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语
作者:艾性夫
元诗别集。2卷。艾性夫撰。艾性夫诗集《剩语》及《弧山晚稿》原本早已不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曾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艾性夫诗两卷,分别出自《剩语》及《弧山晚稿》,《四库全书》编者因“题作《剩语》者较多,今故用以标名,不复更为分析”。《弧山晚稿》,原均作《孤山晚稿》。明人曹安在《谰言长语》中提到,他在成化五年(1469)见到一种艾性夫诗集,卷首有贯云石叙。并认为艾性夫“歌行多关世教”,曾引称其中3首诗的诗句,仅有《扑满吟》不见于《四库全书》辑本《剩语》。《四库全书总目》评《剩语》说:“性夫虽讲学之家,而其诗气韵清拔,以妍雅为宗,绝不似宋末有韵之语录。五七言古体笔力排荡,尤为擅长。”这一评语与曹安的感受显然不一致,曹安所论比较客观。由于《永乐大典》今已仅残存数百卷,不可能再就《四库全书》辑本《剩语》中所收入的诗一一辨别出究属原题《剩语》还是原题《弧山晚稿》。《四库全书》辑本《剩语》卷上为古体诗,卷下为今体诗。在明初抄本《诗渊》中,尚存有较多的《弧山晚稿》中的诗篇。
艾性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济宁州志
十卷。清廖有恒修,杨通睿等纂。廖有恒,字柴坡,四川谢洪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济宁州知州。考济宁州志,创修于明弘治辛亥。万历己酉,济宁道副使王国桢以该过于简略,决定予以增修。康熙十一年(1672),省檄纂修邑乘。知州廖有恒遂设局纂辑。网罗佚闻,参阅旧志,历二月而成此志。《济宁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共十卷,分为六门。卷一至卷二疆域志,卷三田赋志,卷四秩官志,卷五学校志,卷六至卷七人物志,卷八至卷十艺文志。兹篇同旧志比,新增者十之有五。其文字叙述,极其严谨。每门之前有序,皆精辟之语。各门中,以秩官志为最佳。所载州之职官,不仅列当时名称,且考证昔日之沿革变易,实别具见识。惟作为一州之志,门类过简。一些有关州之特色之处,也被删削。正旧志之误处亦不多。所载明故实皆直录于旧志,不加分辨。兹篇虽为可读之书,然难称上乘之作。
红楼识小录
《红楼识小录》,堪称一部“红楼博物学”。红学家邓云乡先生从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小物说起,将因年深岁改,今人已难考实的许多事物加以描述,仿若一座别致的博物馆。作者以小识大,汇释难懂之物、费解之事,包含经济、交通、民俗、工艺、营造、园艺、饮馔等方面,将《红楼梦》细展于读者面前。 读过邓云乡先生的“红学四书”(《红楼识小录》《红楼风俗谭》《红楼梦导读》《红楼梦忆》),才能真正读懂《红楼梦》这部古典中国的百科全书。
十戒功过格
题孚佑上帝纯阳吕祖天师示定,有吕纯阳〈序〉及柳守元题词。柳守元有《三坛圆满天仙大戒略说》,收入《道藏辑要》张集,似为清初人。十戒,指一戒杀、二戒盗、三戒淫、四戒恶口、五戒两舌、六戒绮语、七戒妄语、八戒贪、九戒嗔、十戒痴。每戒下分若干种过、若干种功,要求人对照功过格自省自警。为清代流传劝善书中影响较大的一种。收入《道藏辑要》张集、《藏外道书》戒律善书类。
妇科心法要诀
妇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四十四~四十九)。清·吴谦等编。卷四十四调经及经闭诸症;卷四十五崩漏、带下,癥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四十六胎前诸症;卷四十七~四十八生育及产后;卷四十九乳症、前阴及妇科杂症。书中以七言歌诀加各家集注的编例,概述妇女经、带、胎、产诸疾和女科杂病的病因证治及其方药。内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及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建国后有影印本、排印本,另有校注本。
人行道
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困惑、挫折在所难免,在面对人际关系、家庭、乃至事业的种种问题及困扰时,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时常是带领众人走出困境的重要力量。圣严法师将多年修习佛法的智慧,化成四十一篇知性与感性兼具的短文,包含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何面对疾病、婚姻、工作,乃至宗教、政治等人生各面向的问题,希望用佛法的慈悲与智慧,陪伴人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平静祥和,走得更有意义。
五十颂圣般若波罗蜜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