑立石,为祠内春秋祭祀之费。二十年,兴建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连兴宫在林屺埔街(县东二十五里)。宫殿三座,祀天上圣母。乾隆中,里人公建。前彰化县邑令公胡邦翰捐置山租若干,为寺僧香火之资。庙貌巍峨;岁时,村社迎迓、演剧酬神。咸丰丙辰年,孝廉林凤池等劝捐重修。附祀福建巡抚定公之长生禄位、彰化县令胡公邦翰禄位、李公振青禄位。AsZ中华典藏网

沙东宫在东埔蚋街(县东二十八里)。拜亭、正殿规模轩厂,旁置两伏廊一十间,权作乡塾。庙祀前明延平郡王郑成功。里众祈榖祷雨,甚有灵应;神驾所经,螟螣蟊贼不能为害。每收获冬成,乡村迎迓演剧习为常典。咸丰六年十一月,生员刘汉中倡建;光绪丁亥年,生员刘士芳、庄董刘清池倡捐重修。又一在林屺埔横街尾庙内,并祀开漳圣王。AsZ中华典藏网

城隍庙在林峬下菜园,坐北朝南;祀城隍尊神。岁时,士女焚香不绝。前为武生陈朝魁捐建;后里从互有重修。距治二十五里。又一在旧治南门内,前邑令陈世烈建;AsZ中华典藏网

今移斗六。AsZ中华典藏网

圣蹟亭AsZ中华典藏网

圣蹟亭在林屺埔福德庙前。高丈余,宽五尺,四围环立栏杆。咸丰辛酉年,郁郁社教职陈希亮、廪生陈贞元诸生等捐建。又一在天后宫庙壁。一在东埔蚋延平郡王庙右畔。咸丰八年三月,生员刘汉中倡建;光绪庚寅年正月,郁郁社诸生捐赀重修。一在大坪顶新藔街,规模一如林屺埔圣蹟亭式。同治十年,彬彬社诸生捐建,童生黄时中董其事。又一在社藔街前,为绅士倡建;光绪己卯年,童生陈大成捐赀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寺观(岩附)AsZ中华典藏网

观音亭在县东二十五里林屺〔埔〕街。前为里众公建;光绪乙酉年,街民捐赀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圣王庙在社藔街(距邑三十七里)。祀开漳圣王陈元光;有唐时人,开漳有功,敕封威惠圣王。乾隆年间,乡众公建;光绪三年,庄董庄钟英、陈玉峰劝捐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福德庙在林屺埔顶福户。前为街众公建;光绪乙酉年,重修。庙前并祀右参军林屺公神位。又一在下福户。AsZ中华典藏网

祖师庙在林屺埔下福户。祀三坪祖师。街众于每年十一月初六日演剧祀寿。前为里人公建。一在大坪顶漳雅庄;祀阴林山祖师。七处居民入山工作,必带香火。凡有凶番「出草」杀人,神示先兆;或一、二日或三、四日,谓之禁山;即不敢出入。动作有违者,恒为凶番所杀。故居民崇重之,为建祀庙。光绪十九年,庄董黄谋倡捐修建。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德山岩在县东南二十八里。依山环抱,绿树幽篁,映带左右,泉声鸟语,曲径花香,四顾苍茫,群峰耸翠,尤极眼界之奇观。前为里众捐建;光绪十九年,乡民劝捐重修。AsZ中华典藏网

碑碣AsZ中华典藏网

「万年亨衢」碑在大坪顶凤凰山石壁上。高约六、七尺,宽三尺;正书「万年亨衢」四字。光绪年间,镇军吴光亮勒石。AsZ中华典藏网

「山通大海」碑在十八重溪金银山前。高六、七尺,宽三尺;正书「山通大海」四字。光绪年间,镇军吴光亮勒石。AsZ中华典藏网

「过化存神」碑在八通关山顶俗水窟。碑高七尺,宽三尺余。前镇军吴光亮立。AsZ中华典藏网

「两甲作一」碑在社藔石碑仔庄。高五、六尺,宽三尺;其字迹已就漫没。乾隆二十九年,奉上宪奏题减则;彰化县令张谕立石碑。AsZ中华典藏网

「前山第一城」碑在九十九坎上旌义亭内。高六尺,宽三尺;正书「前山第一城」五字。光绪十三年,前邑令陈世烈勒石。AsZ中华典藏网

「德遍山陬」碑在大坪顶新藔街。高六尺,宽三尺。正书「德遍山陬」四字横列;于上、下〔题〕「前任台湾挂印总兵官记名提督吴光亮德政」「光绪二年绅士里众立」。AsZ中华典藏网

