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肇淛

谢肇淛
  • 姓名:谢肇淛
  • 别名:字在杭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福建长乐人
  • 出生日期:1567年9月2日
  • 逝世日期:1624年12月3日
  • 民族族群:

谢肇淛[zhè](1567年9月2日—1624年12月3日),明代文学家。字在杭,福建长乐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号武林、小草斋主人,晚号山水劳人,明代博物学家、诗人。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湖州、东昌推官,南京刑部主事、兵部郎中、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曾上疏指责宦官遇旱仍大肆搜括民财,受到神宗嘉奖。天启元年(1621年)任广西按察使,官至广西右布政使。入仕后,历游川、陕、两湖、两广、江、浙各地名山大川,所至皆有吟咏,雄迈苍凉,写实抒情,博学能诗文,其诗清朗圆润,为当时闽派作家代表。曾与徐火勃重刻淳熙《三山志》,所著《五杂俎》为明代一部有影响的博物学著作,《太姥山志》亦为其所撰。


谢肇淛,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除湖州推官,历仕工部郎中、广西右布政使等。其诗风格声律圆稳,宗奉盛唐。反对明七子派堆砌词藻、规摹铺叙之陋习,亦不同于“公安派”但恐不达,何露之有的诗论,与严羽、徐祯卿诗脉比较接近。又关注小说、戏剧创作,提出“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的主张,反对以正史观念束缚其发展。撰有《小草斋集》、《小草斋诗话》、《五杂俎》、《长溪琐语》、《文海披沙》、《滇略》等,是一位博学的学者。生平事略见《明史》卷二八六等。其《五杂俎》卷一一论茶品云:“明代以松萝、虎丘、龙井、阳羡、天池为上”;闽茶“武夷、清源、鼓山三种可与角胜;六合、雁荡、蒙山三种,祛滞有功,而色香不称,当是药笼中物,非文房佳品也。”虽为亲自品尝的独特体验,但他不知道不同茶类间是难以比较其优劣的。因虎丘、天池等为绿茶,而武夷等为乌龙茶,属半发酵茶。但他论茶叶的品质与焙制方法特别是火候关系极大,则为通人之论。同书中,又总结了唐宋与明代烹饮之法的不同和优劣:“古时之茶,曰煮、曰烹、曰煎,须汤如蟹眼,茶味方中;今之茶,惟用沸汤投之,稍着火即色黄,而味涩不中饮矣。”这种见解亦通达,今冲泡茶,开火温度不宜过高,但要根据气温而定。他又在《西吴枚乘》中指出:“余尝品茗,以武夷、虎丘第一,淡而远也;松萝、龙井次之,香而艳也;天池又次之,常而不厌也;余子琐琐,勿置齿喙。”看来作者耽于茗事,精于鉴赏,但未必全确,审评茶的几大要素当为色、香、味、泉。


谢肇淛生于隆庆元年,卒于天启四年,主要生活在万历年间。虽然万历皇帝穷奢极欲曾28年不上朝听政,但在宰相张居正和忠臣的辅佐下,经济得到了发展,民间百姓生活也还算安乐,而谢肇淛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由于官场的升迁,他一生游览了祖国大部分疆土。他对当时太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如市民生活的繁荣有所记载:“九边如大同,其繁华富庶不下江南,而妇女之美丽、什物之雅好,皆边塞之所无者,市款既久,未经兵火故也。谚称蓟镇城墙、宜府教场、大同婆娘为‘三绝’云。”“维扬居天地之中,川泽秀媚,故女子多美丽,而性情温柔,举止婉慧。所谓泽气多,女亦其灵淑之气所钟,诸方不能敌也。然扬人习以为奇货,市贩各处童女,加意装束,教以书、算、琴、棋之属,以邀厚直,谓之‘瘦马’。”这些可以看出市井的繁盛和作为俗文学载体的戏曲这一的发展,而谢肇淛曾和传奇《异梦记》的作者陈价夫以及闽剧的创始人曹学佺都有交游,加之此时期戏曲创作、戏曲表演,共同促成了谢肇淛的戏曲理论主张。

猜你喜欢的书

浪漫主义宣言

浪漫主义宣言

《浪漫主义宣言》是安兰德唯一一部对创作、阅读、艺术、人生与娱乐等诸多精神产物进行彻底批评和完整评论的作品集。被称作充满尖锐批评和辛辣讽刺的安兰德版艺术与人生,它不仅仅是解读《源泉》《阿特拉斯耸耸肩》等作品的重要参考,也是阅读艺术、阅读时代大潮流的优秀指导。书中安兰德认为她的时代没有艺术,浪漫主义早已销声匿迹,顶级的、纯粹的、始终如一的艺术家少之又少。在本书收录的文章中,受到她讽刺和批评的艺术家大多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小说奖,他们代表了那个时代的辉煌,但安兰德依然担心他们所引领的艺术航向。

百花历

百花历

百花历,也有称花月令,即将一年四季中,一些主要花卉的开花、生长状况,以诗歌或者经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利于花事农事。历史上的花月令,有几种,最早的始于夏代,但多数与今天已不甚合辙。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简称《度人本行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南朝。原经一卷。P.3022背。首部完整,有标题,尾部残缺,约存七十行,仅为全经之开端。大意言太上道君为十方大圣至真尊神讲道,述说灵宝经法随劫出世度人之缘起经过。《正统道藏》未收。

犬吠声

犬吠声

“先生,这件事提起了还会教人发抖!
“时间在半夜过后。一阵阵凄惨的吠声惊破了我的梦,我本来很贪睡,但那时不但我们的黑黑吠得很急,连屋子的前后左右也差不多都给这汪汪的声音包围了,仿佛有千百只犬合伙儿吠,不由不使我惊醒!我想起上一次西隔壁王老九家里失窃,也有过这样一回吠声,今夜里莫非又有偷儿到我们的屋子里来?

林间录后集

林间录后集

禅宗文集。宋惠洪撰。一卷。是惠洪所撰赞、铭、偈、诗的汇编。体裁及内容与《林间录》完全不同。共收惠洪作品三十二篇,多数载于惠洪所著《石门文字禅》卷一七至卷二○。此书作为《林间录》的附录载于《嘉兴藏·续藏》,日本《卐字续藏》单出。

持人菩萨经

持人菩萨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切本。应病与药靡蒙济。为法桥梁度脱三界也。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持人菩萨即从坐起正服长跪。前问佛言:菩萨何行建立誓愿。无限功勋晓了诸法。分别一切诸度无极。识解无量方便善权。弘要被不可喻。戒德大铠真正道义。为众生愿弘恩仁慈。覆如虚空不可测度。其心清净德行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普度无极。若有众生欲奉斯业。殊特之原无上大道今故为斯。如此等类启问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