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杂记
作者:郑熊郑熊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双溪类稿
27卷,宋王炎撰。其集世所行者凡二本,一本为康熙中其族孙祺等所刊,凡12卷;一本即此本,乃明万历丙申尚宝司丞王鏻得沈一贯家旧本为校正开雕者也。其诗文博雅精深,亦具有根柢。其集收古赋9篇:《水西风光赋》、《竹赋》、《雉赋》、《夏日郊行赋》、《喜雨赋》、《石菖蒲赋》等。以《石菖蒲赋》较为著名。该集为《四库全书》所收。另有明万历丙申刊本、康熙中王氏刊本、明嘉靖十三年刊17卷文集本。
清江三孔集
四十卷。宋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撰。临江(今江西清江等地)守王编。孔文仲字经父,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嘉祐六年(1061)进士。官中书舍人。孔武仲字常父。嘉祐八年(1063)进士。官礼部侍郎。孔平仲字毅父。治平二年(1065)进士。官金部郎中。事迹见《宋史》本传。是集收孔氏三兄弟之诗文。孔文仲兄弟与苏轼、苏辙同时,并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语。南渡后遗文散佚,王始访求而刻。前有庆元五年(1199)周必大序。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文仲二卷、武仲十七卷、平仲二十一卷,与此本合。文仲诗仅七首,然吕祖谦《宋文鉴》载其《早行》古诗一首,乃佚而不收。《宋文鉴》编于孝宗淳熙四年(1177),《舍人集》编于宁宗庆元四年(1198),在其后二十一年,不应不见,不知王是否有所去取。武仲侍郎集,青词、斋文同题曰制,于例未安,似非原目。平仲郎中集古律诗外,别出诗戏三卷,皆人名、药名、回文、集句之类,盖仿 《松陵集》杂体别为一卷例。案王士祯《居易录》,载宋荦寄三孔文集,通仅五卷,惜其已非庆元之旧。王士祯、宋荦皆家富图籍,而所见尚非完帙。此本独全,则足应重视。有 《四库全书》 本。
康熙天台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由清李德耀、黄执中纂修,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刻本,咸丰六年(1856 年)陈迁善重修。该志书设舆地、建置、秩官、版籍、祀典、选举、人物、方外、艺文、杂志等,详细记载了天台自有史以来至清康熙年间的地理沿革、山川城池、自然风貌、建筑关梁等方面的内容,还涵盖了天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如当地的风俗、人物事迹、宗教活动、艺文创作等均有记录。其中,对济公的记载为 “济颠,邑人。年甫十八,亲丧,投杭州灵隐寺出家,居净慈。逆行顺行,言行叵测,其济物利生、神通感应事迹甚多”。也提到资福寺 “旧名清化,赤乌二年(239 年)建。宋治平二年(1066 年),改兴化。隆兴(1163-1164)初,改资福寺”,可见其对天台县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有较为详实的记录。
学仙辨真诀
学仙辨真诀,原不题撰人。《宋史‧艺文志》着录张无梦《学仙辨真诀》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张无梦乃北宋初华山派道士,陈抟弟子,通内丹之学。本书分、〈辨真〉、〈辨宝〉、〈辨水银〉、〈辨汞〉、〈通辨〉五篇,末附〈子母歌〉。各篇就丹经中常用之金、铅、汞、水银等名词。引述《参同契》、《金碧经》等道书,辨明其含义。认为炼丹者当据天地变化之道,合三为一,修情合性,以达到归根复朴,返魂还元,从有为返于无为。
示儿长语
清代著名文人潘德舆编撰的童蒙诗文集。他认为挽回世运莫切于文章,文章之根本在忠孝,源在经术。因此,他在作品中用诗文的形式,阐述了吟诗、作诗、读书、作文、书法、做人、处世、择友、事亲、治家等看法,很有独到见解,具有一定影响力。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通俗讲话》成于1955年,最早是一篇讲演稿,后经整理编辑出版。该书共分为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个主题,其后又增添了自然、自由等补篇。钱穆在该书自序中就提到,欲通过探究“几个普泛论题”,分析并阐释几个特定名词的意涵,以此概括出中国传统思想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