坊(无)AsZ中华典藏网

AsZ中华典藏网

「孝德维风」匾在藔(?)藔张家。道光十三年十二月,台湾府知府周,为恩贡生张焕文孝有实行,奖送「孝德维风」四字匾额。AsZ中华典藏网

贞节匾在林屺埔街吴家。为吴茂水未婚之妻石氏,十六岁夫卒守贞励节,于光绪十九年七十三岁;前任邑主谢寿昌采访贞节实行,亲送匾额;正书「矢志坚金」四字。光绪壬辰年正月立。AsZ中华典藏网

风俗AsZ中华典藏网

与斗六首堡同。AsZ中华典藏网

科贡AsZ中华典藏网

文举人AsZ中华典藏网

林凤池:彰化县学附生。咸丰乙卯科,联捷中式第九十名;戊午年,例授内阁中书,加侍读军功,即补广东分府,赏戴蓝翎。原籍龙溪。AsZ中华典藏网

武举人AsZ中华典藏网

陈安邦:彰化县学武生。丙寅科,补甲子科乡试中式第五十九名。原籍漳州龙溪县。AsZ中华典藏网

恩贡生AsZ中华典藏网

张焕文:彰学廪膳生。咸丰四年甲寅科,选恩贡生。祖籍漳州龙溪县。AsZ中华典藏网

岁贡生AsZ中华典藏网

陈宗器:彰学廪膳生。同治戊辰科,选岁贡生。祖籍漳浦。AsZ中华典藏网

陈次仁:彰学廪膳生。光绪六年庚辰科,选岁贡生,保举尽先训导。祖籍漳州南靖县。AsZ中华典藏网

职官(无)AsZ中华典藏网

宦绩(无)AsZ中华典藏网

流寓(无)AsZ中华典藏网

乡贤(无)AsZ中华典藏网

孝子AsZ中华典藏网

张焕文,字日华,号郁亭;社藔人,祖籍龙溪。自少明敏,善读书。父天球,不惜重赀延内地宿儒黄高辉主西席,敬礼殷勤。师以东君好贤,悉心传授;而焕文笃志力学,试竟以冠军游泮。尝寻师千里,游学于鳌峰书院。家居课授生徒,能以砥砺廉隅,兴起斯文为己任。后学多为其所成就,登乡书者二、列胶庠者六、七子,时人士咸矜式焉。先生天性孝友,每父怒,必跪谢罪;父喜,方敢起立。事继母,善承欢。道光十二年二月,台湾府知府周,奖送「孝德维风」匾额。丁父母忧,丧葬尽礼。生平无一字入公门,洵不愧品端学正之称。咸丰甲寅年,选恩贡生。丙辰年卒,年五十有余;衣冠安坐,集家人于堂上永诀而逝。AsZ中华典藏网

土寇AsZ中华典藏网

与斗六同。AsZ中华典藏网

兵事AsZ中华典藏网

林凤池,字文翰;沙连大坪顶人,祖籍龙溪。师事日华张先生,笃志嗜学。事父母,以孝闻;教人严整有威,尝以力学为训。登咸丰乙卯贤书;会试,授内阁中书。同治元年壬戌之变,戴逆猖獗,陷彰;以沙连扼嘉、彰陂圳之要,令股逆戴彩龙、伪都督刘守以贼兵据之。孝廉以会试归,率诸生立保全局;招集乡壮义民,约以联庄拒贼。沙连得不为贼所凌夷者,孝廉之力也。事闻,前臬道宪丁奏奖,以通判补用,赏戴蓝翎。后卒于天津会馆,年四十九岁。AsZ中华典藏网

廖秉钧,永春州庠生。游学来台,入沙连主于例贡生陈慕周家。为人倜傥不群,气概自高;尤工书法。壬戌戴逆煽乱,孝廉林凤池率诸生陈贞元、陈上治、林克安等倡举义旗,邀秉钧同事。癸亥四月二十八日,与贼战于林屺埔;不克,秉钧被执。戴逆呵令跪,秉钧挺立叱曰:『我乃天朝秀士,岂屈膝尔无赖贼哉』?指贼怒骂,声情激烈;贼令杀之,临刃面不改容。时五月初旬,贼杀秉钧于斗六门营。AsZ中华典藏网

义士AsZ中华典藏网

林西辉,沙连林屺埔人;教读营生。戴逆之乱,为林屺埔义首。同治乙丑年九月初九日,东势坑漏逆张阿乖、陈火生党匪焚毁埔街;西辉闻报,手执义旗,与弟提桑招乡勇御敌。身先率众勇往大呼;贼蜂拥而至,西辉至观音亭前隘门外被杀。弟提桑继至与敌,不克,又被杀。兄弟同时遇害。AsZ中华典藏网

刘建成,沙连大坪顶人;教读为业。戴逆之变,党匪刘守招集匪类肆扰良民,孝廉林凤池令建成以大义说之。贼怒拘而缚之,以绳穿其鼻,颔以铜铃作马而骑。建成被虐不堪,于甲子年五月初旬被害。AsZ中华典藏网

