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通志 卷之二 漕渠表

表3洪坝o5F中华典藏网

洪坝其水曰洪,众流聚也。或曰石阻河流曰洪,盖河、泗诸水疾下而南为石所束,崩腾叫号,势如奔马,舟从上下,稍触两涯石齿辄摧覆,不可复救。故国朝置关督夫卒之知险要者,防运艘及往来之商舶,乃命工部三岁一(代),分官莅之。o5F中华典藏网

徐州洪o5F中华典藏网

在州城东南越河数武之地,旧名百步洪,自汉唐来,运粮皆避之。国朝平江伯陈瑄始疏涤以通漕运。成化时水忽四泻无所止,工部侍郎杜谦受命浚河作堤障,乘水涸凡其石之所谓大花小花鸭子棺材者,凿去之。主事郭昇又凿其所谓翻舟等石,补裹洪坝工数湾,东西洪岸并牵路各用石甃砌,江与淮不通越,扬州高邮仅四百里许,吴夫差与晋会潢池,凿沟以运辎重。隋人广之,筑堤壅水,于两头自江拽船而上,复拽船而下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达,此坝所由起也。今天下之坝不一,皆本于此。而节水之多,为功之大,亦莫有愈于此也。o5F中华典藏网

仪真县五坝o5F中华典藏网

一坝在县城南二里。二坝与一坝相连。三坝在县城东南二里半。四坝在县东三里。五坝与四坝相连,俱洪武十六年兵部尚书单安仁建。按,《郡志》仪真五坝取给于东关闸,河水盈时,由闸以泄水,涸则闭闸以蓄之。盖有五坝不能无东关也。闸在城东门外。续表一扣以铁锭,灌以石灰,堤成插柳,以便夏月行者,制度为之一新。正德间主事吴楷复甃石为堤,广其旧制,作厅事起排额而规度益宏。o5F中华典藏网

吕梁上洪o5F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洪南六十里,地以山名,故曰吕梁,河流于济会于徐以达于淮。其地狞石崱利,水为所束,故激而为飞流。成化庚子,主事费瑄叠石为堤,迫水使归于洪。又于堤西筑坝二十余丈以遏水势,而堤得以不齧。吕梁之险历千万年而十去五六,瑄之功也。o5F中华典藏网

吕梁下洪o5F中华典藏网

去上洪十里许,亦徐州地。成化己丑,主事王俨协议平江伯陈锐指示群工,凡石如交牙者断之,如牛领者截之,如龟背者夷之,两涯砌石为堤,周道坦然,其为民害者浅矣。o5F中华典藏网

大洪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州沙湾之东,盖河自雍而豫出险隘之夷旷,其势既肆,复由而之兖土,益疏水益肆,沙湾之东适当其冲,是为大洪口,旧尝决焉。夺汶济入河之路,即所为张秋口也。都御史徐有贞修复之。瓜洲十坝o5F中华典藏网

一坝在漕府西南半里过船。二坝与一坝相连。三坝在漕府西南一里过船。四坝在漕府西二里过船。五坝与四坝相连。六坝即盐坝,在漕府西半里,惟过木不过船。七坝连六坝。八坝连九坝。九坝即新坝,在漕府西半里过船。十坝在漕府北半里许,不过船。按瓜洲旧坝一十五座,东港八座,西港七座,永乐五年置楠木场于东港,八坝遂废。正统二年复八坝、九坝,正统十四年复十坝,与第九坝相连,成化六年时主事吴瑛移第十坝靠东一里许。今官民舟所由者,曰一、曰二、曰三、曰四、曰五,而六而七,问其西港,惟过木而不通舟,曰八、曰九亦通舟,十则死坝也。o5F中华典藏网

淮安五坝o5F中华典藏网

仁字坝在新城东门外。义字坝与仁字坝相连。礼字坝在新城西北,距仁字坝五里。智字坝在通济桥北,距新城五里。信字坝与智字坝相连。俱永乐十三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清江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清江闸北数武,成化七年,时淮河自新庄至清江二十里淤浅不能通舟,遂筑坝以蓄水。o5F中华典藏网

安平镇减水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张秋旧决之处。 弘治十年,时都御续表二o5F中华典藏网

史刘大夏及总兵官陈锐筑。盖其时黄河夺汶泗入海之路,而漕河中竭,二臣乃于上流疏月河三里,塞决口九十余丈,而漕始复通。又于黄陵岗筑两长堤,蹙水南下,恐河堤失守,复至张秋为漕河筑□堤□,用近世减[水]之法作浅坝,于是使水溢则稍杀其势,故水涸则漕河不竭。o5F中华典藏网

