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粒金丹
作者:萧晶玉
弹词。古代民间讲唱文学之一。是书内容叙高廷赞一家悲欢离合事。宋神宗时,镇国公高廷赞,妻生一女梦鸾,妾生一子双印;丞相吕国才与高廷赞不睦,荐其北征,又诬其通敌,削职为民。廷赞继妻伏氏谋害双印母子,双印被带往他乡抚养成人。廷赞女梦鸾寻父时,闻北安王出兵犯中国,乃入京比武大胜群雄,封侯挂帅出征,败敌兵。梦鸾未婚夫寇潜,因家中弟云虎诬其杀婢,下狱,后女装逃入北安国,得封公主,梦鸾与之团聚。高廷赞闻女挂帅北征,亦来助战,巧遇子双印、妾素娘,父子、夫妇、母子再得团圆。梦鸾胜利,班师回京,出示吕国才通敌证据,帝赐吕国才死,功臣皆封官,廷赞子女亦各自婚娶,合家团聚。是书一名《宋史奇书》,又名《第一奇女》。 《贩书偶记续编》著录。今有光绪癸巳(1893)上海书局排印本,同年上海进步书局石印本,《申报馆丛书》本等行世。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序
- 第一回 大宋朝锡爵酬庸 镇国王扶危济困
- 第二回 黎德让寄书接眷 贺财主改字吞金
- 第三回 老秀才暗里遭殃 周老者雪中送炭
- 第四回 傅总管托访名姝 黎素娘甘守侧室
- 第五回 吟诗赌酒二美和谐 扫地焚香三人祷告
- 第六回 谪尘寰金童玉女 缔夙好絮果兰因
- 第七回 只为求亲牵旧恨 翻教别友动新愁
- 第八回 玉臂双拳佳儿怀异宝 金丹十粒义仆结仙缘
- 第八回 玉拳佳儿怀异宝 金丹十粒结仙缘
- 第九回 乘凤魂返大罗天 对花肠断西风夜
- 第十回 瑟柱频移弹清泪 琴弦重续谁知音
- 第十一回 吕国材暗陷忠良 高廷赞奉诏辞乡
- 第十二回 无佞府父女相逢 四贤村姑嫂见面
- 第十三回 滑氏包藏毒虺心 任婆狠弑屠龙手
- 第十四回 救公子远逃黑夜 投乡村失落黄金
- 第十五回 守志守仁皆重义 黎氏伏氏醉梦生
- 第十六回 占灵卜逢凶化吉 写回书威逼势凌
- 第十七回 切切悲啼思往事 悠悠逝水吊芳魂
- 第十八回 黎素娘遇救重生 隆太君改书慰婿
- 第十九回 北阙献俘缯拜赐 西陲告警绖从戎
- 第二十回 奈何恋恋渭阳情 归去依依乡树色
- 第二十一回 酒后谈心心更近 筵前叱婢婢无声
- 第二十二回 问谠论独懍一心 哭墓门暗祝三事
-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
- 第二十五回 披图胜读荆钗记 佳节犹传绮席杯
- 第二十六回 宋四失马畏罪逃 吕家奴拿人献媚
- 第二十七回 奸宰相主唆告变 贤御史细意问供
- 第二十八回 饮鸩酒顷刻归阴 羁犴狱吁嗟被谤
- 第二十九回 刺血陈词臣沥胆 批鳞直谏主回心
- 第三十回 汴梁城内探高公 松陵驿前遇盗贼
- 第三十一回 曹公子剑斩狂寇 伏秀才改书赖婚
- 第三十二回 觅得返魂姝无恙 载吟陟岵马其瘏
- 第三十三回 高府旧人方走散 寇家骨肉又相残
- 第三十四回 移花接木诈何深 含垢蒙羞非其罪
- 第三十五回 污吏害人心贪镪 烈女岂甘堕落尘
- 第三十六回 病女郁莲英惜才 杀差寇云龙遇救
- 第三十七回 戴守备射书报信 岳员外开阁延宾
- 第三十八回 投宿纵谈前日事 裙衩慧眼识少杰
- 第三十九回 小英雄自投罗网 好眷侣各走程途
- 第四十回 高小姐山上赠金 赵知府舟中送酒
- 第四十一回 赠灵药幸保金躯 劫行囊误入宝殿
- 第四十二回 怯书生权作番女 浪荡子惊窥绝姿
- 第四十三回 犬吠花村提心胆 凤随萧史夜去来
- 第四十四回 假婆媳一场勃谿 小夫妻两般情意
- 第四十五回 弃亲寻亲备尝艰苦 失马得马总是前缘
- 第四十六回 一棹渡长江只为着渔香猎艳 千金买小妾空费了巧语花言
- 第四十七回 山寇乌合劫城池 泼妇鸩毒弑夫主
- 第四十八回 琴堂上屈打成招 穗帐中佯悲洒泪
- 第四十九回 雨露承恩佳人朝北阙 雌雄莫辨奸相择东床
- 第五十回 泄机密醉后狂言 识仇人心中暗喜
- 第五十一回 才喜良驹归故主 又闻密友作高官
- 第五十二回 不忘车笠盟寻张遇李 远寄平安字指柳说槐
- 第五十三回 飘泊孤身不堪谈旧事 兵戈满目何处访仙源
- 第五十四回 小英雄阵前斩白马 老将军山下设红灯
- 第五十五回 放冷箭暗助佳儿 拆密缄连呼怪事
- 第五十六回 双印纹尚留仙迹 九千岁代辩沉冤
- 第五十七回 槐氏兵间逃命 王婆水里丧生
- 第五十八回 掌上明珠方入手 天边破镜又重圆