列女AsZ中华典藏网

贞孝女(无)AsZ中华典藏网

贞节妇AsZ中华典藏网

贞节妇吴石氏,字锦娘,集集庄人;石天云之女,母江氏。妇年四岁,字于林屺埔吴刘泰之子吴茂水;吴父母即迎而养焉。道光丙申年,茂水年十九,未婚而卒;妇年十六,悲恸毁饰断粒者数日。江氏怜女青年,劝女归甯将为改嫁计;妇觉,饮泣大恸归,泣告翁曰:『妇命合如此,虽有富贵不易妇志也』。舅姑窥其励志甚坚,愈爱怜之。妇善操井臼,质性贞静,翁姑称其孝,妯娌咸敬重之。年近古稀,足迹不出户庭。螟一子,名启贤,成立。光绪癸巳年二月,妇年七十三,知县事谢寿昌奖送「矢志坚金」匾额。现年七十四岁。AsZ中华典藏网

贞烈妇(无)  AsZ中华典藏网

贞烈女(无)AsZ中华典藏网

节孝妇AsZ中华典藏网

节孝妇萧氏,沙连廪生刘玉章妻,武东堡人;廪生萧大烈次女,母刘氏。妇年十二岁,归刘;长,婚玉章,能以孝顺尽妇道。己酉夏六月,夫卒,年二十九岁,遗二幼孤一女;夫临终嘱以事姑抚孩,宜忍激烈性子,毋伤姑心。妇哀毁大恸,哭奠终丧,朝夕惟只饮泣,矢柏舟志;课子士芳,令就傅。家居作苦,课女红、供甘旨,承姑欢颜,极其诚敬。淡薄自安,性尤喜寂,守节三十余年,只一省母家;门庭整肃,严绝女巫辈往来。终姑余年,丧葬如礼,悲哀尽志。子士芳,业游郡庠。丙戌冬十月妇故,年六十七岁;计守节三十七年。AsZ中华典藏网

节孝妇卢氏,沙连陈荣春之妻;父卢乌狮、母魏氏,林屺埔人。妇年十四,归夫家;十六岁成婚,为荣春正室,生一女。壬戌年,荣春病殇,妇年二十六岁;时侧室洪氏年二十四,抱遗孩方周月。妇号恸悲哀,朝夕哭奠,与妾氏矢志孀居,抚育遗孤,如同己出,零丁孤苦,凄惨备尝,人咸悲之。舅姑早故,事八旬祖姑以孝闻。居常自檩防闲,虽亲戚吉庆,未尝与焉。妾洪氏躬操井臼,代嫡奉劳,尤能与嫡氏砥砺苦节,共誓柏舟。子名兴松,课命从师,克有成立;邻里称一门双节云。戊子年五月妇卒,年五十二岁,计守节二十六年。辛卯年六月,洪氏继卒,年五十三岁;计守节二十九年。AsZ中华典藏网