金口堰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城东五里许,障沂泗二水入金口闸,西南达济宁会通河。成化七年时,主事张盛筑,盖永乐时已有之,缘筑以土,每秋夏之交波涛汹涌,坍圯无余,至是始易以石。o5F中华典藏网

堽城堰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城北,障汶水南,由洸河至济宁合泗水以济漕河,建筑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戴村堰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城东北,以障汶水下流,俾西南流汇为南旺湖,分济漕渠,一注临清,一注济宁,公私漕贩往来无阻者,二堰之功也。以石易土,时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棠)[堂]邑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临清(棠)[堂邑]县东,盖会通河之入海也,衡、漳贯之,溯漳而西涉兖州之野过坝,为会通河。建筑于元,而今仅存。表4闸浅o5F中华典藏网

闸浅地势东南下,盖自兖而江南,其高下相去若干仞,进漕舟如凌霄然,苟无闸以节之,则水疾泻而舟莫前矣。故必甃石为闸,涸则少节以版,溢则启板通舟,犹梯级以升之。且置官司,飞挽启闭之节,而禁其陵暴,虽抑举异势,而人忘其劳。元人作之,国朝平江伯因广其制,而舟无留行焉。其他枝水之闸不尽记。特举其漕舟之所由入者书之云。o5F中华典藏网

拦潮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仪真城南门外,临扬子江。弘治十三年漕运总兵官郭鈜建。什物:闸板八、车耳木八、牮竿二、拖桩一、板绳十六、钩绳二、鼓一、梆子一、铁铃一、枪五、棍五、铁钩五、灯笼一、檾麻二千斤、树一百七十五株。以上什物檾麻桩树等项,各闸虽有增损,大概与拦潮闸同。后不录。o5F中华典藏网

临江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罗泗桥闸,南距拦潮闸一里。工部主事夏英建。o5F中华典藏网

中通济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中闸,西南距临江闸一里。河沙凝散不一,中多涨滩,舟一胶则其害甚广,故平江伯建议凡漕路浅处立有铺,中置浅夫,候船至则预指示之,且障水防风火供运官之起坐,而便于提督,于是舟经滩浅无复留碍,平江之功也。o5F中华典藏网

仪真县麻绵港等浅凡三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正房三间、火房二间、牌楼一座、井亭一座、旗鼓等项什物共二十六件,老人一名、夫二十名,岁办桩木二百根、草一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江都县花家园等浅凡一十三o5F中华典藏网

每(闸)[浅]正房三间、火房二间、牌楼一座、井亭一座、什物三十六件,老人一名、塘长一名、夫四十名,岁办桩木四百根、草四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高邮州王琴等浅凡一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正房三间、火房三间、牌楼一座、井亭一座、什物二十一件,老人一名、夫四十名,岁办桩木四百根、草四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宝应县子婴沟等浅凡九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正房三间、火房三间、井亭一座、牌楼一座、件物二十一件,老人一名、续表一响水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通济闸一里。o5F中华典藏网

里河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河口闸,南距响水闸一里。o5F中华典藏网

以上皆仪真闸首拦潮而尾河口相距五里许,可容二千艘。潮至启拦潮闸,船随潮进,鳞次而待潮,既平即下拦潮闸板,启河口闸,拽船而上,扬旗伐鼓,运数十艘于饮食谈笑间,可谓欲天能为人能矣。宋元以来未有及之者。o5F中华典藏网

瓜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江都县瓜洲镇西南隅,地名西江嘴。嘉靖六年时都御史高友玑、总兵官杨宏、参将张奎同建。是闸也,南临大江内通诸坝,仅三里许,沙壅易塞,艰于临坝,漕卒病焉。奎谋之众,即其地以置闸,内可容若干艘,潮平下闸,则水平而坝卑,不惟临坝无劳,而过坝亦易为力焉。人皆便之。o5F中华典藏网

