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青馆古宫词

作者: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

诗别集。三卷。清张鉴撰。张鉴(1768—1850)字春冶,号秋水,浙江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嘉庆间副榜贡生,授武义教谕。阮元抚浙时聘至诂经精舍执教。著有《冬青馆集》等。此集所收宫词三百首,起自春秋时吴、越,终于明代,皆为七绝,写历代宫中事,清末桂荣为之注,引据颇丰。张氏宫词,亦多清词丽句。此组诗为张氏少作,初刻于咸丰间,后收入《功顺堂丛书》。民国间商务印书馆收入《丛书集成》,有排印本。又有民国元年(1912)刊本。

张鉴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屏山集

屏山集

诗文别集。一作《屏山文集》、《刘屏山文集》,全称《宋儒刘屏山先生文集》。二十卷。宋刘子翚撰。子翚卒后,嗣子玶幼,文多散佚。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玶搜求、编次其遗文,凡二十卷,胡宪为序。玶复为校订,至孝宗乾道九年癸巳(1173)始成书问世,门人朱熹为跋。《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宋史·艺文志》著录。《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四册”,全。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于翚十二世孙泽为校订重刊,以朱熹《朱子大全集》中的《跋家藏刘病翁遗帖》附于后。宋本已佚,正德本尚存。清德宗光绪十二年(1886),子翚裔孙震之等复为之重刊,王先谦为序。1932年,杨雲为断句,次年,以铅印本问世。卷一收《圣传论》十首,卷二收《维民论》三首,卷三、卷四收《汉书杂论》,卷五收记、序各二篇,卷六收杂著十四篇,卷五收表七首、札子十一首,卷八收启二十二篇,卷九收祭文二篇、墓铭一篇、墓表三篇,卷一○收赋三篇,卷一一至二○收诗六百七十九首、词四首。此为现今通行本。

壶山四六

壶山四六

文别集。宋方大琮著。一卷。其书原不著撰人名氏,清修《四库全书》时,用浙江鲍士恭家藏本,订为方大琮撰。是集共收启札六十八篇。皆四六骈体。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东溪先生文集

东溪先生文集

二十卷,明徐霈撰。徐霈文集

太公金匮

太公金匮

《隋志》子部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即《汉志》道家类著录的《太公》一书中的子目《言》。古人云“藏之金匮”,含有保密之意,兵家言当然是秘密的,故《太公》之《言》得称《太公金匮》。《太公金匮》亦为战国后期齐国稷下学者伪托姜太公所作的兵书(参阅“六韬”条和“太公阴谋”条)。唐马总摘编的《意林》有《太公金匮》二卷,摘录《太公金匮》五条。其一至三条为武王问、太公答的形式,属于政治方面的言论。另两条为哲学家言: (一) “道曰: 微而生,祸自微而成;慎终与始,完如金城。”(二) “行必履正,无怀侥幸;忍之须臾,乃全汝躯;刀利皑皑,无为汝开;源泉滑滑,连旱则绝;取事有常,赋敛有节。”此论确与老子哲学相通,此所以刘歆以之入《兵书略》,而班固将其归入道家类也。盖此书与《六韬》有所不同,既有兵家言,又有哲学家言,并有政治家言。从《意林》可知,《太公金匮》至晚唐犹存。《旧唐书·经籍志》尚于“兵家类”著录《太公金匮》二卷,不知是五代撰修《旧唐书·经籍志》者得见此书,还是照录《隋志》。清人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其中有注明来自《太公金匮》者。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

短篇小说集。40篇。明末凌濛初作。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曾任上海县丞、徐州通判。有著作20多种,以“二拍”最有名。此书是在“三言”影响下而创作的,大部分不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而是从《太平广记》、《夷坚志》、《剪灯新话》等古今书籍中搜求“可新听睹、佐谈谐者”敷演而成。作品题材甚为广泛,其中有一部分较有价值,多数缺少积极意义。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表现了商人出海经商的生活和他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数量较多,瑕瑜互见,较好的有《通闺闱坚心灯火》、《宣徽院仕女秋千会》,表现青年男女争取自由婚姻斗争的成功。还有一些描写敲诈拐骗的作品,如《恶船家计赚假尸银》、《张溜儿熟布迷魂局》、《丹客半黍九还》等,对社会的险恶黑暗和官僚、地主、富商的贪婪、淫秽、愚蠢都有一定暴露。书中有大量描写色情,宣扬宗教迷信、因果报应,鼓吹封建道德的作品或成分,典型的有《乔兑换胡子宣淫》、《王大使威行部下》等。此书善于组织情节,多数篇章有一定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其艺术魅力比“三言”差得多。最早有崇祯元年尚友堂刊本,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等校印本。

续词品

续词品

词学论著。清杨夔生著。十二则。以“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疏俊”、“孤瘦”、“精练”、“灵活”等审美范畴,概括词的审美意识。以“轻逸”为第一品:“悠悠长林,濛濛晓晖,天风徐来,一叶独飞。望之弥远,识之自微。疑蝶入梦,如花堕衣。幽弦再终,白云逾希。千里飘忽,鹤翅不肥。”另其描述:“万山巑巑,回风荡寒。”(《独造》)“落花醉枝,凄入燕心。”(《凄紧》)“卷帘缘阴,微雨思梦。”(《微婉》)“疏雨未歇,轻寒独知。”(《闲雅》)“矫矫独往,落落希踪。”(《高寒》)“渔舟往还,相忘千年。”(《澄澹》)“田家败篱,幽兰愈芬。”(《疏俊》)“怅焉独迈,憀予隐忧。”(《孤瘦》)“水为沉流,星无散芒。”(《精炼》)“四无人语,佛阁一铃。”(《灵活》)反映其注重孤苦凄然寂寞的词境。吴衡照撰《莲子居词话》和江顺诒辑《词学集成》均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