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诗选

作者:佚名
金元诗选

金元时期涌现了元好问等优秀诗人,尤其“有元一代,作者云兴”(《四库全书总目》),有所谓“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而且出现了许多擅长诗文的少数民族作家(贯云石、萨都剌、马祖常、丁鹤年等)。此一时期的诗歌对明代诗歌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有机部分。本书遴选金诗近百首、元诗近三百首,加以详实的注释,作者有详细的小传,对读者学习和欣赏金元时期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裨益。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万历朔方新志

万历朔方新志

宁夏地方志。明杨应聘修,杨寿纂。五卷。应聘官宁夏巡抚;寿,为宁夏卫(今银川市)人。嘉靖进士。官户部主事。该志创修时,宁夏古志因战乱多有散佚,存者亦罕见,为使文献不致湮灭,杨氏二人遂于万历四十二年创修,四十五年(1617)告成,因宁夏古为朔方地,故以朔方名书,约四万字,分图考、建置、沿革、天文、地理、山川、食货、内治、外威、文学、叛乱、坛祠、寺观、陵墓、古迹、祥异、词翰遗事等二十一目。文字简雅,惜纲目零乱。唯记明万历二十年“哱拜之乱”较详,叙其残杀无辜,焚毁公署,掠城释囚,与鞑靼部相勾结图占中原,可补正史之缺。是明代宁夏最后一部志书。有万历四十五年刻本,清顺治十六年(1659)增补本。张维《陇右方志录·郡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北平大北印书局铅印本)著录,考证精详。朱洁《介绍宁夏明代地方志五种》(《宁夏大学学报》1980、2—3可供参证。

时疫解惑论

时疫解惑论

霍乱著作。2卷。刘复 (民权) 撰于1920年。本书所说的时疫是指感受 “暑湿交蒸秽浊之疠气”,在胃则为霍乱,在肺则为痧胀。两者皆热毒为患,故其治疗绝无温散温补之例。主张邪在肺宣其气,邪在胃利其水,气宣则表证退,水利则吐泻平。治方以庚申解疫饮为主方,方中推重石膏。书中分别论述了吐利、转筋、心慌、疫脉、溲溺、肢厥、脱肉、妊娠与小儿染疫的病机与证治等。有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周易本义

周易本义

南宋学者朱熹对《周易》的注解,又名《周易注》。成书于淳熙4年(1177)。原书据吕祖谦校订的古文《周易》经传十二篇而分为十二卷。其书以“象数”与“义理”合一为宗旨。“易本为卜筮而作,以断吉凶。今其法不传,诸儒之言象数者,例皆穿凿;言义理者,又太汗漫。故其书为难读。此《本义》、《启蒙》(《易学启蒙》)所以作也。”(《答刘君房》,《朱文公文集》卷六十)卷首列有《周易本义卦歌》和《周易本义图》。本书卷首除刘世谠所辑考证,为卦歌,易图。易图为河图图、洛书图、伏羲八卦次序图等,并解释曰:有天地自然之易。自伏羲以上,皆无文字,只有图画,最宜深玩,可见作易本原精微之意。文王以下,方有文字,即今之《周易》,然读者亦宜各就本文消息,不可便以孔子之说,为文王之说。卷末为易赞,筮仪。自宋元以来,易宗程朱。程传经文从王弼本,以传附经。

鸳鸯梦

鸳鸯梦

叶小纨撰。《重订曲海目》及《今乐考证》著录。《曲考》、《曲目表》、《曲录》亦著录,但均误为叶小鸾撰。叶小纨(1613—1657),字蕙绸。江苏吴江县人。工部郎中叶绍袁次女。为著名戏曲理论家及戏曲作家沈璟之孙沈永祯之妻。34岁而寡。善制曲。诗极多,晚年汰存二十之一,名《存馀草》。情词黯淡,过于姐妹二人。此剧作于明崇祯九年(1636)前后,凡4折1楔子。题目正名曰: “三仙子吟赏凤凰台,吕真人点破鸳鸯梦”。

诗集传

诗集传

《诗经》研究著作。二十卷,后并为八卷。南宋朱熹注。淳熙四年(1177年)成书。本书八卷,其中《国风》三卷,《雅》四卷,《大雅》、《小雅》各二卷,周、鲁、商三《颂》为一卷。末附《诗序辨》一卷。本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注音。有注同音字,注反切音及注叶音三种方式。注叶音又有叶同音与叶反切音两种情况。二、标注赋、比、兴三体,并对此三种表现手法加以简单评论。三、解释字义、训诂章句及诗旨。这是本书主体,杂采《毛传》和《郑笺》,间用三家诗义,以己意为取舍,对理解诗义,多所发明。本书特点首先在于对《毛诗序》即《大序》和各诗《小序》的摒弃不录,对《诗经》各篇背景、主题等的了解上,不再受《诗序》约束和影响,而是另外得出自己的结论。其次,在字句解释上,虽较多沿用毛、郑,也有不少较为恰切的新说,简明易懂,至今仍是研究《诗经》的入门之书。其缺陷在于,阐释诗旨仍然多以伦理教化为说,往往陷于迂腐穿凿,例如把许多优秀爱情诗说成是“男女淫泆”之说,就充分表现出理学家的主观臆断与偏执。但本书作为与“汉学”对立的“宋学”代表,在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诗经》者,大多以本书为宗。本书版本极多,朱熹《朱文公政训》等已著录,《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卷,拜经楼藏有二十卷残存八卷本,明司礼监本,明吴勉学刊本。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湖北官书处刊本,通行八卷本,北京图书馆藏有宋刻明印本。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据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宋刊本经校正排印出版,附校记。《四部备要》本为二十卷,《四库全书》本八卷。本书是《四书五经》之一种。

道院集要

道院集要

三卷。旧本题为《道院集》。宋代晁迥 撰。因此书“ 乃王古选录,迥书,故名集要”。此书主要内容是采拮大家高僧名人之言而录之,大旨主佛教宏论与儒家论点相通相近之言。在体例上为语录之流,并非文集之体。故改隶释家类属,庶不失其旨。该书亦有许多别称,如曰道院别集,曰自择增修百法,曰随因纪述,曰耄智余书等。该书虽经收藏流传,但社会影响和学术价值并不大。见载的版本是清代两淮马裕家藏本,蒋梦频书写的旧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