按,瓜尝有闸曰“通江”,通舟入淮汴,始宋徽宗时,寻复作堰,今闸虽存不复开,但运河水溢则由此而泄于江耳。盖瓜多市舶居货佣力之徒,利于坝,故闸开则费钜泄水之谤作焉。若仪真响水诸闸率多因革者,类如此。今瓜口闸之建,外引江流而内河无泄,虽欲为谤而谤安兴哉?虽然真、瓜之相去无几也,地势之高下略同,宜亦有中闸通舟如仪真之利济, 后夫共四百三十名,岁办桩木共四千三百根、草共四十三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山阳县黄家等浅凡一十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一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草一千束,内新路五浅无草,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清河县季家桥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一十二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木共四百根、草共四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桃源县汊河南等浅凡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一百名,什物二十八件,岁办桩木五百根、草十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宿迁县武家沟等浅凡二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一百名,什物二十八件,岁办桩木一千根、草十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睢宁县龙岗等浅凡一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共夫一百五十名,什物二十八件,岁办桩木一千五百根、草一十五万束,树木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邳州蔡家庄等浅凡一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共夫一千五百名,什物二十八件,岁办桩木共一万五千根、草一百五十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徐州双沟等浅凡四十三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木每名四根、草一千束,树多寡不一。续表二必有作之者。o5F中华典藏网

康济河南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高邮州北三里,南距瓜洲一百六十里,西南距仪真一百九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康济河北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南口闸四十里,俱弘治三年建。考之高邮运道九十里,北五十里入新开湖,湖东岸有堤。国初以来,障以桩木,固以砖石,屡决而复修,舟行其下,每西风作,波涛汹涌,舟遇桩石辄坏。成化八年,时总理河道侍郎王恕奏建复河以避风涛,时艰未果。弘治三年,时督河都御史白昂同总兵官郭鋐仍奏凿之,起杭家嘴至张家沟,两岸皆拥土为堤,首尾为闸以与河通,河之东岸又为闸四、为涵洞一,每湖水盛发则从而杀之。自是舟经高邮者无复前日之患,故名康济云。o5F中华典藏网

板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淮安淮阴驿西北十里,距康济北河闸一百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移风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淮安新城西,东距板闸二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江浦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淮安新城西北,东南距移风闸一十七里。o5F中华典藏网

福兴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淮安新城西,东距清江浦[闸]一十五里。沛县阎村等浅凡一十九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副,岁办桩木共一千八百根、草七十二万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鱼台县张家林等浅凡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八件,岁办桩木八十根、草每名二十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邹县港里等浅凡一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木五十根、草三千束、树五百八株。o5F中华典藏网

济宁州砚瓦等浅凡一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四件,岁桩木五十根、草二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钜野县大头湾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草折石每名四千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嘉祥县大长沟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件,岁办桩草折石每名四千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汶上县界首等浅凡一十四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东平州靳家等浅凡一十二续表三清河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河口巡检司北,南距福兴闸二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以上闸座俱淮安,永乐十四年时同建。又有新庄闸、新城上闸,在新城北,新城下闸在新城内,砖闸在新城南门外,皆非漕舟所历,故不列。o5F中华典藏网

考之淮安旧从仁字坝车船入淮,抵清口凡六十里,波涛汹涌不常覆舟。宋乔(惟)[维]岳及乎蒋之奇,尝自城西(如)[北]开渠至洪泽入淮以避其险,故平江伯陈瑄因其旧址疏之,更名清江浦,引水由管家湖入鸭陈口达淮,就湖筑堤五十里以便引舟,横渡清口不一里,得无倾覆患。o5F中华典藏网

黄家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夹沟驿南,距清河口闸五百八十九里,永乐间建。o5F中华典藏网

皮沟闸o5F中华典藏网

即新兴闸,在徐州州夹沟驿下,南距黄家闸一十八里。宣德八年建,以节皮沟之浅。o5F中华典藏网

谢沟闸o5F中华典藏网

距皮沟一十八里,建造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下沽头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卫军屯北二里,南距谢沟一十二里。o5F中华典藏网

中沽头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下沽头九里,二闸俱成化二十年工部郎中顾余庆建。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寿张县大家庙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四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东阿县沙湾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四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三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阳榖县管驿湾等浅凡一十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四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聊城县官窑口等浅凡二十三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平山卫第五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军余五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二十五根、草五百束、麻二十五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博平县梭堤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堂邑县南梁家乡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续表四上沽头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隘船闸,南距中沽头九里,大元延祐二年建。按,中沽头闸昔未有也,盖金沟自东北来,夹两闸间,流沙屡积,舟不能行。成化间平江伯陈锐奏请设中闸以节水之上流,朝命工部主事一员董之。o5F中华典藏网

胡陵城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沛县庙道口北二十五里,南距上沽头凡七十一里。o5F中华典藏网