- 第五十九回 女将军出奇制胜 众番兵弃甲倒戈
- 第六十回 奋神锤生擒小丑 降番将暗用机谋
- 第六十一回 密意柔情真元帅戏假公主 将凰认凤雄娘子遇雌丈夫
- 第六十二回 万里故乡还松楸展拜 一声河满子涕泪难禁
- 第六十三回 巾帼丈夫不殊包老 飘零湖海重见云英
- 第六十四回 高梦鸾金殿辩冤 吕国材黑狱自尽
- 第六十五回 颁异数铁券报功 乞假期锦衣归里
- 第六十六回 万种千般历尽悲欢滋味 收场结果无非善恶分明
萧晶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游戏的终结
作者是胡利奥·科塔萨尔。这是作者的早期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故事延续了科塔萨尔早年的幻想小说特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精致的封闭结构,先驱性的主题,梦魇般的离奇画面,以及对存在主义及人性的初步探讨。正如科塔萨尔所说:“我知道,这样的故事没有人用西班牙语写过,至少在我国是这样。我国有另一类故事,博尔赫斯的故事是令人赞叹的。但是我写的是另一种。”《游戏的终结》中,科塔萨尔一如既往地继续着他那些令人着迷的幻想元素:身份的互换、秩序的失控、梦魇的实现、历史神话与现实社会的交错,同时交织着另一种风格的叙事:童年世界的细腻、柔美与多愁善感。所有这一切,共同组构成科塔萨尔迷人的游戏世界。
海国图志
中国清代魏源著。100卷。作者为湖南邵阳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是中国近代维新改良思想的先驱者和爱国主义者,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受林则徐嘱托,据《四州志》及中外文献资料,于1842年12月编成《海国图志》50卷,共57万字,另有地图23幅,洋炮图式8页。以后他又陆续加以修订增补,1847年补充为60卷,1852年又增加到100卷,约88万字,并有各种地图75幅,西洋船炮器艺等图式42页。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世界地图及各国分地图;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物产矿藏、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中西历法、中西纪年对照通表;鸦片战争有关档案材料及林则徐组织集译的国外情报资料;船、炮、枪、水雷等武器制造图、西洋技艺、远镜作法资料、用炮测量方法及测量器具;地球形状、运行规律,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关于日、地、金、木、水、火、土诸星运行秩序,日月食理论,彗星理论,空气论,地震论,地球经纬论,地球运行与四季寒暑变化理论;尤其是总结了鸦片战争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国人民在战败后应采取的防患于未然的补救措施,系统论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及具体作法,并对严禁鸦片、广开贸易,大办工厂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新见解。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编撰的最为详备的关于世界史地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当时一部内容最丰富的有关世界知识和海防的百科全书。它不但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而且它还在日本广泛地流传,成为日本朝野上下的重要启蒙读物,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吏学指南
