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纪
作者:谢肇淛猜你喜欢的书
北平杂记
本书由齐如山先生的三本小书组成:《北平》、《北平怀旧》、《北平小掌故》,展示了二十世纪初北京的城名胜古迹、商业文化、市井百态、民间逸闻、前清掌故等。对故乡故土顾望不已,对故事故人思恋未了。暮年的齐如山细致地勾勒出一幅生动、温婉的古都风物长卷。他像是穿着长袍坐在四合院里,槐花香弥漫着,他一口京腔娓娓讲述着这个令他挚念如斯的城市的种种。古都的大气,民俗的朴厚,前清的逸闻……其言至浅,其情至深,不禁使人追忆着这座古都的前世今生,感慨系之,恍然如梦……
绘宗十二忌
中国画论著。又称《画家十二忌》。元代饶自然撰。一卷。成书于至正庚辰(1350)年。主要版本有明崇祯八年罗周旦《古今画鉴》刻本、《绘事微言》本、《画论丛刊》本、《中国画论类编》本及人民美术出版社邓以蛰、马采标点注释本。饶自然,字太虚,号玉笥山人,江西临川人。以诗画名于时,画得马远笔意,精于画理。本篇原为所著《山水家法》的附录。主要从布置、形象、比例、用墨、设色等方面论述山水画练习中的偏失,一一皆为形像而言,共列“十二忌”,依序为:一曰布置迫塞,二曰远近不分,三曰山无气脉,四曰水无源流,五曰境无险夷,六曰路无出入,七曰石上一面,八曰树少四枝,九曰人物伛偻,十曰楼阁错杂,十一曰滃淡失宜,十二曰点染无法。言简意赅,系统地对山水画表现中的种种弊病进行了归纳分析,反映了作者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
穴情赋
宋蔡发著,蔡发(1089—1152)字神与,晚号牧堂老人,建州建阳人(福建),南宋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蔡元定之父。《穴情赋》的主要内容有:论脉、口义、论卦例、择地十要、论死正、论富地、论贵地、论文贵、论武贵、二十六怕、论宜忌。
清史演义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140回。陆士谔著。有上海大声图书局1913年至1915年初版铅印本、上海中央图书公司1923年石印本、上海民众书局1929年石印本等。卷首有作者《序》。该书从爱新觉罗氏的祖先写起,至宣统皇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为止,时间跨度达300余年。所写内容大体与史实相符。其写法也采取平铺直叙之法,基本上按照历史顺序加以叙述。主要内容是写清朝入关之前的创业情况,入关之后十代皇帝的重大内政外交措施。对于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叙述尤详,诸如林则徐禁烟、列强火烧圆明园、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法之战、中日甲午之战、戊戌变法、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作了较为翔实的叙述。作者在《序》中说,此书“于秘闻国政虽未尚弃置,而于名将之战绩,世潮之变迁,尤三致意焉”。即作者没有在所谓“宫闱秘闻”上作文章,而把笔墨主要用于重大的战争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是其可取之处,也因此而成为普及历史知识的较好读物。但因清朝的历史较长,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复杂,而作者在剪裁方面又做得不够,因而文学性较差,只能当作通俗历史书来读。
葆光录
小说。五代陈纂撰。纂,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自号袭明子。分为三卷,卷一、二各三十条,卷三二十七条,共八十七条,计一万余字。 《文献通考》、 《宋志》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直斋书录解题》曰: “陈纂撰。自号袭明子,所载多吴、越事,当是国初人。”《唐人说荟》中蔡羽识曰: “唐人《灵应录》、 《闻奇录》二帙合之,即陈氏《葆光录》,不知孰先孰后,吾善其类者”。有《顾氏文房小说》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明人蔡羽跋《闻奇录》、《灵应录》二书时,指出两书合之,即陈氏此书。多记怪异奇事,如写某官失宠前,家中狗作鸡鸣,桌上双笔起舞回旋,某和尚好灭蝼蚁,病笃时遭到蝼蚁报复。然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传闻轶事,如记晚唐陆龟蒙事迹,颇有文学史料价值。另有记载风土民俗的作品,如写作者经历闽中遇温泉等事
阿弥陀经注
阿弥陀经注,一卷,清郑澄德、郑澄源注并序,许樾身序,内题修西定课,并附定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