飞云桥闸o5F中华典藏网

鸡鸣台闸o5F中华典藏网

二小闸俱胡陵城带管。o5F中华典藏网

孟阳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鱼台县沙河驿北二里,南距胡陵城闸十里,元大德八年建。自谢沟闸至是浅深不一,每积涂泥截河。元大德间都省司王潜于两端立堰积水,旁置闸以通舟。国朝平江伯因之,广其制为诸闸。o5F中华典藏网

八里湾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孟阳泊二十五里,宣德八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榖亭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鱼台县榖亭镇之侧,南距八里湾八里。元至顺二年建,永乐间平江伯修复之。o5F中华典藏网

南阳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鱼台县新河渡北三里,南距榖亭二十里。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清平县魏家湾等浅凡九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临清州潘家桥等浅凡一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副,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清河县二哥营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十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此条下原刊重复,属衍,径删之。)o5F中华典藏网

夏津县赵(贷)[货]郎口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副,岁办桩五十根、草五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武城县桑园口等浅凡二十六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恩县白马庙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二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故城县郑家口等浅凡三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三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五千束,树多寡续表五枣林闸o5F中华典藏网

济宁州,南距南阳闸十二里。按,元人开会通河自安民山引汶、泗、洸等水属之御河,前后建石闸三十余座以利蓄泄,由孟阳泊至枣林七十里,湍激迅悍,沙土流氵陁,启钥开闸,方一放舟,势不得不然也。o5F中华典藏网

鲁桥闸o5F中华典藏网

济宁州,在鲁桥递运所之侧,南距枣林凡八里,永乐十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师家庄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鲁桥凡五里,元大德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仲家浅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师家庄五里,宣德五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新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仲家浅凡八里,元大德元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新店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新闸凡七里,建与前同。o5F中华典藏网

石佛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济宁州石佛寺西南隅,南距新店凡一十八里,元延祐六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赵村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济宁赵村,南距石佛闸凡七里,元(大)[泰]定四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天井闸o5F中华典藏网

即济宁南闸,在济宁州南城驿之浒,距赵村六里,元至元二十一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济宁北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在城闸,一名会源闸,距天井闸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德州上八里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一名,什物二十三件,岁办桩五十五根、草二千二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德州卫张家湾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军夫九名,什物一十二件,岁办桩一百根、草一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德州左卫郑家口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军夫九名,什物二十一件,岁办桩百根、草一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景州罗家口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八百八十五根、草六千二百八十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吴桥县白草窑口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件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一百根、草一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东光县狼十一口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办一百根、草五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南皮县齐家堰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五千束,树多寡不一。续表六凡二里,建与前同。按:济宁、天井二闸,原有月河,距州治南三里许,北对会通河,二水纵横,南注由闸河而西上者,艰于逆挽,启闸而下,且二闸密迩,每多冲激。先是冬官主事陈律等议,以在城闸移入百余尺,改天井闸迤西七百余武,不与通济河对,候水盈缩而闭纵之,始免于患。o5F中华典藏网

草桥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济宁城西门外,跨木通行,不常设板。o5F中华典藏网

耐牢坡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永通闸,在济宁州西二十里,东南距北闸二十八里。国朝洪武初用兵梁晋,由以输军饷,因建闸以泄水,正统三年革,成化时复之。o5F中华典藏网

寺前铺闸o5F中华典藏网

一名柳林闸,在汶上县,南距耐牢坡闸四十九里,正德元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南旺南闸o5F中华典藏网

即柳林闸,在分水龙王庙,南距寺前铺闸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南旺北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南闸凡五里,成化七年工部郎中杨恭建。o5F中华典藏网

开河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驿下,南距南旺闸十二里,元至正七年建,永乐三年重修。按:南旺古无闸也,元人自济宁逾安山至临清闸交河县李道湾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七件,岁办桩八十根、草八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沧州砖河南口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六件,岁办桩一百一十根、草五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兴济县安都寨口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共五十名,什物一(千)[十]六件,岁办桩一百根、草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青县砖河口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七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五千束、麻五十斤,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坝)[霸]州苏家一等浅凡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一万束,树三百五十株。o5F中华典藏网