八卷。元徐元瑞撰。本书成于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据作者自序称,“善为政者,必先于治,欲治必先明乎法,明法然后审刑,刑明而清,民自服矣。所以居官必任吏,否则政乖,吏之于官,实非小补。”鉴于“初学之士,妙龄而入,律书要旨,未暇师承,巧诋之风,薰染日著”,故 “摘当今吏用之字,及古法之名”,编成本书,“期在启蒙”。元代重用吏,显然,作者撰写本书的目的是让初入官场的人了解各方面的情况。于教导之中,有规诫之意,并倡导崇法爱民。本书的内容包括了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术语,共分为九十一类,如 “吏称”、“才能”、“政事”、“官称”、“统属”、“法例”、“礼仪”、“狱名”、“听讼”、“服制”、“禁制”等。每类之下有若干术语,共列2109条。每条之下有简明的解释,指出词语的含义,有的再加申说。如“部曲”条称:“此等幼无所归,投身衣服,其主以奴畜之,别无户籍,唯随本主籍贯。若此之类,名为部曲,及其长成,许得通娶良人。”又“亲民官”条称:“临民之官曰亲。盖亲者,爱也。取爱养兆民之意。”就本书撰写宗旨及全书内容而言,亦可称为“元代官吏手册”,或“元代公文用语辞典”。本书原附入《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未单行。《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存目七收入。因该《全集》是一部叙述家规家训之书,往往被人所忽视,且其性质又与《吏学指南》不相近,因此使《吏学指南》这部有价值的书被埋没了六百余年。《贩书偶记》始单独列出,注明为元刊本。作为《全集》本,有元、明刊本。而单行本,始有1951年日本东京东洋史研究会油印本。后台湾文海出版有限公司于1979年4月据油印本改版排印,出版了标点本,并改正了油印本中的许多错误,附有《吏学指南笔划索引》,颇便读者。是为目前最好的版本。另有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点校本。
海东逸史
撰人不详。原题翁洲老民手稿。十八卷。纪传体。记南明鲁王政权事迹。前两卷为鲁监国纪,卷三为家人传,记监国诸妃,卷四至十三为诸臣列传,卷十四至十七为忠义传,卷十八为遗民传。称郑成功先后奉监国驻金门、澎湖,为他书所不载。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安居事
一卷,唐义净译。明安居之事。
大乘百法明门论
梵名Maha^ya^na -s/atadharma-praka^s/amukha-s/a^stra 。全一卷。属印度大乘宗经论部。又称大乘百法明门论略录、百法明门论、百法论、略陈名数论。天亲菩萨造,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系摘自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之百法名数,为法相宗所依据重要论书之一。全书系就诸法而略分为五位百法,即:(一)心法,有眼识等八种。(二)心所有法,立偏行等六种分位,即:(1)偏行,有作意等五种。(2)别境,为有欲等五种。(3)善,有信等十一种。(4)烦恼,有贪等六种。(5)随烦恼,有忿等二十种。(6)不定,有睡眠等四种。(三)色法,有眼等十一种。(四)心不相应行法,有得等二十四种。(五)无为法,有虚空无为等六种。本论有(大三一·八五五中)‘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之语,乃说明一切法即五位百法,次列举补特伽罗无我及法无我,而阐述一切法无我之理,以为本论之主要旨趣。盖俱舍立‘七十五法’之说,而仅论及补特伽罗无我之理,是犹妄计心外有实法;唯识则阐明百法皆不离识、实我本空,故一一之法亦非实法,是为唯识证理之门。有关本书之著者,至元法宝勘同录卷九,谓系提婆菩萨,西藏译本则举出护法(藏Dpal-ldan-chos-skyon% )之名。本书之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百法明门论解二卷(窥基)、百法明门论疏二卷(大乘光)、百法明门开宗义记一卷(昙旷)、百法明门论义一卷(德清)、百法明门直解一卷(智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