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作者:王子一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简称《误入天台》,题王子一撰。《太和正音谱》有著录。剧写东汉人刘晨、阮肇因天下大乱,不愿为官,入山采药,遇仙女结为夫妇的传说故事。《太平广记》卷六十一“天台二女”条即为此故事,本剧即据此写成。此剧虽系神仙传说,然针砭世俗人情,出语颇堪称道。

王子一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学校与社会

学校与社会

美国杜威著。该书是根据他对芝加哥实验学校学生家长和赞助人的几篇演讲汇集而成,1899年出版,被认为是他的教育著作中影响较大的一本书。在书中,作者从美国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出发,要求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谋求在儿童观、教材观和教学方法上的彻底改造。作者认为脱离实际的、狭隘的旧教育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把各种主动作业、自然研究、科学常识、艺术、历史等引进学校,使学校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引导和训练儿童成为社会的成员。作者反对旧教育的消极的“儿童观”,认为它使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课程和教师身上,主张进行“哥白尼式的革命”,把学校的重心转移到儿童生活上来。杜威尖锐地抨击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称之为“静听”的教学,很少给儿童活动的余地。主张教学应以儿童的本能活动为中心,围绕儿童的活动来组织教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美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教育上相应的革新,对美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给事集

给事集

北宋学者刘安上著。安上生前著述宏富,有诗五百首,制、诰、杂文三十卷。然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刘安上集》实止五卷,与现存本卷数相合。盖兵毁之余,后人掇拾而成,非其原本。其集自明代以来流传甚少,朱彝尊自颍州刘体仁家借抄,仅得其半,后得福建林佶抄本,始足成数。其平生风节、伉直在集中有所表现,如列蔡京十罪、陈蔡崈罪恶昭著,可谓“冒不测之祸”。认为“天下未尝无材也。作而成之,才不可胜用矣!”(卷四)“人材不同,遇事乃见。概求其全,则贤或有遗;拘以常格,则用或不尽。”(同上)识材、用材,必有其方。至沿之道必须是统治者具有“恻怛之诚”,并体察民情,“发政施仁”(卷五)。分析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君子能“介然自守”,小人则“挟忌怨之心”以谤君子。小人“为诡辞饰说,自欺其心以入于人”(同上)。君子立人之朝,小人欲加排挤;君子寡过,小人必抓其把柄以投之;君子引贤授能,小人则进“朋党之说”;君子造功兴事,小人则进“擅权之说”;君子理财厚民,小人则进“聚敛之说”(同上)。小人无显显之德,却患位之不保;无赫赫之功,却患禄之不固。一得其君,“甘心巧语,柔颜佞色,伊媕阿谀,趋附机会”、“矫饰百端,以中主欲”、“诡说一开,则宠任盘固”(同上)。安上此论,对“小人”丑恶嘴脸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该集《四库全书》收录,《永嘉丛书》所载集名为《刘给事集》。

素履子

素履子

素履子,唐人张弧撰。《通志•艺文略》及《宋史•艺文志》均着录此书一卷。今《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太玄部。书分十四篇,依次为履道、履德、履忠、履孝、履仁、履义、履智、履信、履礼、履乐、履富贵、履贫贱、履平、履危。作者自序曰:「夫《素履子》者,取《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无咎』。以纯素为本,以履行为先;虽衣布素,须履先王之政教」。故此书大旨以抱朴守素,践履忠孝仁义等儒家伦理为主。《四库提要》称赞其书词义平近,「要皆本圣贤垂训之旨,而归之于正,盖亦儒家者流也」。

过江七事

过江七事

该书以纪事本末体的方式专记南明福王政权的七件大事,是研究南明和清初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正源略集

正源略集

凡十六卷。清代僧达珍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达珍继南岳下三十九世霈霖际源、四十世昭月了贞之编纂工作,并增辑二师之略传而成书,然缺卷一与序跋。卷二至卷十六收录南岳下三十四世至四十世、青原下宗镜三世至十三世,及居士八人,计四○五人之本籍、姓氏及机缘语要。达珍又作正源略集补遗一卷,续增补二十八人,亦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五册。

禅宗公案大全

禅宗公案大全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书编者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