静海县钓台等浅凡九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五件,岁办桩五十根、草五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卫蔡家口等浅凡一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军夫九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四百九十根、草三万三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左卫留佛住口等浅凡二十四续表七开渠数百里,引水入卫河,又即兖东堰金口障泗水,西南由济河至济宁南下,复即兖北堰堽城,障汶水南由洸河至济宁合泗水,以济漕渠,一注临清,一注济宁,名分水龙王庙。终元之世,藉以通漕贩,柳林、开河二闸,所以节两头之水也,然其相去太远,启闭难期,故平江伯陈锐奏请复设南旺上下二闸,相去不五里,以时启闭,置工部官一员董之。o5F中华典藏网

袁老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开河十二里,正德元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靳家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东平州北,南距袁老口十七里,嘉靖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安山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阳榖县安山驿之左,距靳家口三十里,正统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荆门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阳榖县南,距安山闸九十七里,元大德六年建,永乐九年修。o5F中华典藏网

荆门下闸o5F中华典藏网

距上闸三里,建与前同。o5F中华典藏网

阿城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荆门闸一十里,元大德三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阿城下闸o5F中华典藏网

距上闸三里,建与前同。o5F中华典藏网

七级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聊城县界,南距阿城十里,宣德四每浅小甲一名、军夫九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九百九十根、草九万九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右卫北杨家口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军夫九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一十八根、草一万二千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武清县氵旱(hàn,干,亦通汗)沟儿等浅凡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武清卫三里屯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香河县蒋家湾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老人一名、夫十名,什物二十二件,岁办桩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通州右卫李二寺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九件,岁办桩木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通州左卫张家湾上马头等浅凡二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九件,岁办桩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o5F中华典藏网

续表八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戴家湾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清阳驿北二十里,距土桥四十里,成化元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新开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临清州西,南距戴家湾闸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南板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州西南,东岸距新开上闸二里。o5F中华典藏网

会通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临清州会通河南口,距戴家湾十里,元大德二年建,永乐十三年重修。o5F中华典藏网

临清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州清源驿之浒,南距会通闸二十里。先是临清、会通二闸直接戴家湾闸,水势汹悍,径冲卫河西岸,不时覆舟。成化间主事郭昇议于州西南回曲之地开挑新河,建此二闸,以节水势,害遂息。o5F中华典藏网

通流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旧名通州上闸,在通州西门外一里,元至元二十九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通流下闸o5F中华典藏网

距上闸一里,建立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朝宗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通州城南门外万亿库南百步,建立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朝宗下闸o5F中华典藏网

距上闸百步,建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溥济闸o5F中华典藏网

旧名杨尹闸,在都城东南三十里,建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平津闸o5F中华典藏网

旧名郊亭闸,在都城东南二十五里,建同前。通州高家湾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每浅小甲一名、夫十名,什物一十八件,岁办桩木一十八根、草一千八百束,树多寡不一。续表九庆丰闸o5F中华典藏网

旧名籍东闸,在都城东南十五里,地名王家庄。o5F中华典藏网

惠和闸o5F中华典藏网

旧名魏村闸,在都城东南二里。o5F中华典藏网

文明上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正阳门东南一里许。o5F中华典藏网

文明下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崇文门西南一里。o5F中华典藏网

会川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阜城门外一里许。o5F中华典藏网

以上诸闸起都城而抵通州。元世祖时,都水监郭守敬上言,导(平昌)[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西折南向,过双塔榆河至都城南引一亩上泉至西门入都城汇积水潭,复东折而南入三里河,经十里河至烟墩港入浑河东下,每十里置一闸,以时启闭,漕舟自通州直抵都城,民无陆挽之劳,国有储积至富。首事于至元二十九年春,成于三十年秋,公私便之。世祖自上都还过积水潭,见舳舻蔽水而悦,赐名“通惠”。国朝永乐间,亦以通漕,今遂废。盖运船一只载米三百石,自通州上车费脚价三十七两有奇,船直抵京,直车家顿失此利,不免流言惑众,任耳者信之。又多势要(原书二字颠倒)者涉利生怨,相与排艰阻难,传闻宫阃,浪惊龙御之心,用遂奸欺之志,其端有自来者。然闻自通抵京仅五十里许,而高低实逾五十尺,其源微浅而其去直,遂使数闸以节之行。遇天时久旱,则舟涩难行,莫若因故闸之遗址,而更为五坝,每坝贸剥船百只,米置布袋中,转剥而前,可省脚价十分之九,仍听车户易车造船,在河生理则官不劳而事可集,利不专而谗谤息矣。表5岸程驿递o5F中华典藏网

