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雷轰荐福碑
作者:马致远
元杂剧剧本。简名《荐福碑》。末本。马致远撰。剧叙范仲淹与张镐是幼年的朋友,范奉旨到江南访贤,临行宋公序嘱其为女访婿。范仲淹访张镐,见其在张浩家课馆为生,便劝他入朝为官,并给了他3封引见书信。张镐投递第一封信给黄员外,黄次日急病死亡;张镐投第二封信,到黄州时,收信人刘仕林已死去。张镐于是灰心,无意去投第三封给扬州太守宋公序的信。范仲淹举荐张镐为县令,使者误传旨意与张浩,张浩乘机去赴任。张镐归途中遇雨,在古庙题诗讥骂龙神。张浩冒名上任,路遇张镐,派仆人去杀张镐,仆人了解真相后放走了张镐,张浩又要杀仆人灭口,恰为宋公序撞见,带了张浩和仆人进京。张镐困居荐福寺,长老拟将寺内颜真卿书碑文拓几本卖钱,资助他进京,却因张镐曾题诗得罪龙神,龙神将碑击碎。张镐欲自杀,急难中遇见范仲淹。范带张镐进京,中了状元。宋公序也带了张浩来到。于是杀张浩,赏仆人,张镐娶宋公序之女为妻。关于荐福碑的传说,宋人《冷斋夜话》、《续墨客挥犀》等书中均有记述,本剧增饰了张镐两次投书失败,又被人冒领官职的情节,进一步突出了穷通得失皆由天定的宿命论观点。今存主要版本有继志斋刊本、脉望馆校《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酹江集》本。
猜你喜欢的书
志贺寺上人之恋
三岛由纪夫的短篇小说,写于1954年(29岁时)。它是一个极端境况下的爱情故事。被裹入情欲的圆环的双方分别是:形容枯槁的老和尚(志贺寺上人)、陪着天皇睡觉的女人(御息所)。志贺寺上人(古代日本尊称和尚为“上人”)修习净土法门,今生今世的所作所为别无他求,只为往生“极乐世界”。他的修为很高。在其心底,所谓的“现实”就像一张静止不动的图画。但老僧无法真正入定。御息所(本意为“天皇歇息处”,代指天皇的侍妾)的出现搅扰了他。御息所来志贺赏花,掀动车帘的一霎,也掀动了老僧的眼睛和心灵——在精神与肉体相交的那种根源上,上人感到了震动,余波激荡,回旋不去,构成闭环……有了爱情,上人的修为就有崩坏的风险了。老僧要如何做?徒具精神的他,将用神思意念去应对和转化这场衰年的痴迷。
福惠全书
清人黄六鸿著。该书是作者对地方行政的情况、阅历、经验和体会的记录,分十四部,三十二卷。撰于康熙三十三年,刻于康熙三十八年。书中对州县钱谷、刑名、户口徭役编审、土地清丈、保甲、教育、荒政、邮政等言之甚详,对地方弊端内幕亦有所揭露,是了解清初地方社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黄六鸿为官地方颇具政绩,多次被人称赞,入朝后卷入“长生殿”案被人所诟病,去官后却留下了官箴巨著《居官福惠全书》。《居官福惠全书》是清代最大的一部官箴书,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官箴书之一。它以“造福”、“施惠”为理念,体现了的是黄六鸿“仁慈”、“爱民”的慈善思想。
瓶花斋杂录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脱集》、《华嵩游草》等。其诗文颇不满前七子拟古之风,强调“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风格真率自然,内容多闲情逸致,间亦有批评现实之作。此编一卷,多记闻见杂记,及经验医方,间及书传。持论亦多偏驳,如孟子说性善、儒与老庄同异诸条等。有《学海类编》本。
王九峰医案两种
①系以民国时期医家朱方依据邗江徐荫庭、入门弟子蒋宝素所录九峰医案复抄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原书恭楷笔录,字迹工整,然鲁鱼亥豕,差错衍缺,亦所在不少。按底本将内容分为正卷一、副卷一、副卷二计三部分。副卷二中附有“补遗”和“集方”。为存原貌,校注者对全书内容归类及先后次序未作变动。就书中 医案内容看,比以往任何付梓面世的王氏医案类书更丰富、更广阔。 综观王氏医案,其病机分析,深入浅出,遵经发微,脉络清晰;针对病情,一语中的;其证治方药,善用脏腑五行生克制化之机、阴阳交感相错互根互用之理,注重扶正补肾、培运中土之法,把握养生保精、怡情悦性之则,堪称诊治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之高手。 本书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民国抄本整理。②系由门人辈集临证方案整理而成,此后医家互相抄阅,散布流传。而公开发表者,就我们所知,最早见于公元1927年,是在上海中医学会发行的《中医杂志》上分期刊出(共49个病症),由余继鸿介绍;至1928年沪上医家秦伯未氏,在辑集《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即据余氏介绍医案,摘选部分充入其中(共41个病症)。嗣后越八年,于1936年江苏镇江王氏后裔王硕如重又编纂出版,书名《九峰医案》,系铅印本,原书病症分类未详列,前有焦易堂序文。
十善业道经节要
明智旭编订。一卷。系唐代实叉难陀译《十善业道经》的新编摘要。书首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皇帝谕文。书后附智旭编订的《善恶十界业道品》。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沩山古梅冽禅师语录
清定冽说,真谦记录。五卷。卷上一收住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语录;卷上二收住潭州芙蓉山广化禅寺语录;卷上三收举古;卷下一收住潭州大沩山密印禅寺首座寮秉拂语录;卷下二收住潭州芙蓉山广化禅寺首座寮秉拂语录。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