边防(堡居腹地,未有边防)AsZ中华典藏网

凶番(堡内无)AsZ中华典藏网

灾祥AsZ中华典藏网

略同斗六首堡。AsZ中华典藏网

艺文AsZ中华典藏网

云属八景诗AsZ中华典藏网

龙门涌月岭南陈世烈AsZ中华典藏网

台洋南望百川通,西向溪流入海同。鳌顶山上皆起北,龙门一水独朝东。银河波漾银蟾窟,玉宇光腾玉兔宫。万里澄清开两闼,影摇金粟月明中。AsZ中华典藏网

凤麓飞烟AsZ中华典藏网

翱翔千仞集高冈,声应和鸣兆瑞祥。彩绚霞明沧海碧,光含雪霁暮山苍。云中日出烟腾树;雨后风清月照篁。缥缈晴岚生色相,东来紫气凤朝阳。AsZ中华典藏网

狮岩春曙AsZ中华典藏网

一望春光草色茸,岩前屐齿碧苔封。石鸣雨降晴飞电,狮吼凤驰爪跃龙。雪立吹毛摇细柳,露垂掉尾拂长松。五云乍现腾红日,搏兔抛球逐晓钟。AsZ中华典藏网

鹿社秋光AsZ中华典藏网

岭云出岫界鸿沟,万社碉成庆有秋。野老扶犁来北路,番黎负耒事西畴。稻花临水环茅屋;玉黍吹烟绕戍楼。耕凿饮和歌化日,游山罢猎鹿呦呦。AsZ中华典藏网

虎溪跃渡AsZ中华典藏网

溪名虎尾惕临深,履险争先有戒心。舟子知津肩荖叶,行人问渡指枫林。冬流水涸频鞭马,春草沙平偶集禽。一苇济川齐跃足,渔歌高唱答南音。AsZ中华典藏网

象渚垂虹AsZ中华典藏网

浊水溪边九折湾,葭灰流曲翠屏环。武陵洞隔猴声急,博望槎流象鼻弯。桥驾长天垂百尺,剑腾匝地划重关。桃花洞口烟霞色,海上人来错认山。AsZ中华典藏网

珠潭映日AsZ中华典藏网

海东水社大奇观,山绕清潭眼界宽。峰映月明珠照乘,石辉日暖玉光丹。荷花带露谁知暑,修竹藏云那觉寒。混沌初分成太极,咸池出浴镜中看。AsZ中华典藏网

玉嶂流霞AsZ中华典藏网

八通关上雪初晴,霞起层霄捧日明。玉立三峰光下界,花飞万壑汇长成。晶帘卷礕涵秋水,阳谷流红啭晓莺。图画天开千古秀,蓬莱山色映冰清。AsZ中华典藏网

凤凰山吴光亮幕友张鹭洲AsZ中华典藏网

凤凰突兀与天齐,纵目中原万象低。无数星辰归掌握,几多猿鹤隔烟啼。腰间涌出云千叠,枕上流来月一溪。天地有心留胜蹟,故教骚客作诗题。AsZ中华典藏网

沙连即景四首晋江蔡德辉AsZ中华典藏网

嘉彰形胜此中分,奇蹟搜寻广见闻。浊浪排空多滚木,危蛮绕社半笼云。天斜北斗光长映,地接东埔气不绝(?)。尘世依然仙境在,笑看泉石酒微醺。AsZ中华典藏网

其二AsZ中华典藏网

林君开垦姓名留,绿亩青畦入望幽。狮象分形蹲峡口,马牛相背乱风头。三春晓起人披絮;九夏霄深客拥裘。不遇张蓦浮棹去,茫茫何处觅源流。AsZ中华典藏网

其三AsZ中华典藏网

华夷隔界世纷争,杀戮相寻莫变更。事异中原偏逐鹿,景耽幽谷好闻莺。松亭掩映烟光敛,梓里低徊月旦评。二百年来恩泽遍,何时番俗洽民情。AsZ中华典藏网

其四AsZ中华典藏网

沙色分披水色连,水沙连处地名传。四围耕种无荒土,千仞登临有洞天。虯影削成樟作栋,龙孙养就竹如椽。遨游海外知多少,胜概应推此最先。AsZ中华典藏网

德山岩眺望(五言古)AsZ中华典藏网

仁者本乐山,此山亦称德。德盛山自尊,德明山不忒。微风散浮云,沿径寻三益。何以惬予怀,淡远非声色。AsZ中华典藏网

廖秉钧殉难举人陈肇兴AsZ中华典藏网

仓皇书记孰堪亲?草泽今来刘道民。白首参军刚草檄,青衿报国竟捐身。十年落拓无知己,一死从容绝可人。引颈衔须尤骂贼,胶庠正气未沉沦。AsZ中华典藏网

牛相触AsZ中华典藏网

篮舆过斗六,四面野风颾。山势如牛触,溪流亦虎号。岸花随路转,岭树拂云高。隐隐群峰外,蛟龙起怒涛。AsZ中华典藏网

浊水溪AsZ中华典藏网

滚滚沙兼石,奔流疾似梭。九州添黑水,一笑比黄河。雷雨驰声壮,沧桑阅世多。不堪频唤渡,平地有风波。AsZ中华典藏网

大坪顶AsZ中华典藏网

朝经水沙连,暮宿大坪顶。石级高百盘,槎枒争一挺;直上如云梯,连步防躐等。中绝忽旁通,俨若汲引绠。前登膝齐腰,后顾形随影。绝顶忽开张,桑麻近半顷。耕凿数百家,茅舍亦修整。有如桃花源,鸡犬得仙境;又若榴花洞,烟霞饶佳景。大石立其前,势如猛虎猛;修篁四森布,巨可任舴艋。峨峨高半天,岭上叠诸岭。居人扳木末,云际摘仙茗。复闻大顶峰,中有蛟龙井;其上多白云;其下产蓴莛。路绝不可攀,怅望徒引领。何当结茅屋,长此事幽屏;闭户有名山,愿言养心静。AsZ中华典藏网

岽顶山林大业AsZ中华典藏网

群山罗列独森然,高踞茅芦在涧巅。树色高低青覆水,岚光隐约碧连天。几些花果几多竹,半倚人家半着仙。酒力醒时茶气歇,清风明月共安眠。AsZ中华典藏网

大顺岭谢大瀛AsZ中华典藏网

平原突兀起高巅,石级层层屈曲连;踞虎攀龙穷绝顶,白云深处有人烟。AsZ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