岸程驿递仪真县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仪真卫,北至扬州府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扬州府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扬州卫,北至高邮州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高邮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高邮卫,北至宝应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宝应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淮安府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淮安府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淮安卫、大河卫,北至清河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河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桃源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桃源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宿迁县一百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宿迁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邳州一百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邳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邳州卫,北至徐州一百八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徐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徐州卫、徐州左卫,北至沛县一百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沛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鱼台县一百四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鱼台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邹县五十里。仪真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仪真县城外,至广陵驿四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广陵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扬州府江都县城外,至邵伯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邵伯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江都县,至盂城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盂城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高邮州,至界首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界首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高邮州,至安平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安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宝应县城外,至淮阴驿八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淮阴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淮安府山阳县城外,至清口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口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清河县,至桃园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桃园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桃源县,至古城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古城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桃源县,至宿迁县钟吾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钟吾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宿迁县,至直河驿六十里。续表一邹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济宁八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济宁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济宁卫,北至钜野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钜野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嘉祥县二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嘉祥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汶上县十八里。o5F中华典藏网

汶上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东平州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东平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东平所,北至寿张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寿张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东阿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东阿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阳榖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阳榖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东昌府四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东昌府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东昌卫、平山卫,北至聊城县九十三里。o5F中华典藏网

聊城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博平县三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博平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棠)[堂]邑县。o5F中华典藏网

(棠)[堂]邑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清平县三十九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平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臨清州四十里。直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睢宁县,至下邳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下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邳州城外,至新安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新安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邳州,至房村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房村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邳州,至彭城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彭城驿又o5F中华典藏网

黄河东岸驿o5F中华典藏网

俱在徐州城外,至夹沟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夹沟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至泗亭驿七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泗亭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沛县,至沙河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沙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邹县,至鲁桥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鲁桥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邹县,至南城驿五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南城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济宁州城外,至开河驿一百一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开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汶上县,至安山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安山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东平州,至荆门驿八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荆门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阳榖县,至崇武驿八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崇武驿续表二臨清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臨清卫,东至夏津县三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夏津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武城县四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武城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恩县一百四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恩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故城县二十七里。o5F中华典藏网

故城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德州三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德州o5F中华典藏网

内有德州卫、德州左卫,东至景州一百里。o5F中华典藏网

景州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吴桥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吴桥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东光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东光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南皮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南皮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交河县五十八里。o5F中华典藏网

交河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沧州五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沧州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兴济县五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兴济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青县二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青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霸州一百三十五里。在聊城县,至金線递运所三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金線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堂邑县,至清阳驿四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清平县,至清源驿六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清源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临清州城外,至渡口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渡口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臨清州,至甲马营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甲马营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夏津县,至梁家庄驿一百一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梁家庄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故城县,至安德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安德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德州城外,至良店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良店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景州,至连窝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连窝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吴桥县,至新桥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新桥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交河县,至砖河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砖河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交河县,至沧州递运所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沧州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沧州城外,至乾宁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乾宁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兴济县,至流河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流河驿续表三霸州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静海县九里。o5F中华典藏网

静海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天津卫三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右卫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天津左卫三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左卫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天津卫三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天津卫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武清县二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武清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营州前屯卫八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营州前屯卫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香河县十二里。o5F中华典藏网

香河县o5F中华典藏网

东至漷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漷县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神武中卫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神武中卫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定边卫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定边卫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通州右卫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通州右卫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通州左卫二十三里。o5F中华典藏网

通州左卫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通州二十三里。o5F中华典藏网

通州o5F中华典藏网

北至京师六十里。在青县,至奉新驿七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奉新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静海县,至杨青驿一百里。o5F中华典藏网

杨青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静海县,至杨村驿八里。o5F中华典藏网

杨村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武清县,至河西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河西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武清县,至合和[驿]九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合和驿o5F中华典藏网

在漷县,至潞河一百里。o5F中华典藏网

潞河驿递运所o5F中华典藏网

在通州。表6大江迤南闸坝o5F中华典藏网

闸坝京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镇江府城西北,洪武初年建,正德元年都御史洪钟修。o5F中华典藏网

孟渎河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常州府城北九十里,距京口闸九十里,洪武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魏村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常州府城北六十里建。o5F中华典藏网

望亭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无锡望亭市右。景泰二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龙山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杭州府城南,宋高宗时建。o5F中华典藏网

以上诸闸自江而南,所以节水之北注也。新港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镇江城西北一里许,漕船出江由此拽之。o5F中华典藏网

