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书堂诗话

作者:赵与虤
娱书堂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又称《赵威伯诗话》。宋赵与虤撰。二卷。与虤字威伯,太祖十世孙。据《也是园书目》、《述古堂书目》等著录,曾有4卷足本,但已亡佚。本书成于南宋中期。此编杂记唐宋诗坛轶事,论诗源于江西诗派,取材或涉于庸腐。 作者鉴赏能力颇高,间有评议,常深中肯綮。近人丁福保以为“名章隽句,轶事遗文。亦络绎其间,未可以其芜杂并弃其菁华也。”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赵与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甫里集

甫里集

二十卷。唐陆龟蒙撰。他一生著作颇富,其载于《笠译丛书》者卷帙无多。即《松陵集》亦仅倡和之作,不为赅备。宋宝祐间,叶茵始搜采诸书,得遗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书所载四百八十一首,共六百二十五首,编为一百九十一卷。并有附录,共二十卷。林希逸为之作序,刊版置于义庄。年久残缺。明成化二十三年 (1487)昆山严景和重刊之。在附录中,增胡宿所撰《甫里先生碑铭》一篇。陆釴序之。万历七年(1579)松江许自昌又取严本重刻。于附录中,续增范成大“吴郡志一条”,“王鏊姑苏志一条”。其余诗十三卷,赋二卷,杂文四卷,则悉依旧次。即为此本。叶本所附“颜萱过张祐丹阳故居”诗序,龟蒙特属和而已。其事不应附之于集。胡宿碑铭,姑苏志云:“其碑亡”。严氏所录,乃有全文。可知成化中宿集尚未散失。希逸序中有关辨诏拜拾遗一事极为精核,足证明 《新唐书》之误。《新唐书 ·艺文志》、《崇书总目》等著录,有《吴兴实录》四十卷,《小名录》七十五卷,与皮日休唱和的 《松陵集》十卷,其中包括有皮日休的作品。明人顾元庆《夷白斋诗话》说: “皮日休 《文薮》载诗数首,陆龟蒙《笠译丛书》诗亦不多,其诗俱在 《松陵唱和集》三卷共览始为二公全书”。《四部丛刊》则用黄丕烈以成化刊本手校明抄本影印。南宋宝祐五年(1257)叶茵合《笠泽丛书》、《松陵集》等篇成,题名《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附录收有《新唐书》陆龟蒙传,樊开序,朱衮序及诸家题咏等。

两汉三国学案

两汉三国学案

十一卷,清唐晏著。其书根据儒经分隶儒学家,《周易》共二卷,《尚书》共二卷,《诗》共二卷,《礼》、《乐》一卷,《春秋》共二卷,《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一卷,“明经文学列传”一卷,另有《凡例》。唐晏在《序》中说:他著作此书,“旁搜远绍,提要钩玄,匪云眩奇,正以明道”,是为了明“孔孟再传”的汉儒经学。《凡例》讲本书的取舍标准:“故事虽取之于史,而其义则必求合于经;必不背圣门之旨者,乃始取之,以继孔、孟之绪。”排列次第是由这样的观念决定的,“道之大原则出于天,故首《易经》,以天道通人事;而善承天者莫如圣,故次之《尚书》,以阐圣;而所以如此者,为治民也,故次之以《诗》,以考十五国之风有治有乱;欲救其乱,端在于礼,故次之以《礼》;而礼之所失则世乱,故终之以《春秋》,以纪其变。”各经所附儒家人物,有派系的列于各派之下,最后列不知何派的人物。并在前面有叙论,叙该经儒学传授流变,断以己意;后附《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相关的记叙。如卷三、卷四为《尚书》,在最前面的叙论说:“至文帝始获伏生,虽遣晁错往受,习者终鲜;逮欧阳生出,《书》教始溥;至两夏侯出,《书》用益宏;至东汉桓氏,世为帝师,而人争骛之矣。若《古文尚书》出自安国,乃鲁学也,习之者鲜。及乎马、郑既生,古文为尚,欧、夏旧说,遂等弁髦。”其后各派即依叙中先后排列。该书详尽收罗了两汉三国的儒学家资料,对研究两汉三国儒学、经学有重要参考价值。有中华书局1986年版。

通俗编

通俗编

《通俗编》共38卷,采集有俗语、方言、成语等5000余条,分38类: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政治、文学、武功、仪节、祝诵、品目、行事、交际、境遇、性情、身体、言笑、称谓、神鬼、释道、艺术、妇女、货财、居处、服饰、器用、饮食、兽畜、禽鱼、草木、俳优、数目、语辞、状、声音、杂字、故事、识余。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经传子史、诗文词曲、小说、笔记、诗话、碑帖、宗教著作等方面都有录取,也有群众口头流传的话。对每一词,都讲明来源,有的还加有按语。

大小诸证方论

大小诸证方论

方书。清傅山撰。不分卷。山有《傅青主女科》已著录。此为傅氏医学著作初稿,约在康熙初年秘传。内容包括《傅青主先生秘传小儿科方论》、《傅青主先生秘传杂症方论》。成书于康熙十二年(1673)。《小儿科方论》中先论小儿色、小儿脉、三关。后为小儿气色、小儿发热。小儿感冒风寒、小儿痢疾等二十五种病证,计三十八方。《杂症方论》中包括怔忡不寐、心惊不安、夜卧不睡、心痛、胁痛、水肿、黄水疮、血崩等二百余种病证,二百四十余方。以病证及方立名,纲目清晰,每证先叙病因及主证。次及方药、详述用药之理,理明词简。用药不依方书又不失古人准绳,论述精辟。对研究傅氏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颇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山西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八月据山西省图书馆珍藏《傅青主先生手著<大小诸证方论>》抄本的铅印本。

道德经古本篇

道德经古本篇

经名:道德经古本篇。唐傅奕校定。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行军散记

行军散记

沿桃花坪,快要到宝庆的一段路上,有好几个规模宏大的石榴园。阴历九月中旬,石榴已经长得烂熟了;有的张开着一条一条的娇艳的小口,露出满腹宝珠似的水红色的子儿,逗引着过客们的涎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