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风俗记

作者:沈宗元
西藏风俗记

清末民初沈宗元撰。

沈宗元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货币、信用与商业

货币、信用与商业

该书共分四编。第一编从货币的定义、职能与购买力的计量等方面对货币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现金余额说作了初步的概述。第二编从国内信用与国际信用紧密联系出发,并作为国际贸易思想的准备,沦述了信用体系、银行理论和交易所理论。第三编用很大的篇幅讲国际贸易问题,对运输工具、贸易历史、国际贸易的一般特征和国际汇兑、关税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分析。第四编分析了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以及金融市场与工商业波动的关系。书中还用了几个附录的旧线、数学方法对以上货币、国际贸易各方面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和补充说明。

王文忠集

王文忠集

元代诗文别集。6卷。王结撰。据《元史》本传,王结有集15卷,但久已亡佚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王结诗文若干篇,重新编次为《王文忠集》(或简称为《文忠集》)6卷。卷首无序言。卷1为五言古诗,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词,卷4为杂文9篇,卷5为《与临川吴先生问答》,卷6为《善俗要义》。王结被称为“非圣贤之书不读,非仁义之言不谈”,他的诗文也正体现出这一特点。他的诗以古体见长,大抵春容和平,无钩棘之态。他的文章明白畅达,不事雕琢。《与临川吴先生问答》5篇,是与吴澄论学的书信,可以略见他的学问根基。《善俗要义》33条是王结在顺德路总管任上所作,宗旨是用以化导闾里,“凡教养之法,纤悉必备。虽琐事常谈,而委曲剀切,谋划周密,如慈父兄之训子弟。”(《四库全书总目》)统观他的诗文,一般都较缺乏文彩,但以“词必轨于正理,学必切于实用”为其特点。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

清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二十回。不题撰人,首有觉道人序,觉道人或即作者。今存嘉庆九年(1804)刊合兴堂藏板本,作者殆亦乾嘉间人。书藏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书叙白花蛇修炼成精,奸污妇女,遭雷神击。转生为犬,复转生为妓,以应果报。旨在劝惩警悟。

樵史通俗演义

樵史通俗演义

清代白话长篇讲史小说,八卷四十回。原题“江左樵子编辑”, “钱江拗生批点”,今人考得作者为江左松江府青浦县人陆应旸,字伯生,明末清初人。本书约在顺治八年(1651)稍后写定,刊刻,今存顺治年间刊本,在乾隆年间曾被禁毁,故传本极少。书叙明末天启、崇祯及弘光朝二十五年间的时事。天启皇帝十六岁即位,大婚未成,竟先私通乳母客氏。客氏三十余岁,美丽娇妍,天启封她为奉圣夫人,凭她任意出入禁宫。朝臣晓知此事者,无一人不惊骇。司礼监太监魏忠贤勾结客氏,借结拜兄妹之名,狼狈为奸,侮弄幼主于股掌之上,把持朝政,窃得国柄,纳贿鬻爵,横行天下。

民国三大校长

民国三大校长

作者是云五、罗家伦。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三位校长,同是了不起的民国教育界领袖,以造育青年人才与提倡学术为终生事业,他们的成就昭垂后代。三人在办学理念方面特色明显,在人格魅力方面也颇有建树。心怀救国,以教兴国;以人为本,教师先行;学贯古今, 中西合璧,是三人共同的特点。本书汇集王云五、罗家伦、毛子水、叶公超等民国时期掀起过时代风浪的学者记录、回忆三位校长教育理念与为人治学的经典文章以飨读者。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老子道德经憨山注

明建邺憨山道者德清注解老子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