甘露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新港坝东半里许,江船入漕由此拽之。o5F中华典藏网

丹徒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丹徒镇南十八里,距甘露坝七十八里。o5F中华典藏网

新港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丹阳县西三十五里,距丹徒一十三里。o5F中华典藏网

吕城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县南三十里,距新港坝四十三里。o5F中华典藏网

奔牛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常州府武进县治西三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长安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杭州府城东北九十里,距德胜坝一十里,建于宋。o5F中华典藏网

德胜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府城外,湖州市北。o5F中华典藏网

猪圈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府城武林门外。o5F中华典藏网

新河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府北关外三里下塘路。o5F中华典藏网

会安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府城艮山门外。o5F中华典藏网

永昌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府城永昌门外。o5F中华典藏网

跨浦坝o5F中华典藏网

南距龙山坝一里半。以上诸坝俱洪武初建。表7茱萸湾迤东河道闸o5F中华典藏网

河道闸运盐官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扬州府江都县,隋仁寿四年开,以通漕运,其侧有茱萸村,故名为茱萸湾。自湾头起东至泰州界斗门铺七十里,有支河曰“白塔”,正统十年曾以御史吴镒言,挑开白塔河注扬州以便浙江等运船。o5F中华典藏网

济川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泰州城南,东至如皋县界一百三十里,西至江都县斗门三十里,中有支流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立发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如皋县运盐官河东,南至通州界白铺镇七十里,西北至泰州界海安镇四十里,中有支流七。o5F中华典藏网

新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通州城西,旧河淤涨不一,永乐三年,本州判官许性乃开新河接运,正统年间户部主事邹来学置立水洞,遇旱则引潮水入于运河,中有支流三。o5F中华典藏网

运盐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海门县北三里,中由支流四。朝宗上闸在茱萸湾,宣德七年建。o5F中华典藏网

朝宗下闸在上闸东,建同前。o5F中华典藏网

新闸o5F中华典藏网

去城东北六十里白塔河之口,宣德七年建,西距新闸一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潘家庄闸o5F中华典藏网

建置同前。西距新闸一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大桥闸o5F中华典藏网

建置同前。距潘家庄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江口闸建置同前。至扬子江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白浦石闸o5F中华典藏网

去州治西北六十里,在如皋白浦石闸之南一里,今废。o5F中华典藏网

济川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泰州城南门外,即金口岸河坝。o5F中华典藏网

北运河坝在州城北门外偏东百步。o5F中华典藏网

海安坝在海安镇河口,成化八年筑。o5F中华典藏网

立发坝在立发河口,成化八年筑。o5F中华典藏网

丁堰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丁堰河口,盖古堰也。o5F中华典藏网

韩家港洞灰堆港洞o5F中华典藏网

潘灶港洞水塔口洞o5F中华典藏网

烂泥口洞表8徐州迤西河道浅o5F中华典藏网

河道浅汴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徐州城东北,即今沁水也,又谓之小黄河。西至萧县界杨家溜,长三十里,中有支流五。o5F中华典藏网

沁河o5F中华典藏网

即汴河,在萧县界,中有支流一,自是历砀山、永城、夏邑、虞城、归德、宁陵、考城、睢州、仪封、杞县、兰阳、陈留、祥符、封丘、阳武十五州县,皆其所经也。o5F中华典藏网

黄河故道o5F中华典藏网

在原武县治西北二十里,即沁河也。至开封府达陈、颍二州界,正统十三年决于荥泽县夹堤村等处,分为六道,五道在县南,一道在县北,俱东流祥符、中牟二县界,东南流以达于淮。至卫辉、新乡、获嘉历怀庆府武陟县,其水自河内县来入境,至小原村分为二,一经卫辉入卫,一经汴梁北东流至徐入泗,黄河自本县东宝家湾东南流至荥泽,又东南过汴梁以达于淮。天顺七年,发万夫开通宝家湾,引黄河一支入泗,东至徐州接济一洪之不足。徐州汊河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铺厅三间、门楼一座,什物、草、树后皆同。o5F中华典藏网

萧县烂石等浅凡十有五o5F中华典藏网

砀山龙坝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永城县朱家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夏邑县胡父桥等浅凡十六o5F中华典藏网

虞城县洪陵湾等浅凡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归德州丁家道口等浅凡十三o5F中华典藏网

宁陵县桃园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考城县板罾口等浅凡九o5F中华典藏网

睢州寺堽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仪封县贾家林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杞县东小阁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兰阳县狮子堌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陈留县宜王庙等浅凡十六o5F中华典藏网

