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淛

谢肇淛
  • 姓名:谢肇淛
  • 别名:字在杭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福建长乐人
  • 出生日期:1567年9月2日
  • 逝世日期:1624年12月3日
  • 民族族群:

谢肇淛[zhè](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明代文学家。字在杭,福建长乐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


谢肇淛,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除湖州推官,历仕工部郎中、广西右布政使等。其诗风格声律圆稳,宗奉盛唐。反对明七子派堆砌词藻、规摹铺叙之陋习,亦不同于“公安派”但恐不达,何露之有的诗论,与严羽、徐祯卿诗脉比较接近。又关注小说、戏剧创作,提出“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的主张,反对以正史观念束缚其发展。撰有《小草斋集》、《小草斋诗话》、《五杂俎》、《长溪琐语》、《文海披沙》、《滇略》等,是一位博学的学者。生平事略见《明史》卷二八六等。其《五杂俎》卷一一论茶品云:“明代以松萝、虎丘、龙井、阳羡、天池为上”;闽茶“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六合、雁荡、蒙山三种,祛滞有功,而色香不称,当是药笼中物,非文房佳品也。”虽为亲自品尝的独特体验,但他不知道不同茶类间是难以比较其优劣的。因虎丘、天池等为绿茶,而武夷等为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但他论茶叶的品质与焙制方法特别是火候关系极大,则为通人之论。同书中,又总结了唐宋与明代烹饮之法的不同和优劣:“古时之茶,曰煮、曰烹、曰煎,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今之茶,惟用沸汤投之,稍着火即色黄,而味涩不中饮矣。”这种见解亦通达,今冲泡茶,开火温度不宜过高,但要根据气温而定。他又在《西吴枚乘》中指出:“余尝品茗,以武夷、虎丘第一,淡而远也;松萝、龙井次之,香而艳也;天池又次之,常而不厌也;余子琐琐,勿置齿喙。”看来作者耽于茗事,精于鉴赏,但未必全确,审评茶的几大要素当为色、香、味、泉。


谢肇淛生于隆庆元年,卒于天启四年,主要生活在万历年间。虽然万历皇帝穷奢极欲曾28年不上朝听政,但在宰相张居正和忠臣的辅佐下,经济得到了发展,民间百姓生活也还算安乐,而谢肇淛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由于官场的升迁,他一生游览了祖国大部分疆土。他对当时太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如市民生活的繁荣有所记载:“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雅好,皆边塞之所无者,市款既久,未经兵火故也。谚称蓟镇城墙、宜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云。”“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然扬人习以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邀厚直,谓之‘瘦马’。”这些可以看出市井的繁盛和作为俗文学载体的戏曲这一的发展,而谢肇淛曾和传奇《异梦记》的作者陈价夫以及闽剧的创始人曹学佺都有交游,加之此时期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共同促成了谢肇淛的戏曲理论主张。

猜你喜欢的书

宣明方论

宣明方论

十五卷。金刘完素撰。又名《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医经类著作。此书约成于大定十二年 (1172)。刘氏此书为对病处方之法,乃集伤寒杂病,脉证方论之文,分门别类,较为详实。首二卷为诸证门,刘氏将《素问》中所述煎厥、 薄厥、飧泄、䐜胀、诸痹、心疝等六十一种杂病,对照原文,逐条分析其病因、病机、诊断、治则,制定处方,共整理为六十九方。卷三至卷十五,分别载诸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泄痢、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痢、眼目、小儿、杂病共十七门,载方二百九十二首。全书共载方三百六十一首。每门各有总论,以《素问》为理论根据,阐发运气之理,对证、治、方、药进行论述,补充了 《素问》所记病候缺乏药方之不足,反映了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对研究《素问》、提高内科杂病的辨证施治水平有重要价值。有明万历十三年(1585)金陵吴氏重刻本、《刘河间伤寒三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四库全书》本。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

固气还神九转琼丹论,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为晚唐五代或北宋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全书包括〈固气还神论〉及〈九转琼丹论〉二篇。〈固气还神论〉言固守精气之道,认为精气皆为人生命之源,固精、养气二者不可偏废。又主张固精养气之道重在变化还转,使精气运行不休,方可长存,反对世人闭精不施。〈九转琼丹论〉言修炼九转七返灵丹之道,认为灵丹之源在于真一之气、神水华池。故炼丹先须化气定水,然后按五行乾坤之数返还数次,则「神丹自备」。所言丹法属内丹,反对世人「妄求铅汞」。

黄金策

黄金策

《黄金策》题明.刘基著。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重臣,精通术数。此书为火珠林卦法的集大成之作,是研究火珠林法的经典。明清术士莫不奉之圭臬。目前在民间流传甚广的《卜筮全书》、《增删卜易》、《卜筮正宗》都收录了此书,可见影响之大。

昆仑剑

昆仑剑

本书是民国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的作品。 满清中叶,虽则一般大明遗族和忠贞复国之士逐渐灭亡,可是也不能完全消灭尽净,还有些不甘屈服的遗臣志士,时时地变更方法来和清廷作对。中原一带清廷兵力盛强,八旗劲旅遍布各省,再加人心厌乱,力量稍微单薄的,想有举动也不过徒作牺牲,可是边荒一带时起扰攘……

芝岩秀禅师语录

芝岩秀禅师语录

芝岩秀禅师语录,二卷,清 秀说,明一等编,王文南序,有行实。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三卷,西晋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同《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分为十三品,第十二品月首,即世王太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