祥符县王家埠口等浅凡一十四o5F中华典藏网

封丘县蒜刘寨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阳武县中岳等浅凡八o5F中华典藏网

原武县第五等浅凡五、永兴等浅凡四o5F中华典藏网

河南北岸等浅凡十八o5F中华典藏网

以上一十九浅,什物、树、草与徐州汊河等浅相同。表9济宁迤东河道坝闸o5F中华典藏网

河道坝闸汶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州府滋阳县东,自堽城闸南流入洸,至济宁州城分流南达于淮,北入于卫,即今之漕河也。新旧泉凡二,在县东北五里,西南流入济。o5F中华典藏网

沂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曲阜县南五里,其源出自尼山,西流三十五里与泗合。旧泉十六、新二,自逵泉名已见泉类,惟栋沟泉入泗,余皆入沂。o5F中华典藏网

泗水o5F中华典藏网

在泗水县东,即漕河也。旧泉一十八、新八。o5F中华典藏网

薛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藤)[滕]县界,旧泉一十四。o5F中华典藏网

洸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宁阳县,昔汶不通洸,元初毕辅国始于堽城之左作斗门,堨汶入洸,以益泗漕。详见元改作东大闸记。旧泉八、新泉四。o5F中华典藏网

承冶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峄县西,自许池泉发源,东南流一百七十里至邳州,由乾沟口入漕。o5F中华典藏网

漈河o5F中华典藏网

源出泰山白龙池,经泰安州西一里南流入泮河,合小汶河,在州南四十里龙池下入大汶河。泉二十有二。o5F中华典藏网

小汶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新泰县,泉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小汶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莱芜县,抵肥城县。金口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金口闸之南,绝泗、沂二水而入金口闸以达于济,元改作滚水石坝,后废。本朝作土坝,成化八年工部主事张盛复元制。o5F中华典藏网

堽城坝o5F中华典藏网

在闸之西,元至元时建,成化八年主事时宜兴、张盛修,学士万安有记。杏林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滋阳县城西二十里。o5F中华典藏网

土娄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州城西十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金口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州(流)[滋]阳县城东五里。o5F中华典藏网

堽城二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济阳县北三十里。表10沙湾西南河道浅o5F中华典藏网

河道浅新挑河o5F中华典藏网

在兖州阳榖县,永乐九年自金龙口开挑至塌场口,复自曹州疏浚至沙湾儿,皆通舟楫。正统间河决荥阳,而金龙口遂淤。景泰四年都御史(除)[徐]有贞自曹家溜以上开沟二十里接金龙口,引水接济张秋漕河,名曰新挑河。历东平、寿张、郓城、曹州、钜野、定陶、曹县、仪封凡八州县。阳谷县虎丘坡等浅凡二。o5F中华典藏网

东平县鱼护口浅凡一。o5F中华典藏网

寿张县范城等浅凡二。o5F中华典藏网

郓城县五岔口等浅凡七。o5F中华典藏网

曹州新集等浅凡十一。o5F中华典藏网

钜野县安兴墓等浅凡二。o5F中华典藏网

定陶县团潭等浅凡三。o5F中华典藏网

曹县夏侯等浅凡四。表11卫河迤北河道闸浅o5F中华典藏网

河道 闸浅河道(泉)[闸]附o5F中华典藏网

卫河o5F中华典藏网

凡东昌府馆陶县中有支流四,一名洹水,自洹水县来,至安阳县屡伏屡见,东经永和入卫;一名汤水,出汤阴县西亥泉,东流入于卫;一名折胫河,出淇县泉儿头,至西阊村入卫;一名山河,出太行山至薛村入卫。所历凡十一县,曰元城、大名、魏县、内黄、滑县、汤阴、浚县、淇县、汲县、新乡县、辉县,皆漕运所历也。o5F中华典藏网

o5F中华典藏网

北关闸o5F中华典藏网

在本府北门外,今废。馆陶县尖冢儿等浅凡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元城县草庙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大名县砖桥等浅凡三。o5F中华典藏网

魏县阎家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内黄县泊口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滑县草坡浅一。o5F中华典藏网

安阳县北新庄等浅凡五。o5F中华典藏网

汤阴县五陵等浅凡六。o5F中华典藏网

浚县老(观)[鹳]嘴等浅凡十。o5F中华典藏网

淇县薛村口等浅凡三。o5F中华典藏网

汲县谢家等浅凡一十二。o5F中华典藏网

辉县等浅凡二。o5F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