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妙好词笺
作者:查为仁
七卷。清查为仁(1693—1749)等撰。查为仁字心谷,号莲坡居士,宛平 (今北京丰台)人。康熙举人,因被讦得罪下狱,八年始释。发愤读书,居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藏书万卷,往来名士甚多。有 《蔗塘未定稿》,与厉鹗撰有 《绝妙好词笺》。《绝妙好词》,宋周密编。其笺则查为仁、厉鹗所同撰。周密所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共一百三十二家。去取谨严,犹在曾慥 《乐府雅词》、黄升《花庵词选》之上。又 《宋人词集》,今多不传,并作者姓名亦不尽知于世。零玑碎玉,皆赖此以存,于词选中最为善本。当初,查为仁采摭诸书以为之笺,各详其里居出处。或因词而考证其本事,或因人而附载其佚闻。以及诸家评论之语,与其人之名篇秀句不见于此集者,皆为附录。正值厉鹗亦方笺此集,尚未脱稿,适游天津,见查为仁所笺,逐举以付之。删复补漏,合为一书。今简端并题二人之名,不没其助成之力。所笺多泛滥旁涉,不尽切于本词,未免有嗜博之弊。然《宋词》多不标题,读者每不详其事。如陆游之 〔瑞鹤仙〕,韩元吉之 〔水龙吟〕,辛弃疾之 〔祝英台近〕,尹焕之 〔唐多令〕,杨恢之 〔二郎神〕,非参以他书,得其源委,有不解为何语者。其疏通证明之功,亦不可泯灭。周密有《癸辛杂识》诸书,厉鹗有《辽史拾遗》诸
查为仁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鼓书艺人
长篇小说。老舍著。写于1946——1949年作者旅美期间。1952年出版英译本,因中文原稿遗失,到1980年方由马小弥根据英译本转译成中文出版。作品以抗战时期的重庆为背景,描写鼓书艺人方宝庆一家的生活遭遇。方宝庆是北京鼓书界名角,他出于朴素的爱国感情,抗战初期带领家人来到重庆,在百般艰难的环境中卖艺谋生。他性格乐观开朗,对待艺术事业严肃认真,却遭受黑暗势力的种种摧残;其养女秀莲,技艺精良,对生活怀有美好的憧憬,却被国民党特务欺骗玩弄。但是,在抗战激流的冲击下,在革命作家孟良的帮助下,他们逐渐摆脱个人的悲苦,开始用鼓书艺术为抗日事业服务,并将希望寄托于未来。作品在刻画人物个性,表现旧艺人的生活、习惯与相互关系在抗战年代的变化方面,具有精细入微、涉笔成趣的特点。对方宝庆父女鼓书表演的描写,堪称声色并茂、神韵俱足;而对否定对象的谐谑嘲弄,则恣肆泼辣、尖锐有力。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却又一气呵成,引人入胜。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简称《丽春堂》。杂剧剧本。元王德信著。明何良俊《曲论》说:“《丽春堂》亦是金人之事,则知金人于双调内惯填此调,关汉卿、王实甫因用之也。”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余按实甫《丽春堂》杂剧,系谱金完颜某事。而剧末云:‘早先声把烟尘扫荡。从今后四方八荒,万邦齐仰,贺当今皇上。’以颂祷章宗作结,则此剧之作尚在金世,实父盖亦由金入元者矣。”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说:此剧“构想非常单纯,是什么趣味也没有的戏剧;但曲词典雅,尤其是第三折叙丞相在贬谪中拿着一根钓竿放情于山水之间的曲辞,更是绝唱。结构则前二折写宫中生活的都雅,而到第三折忽然出现了逍遥山林的生活,前后做一个对比,这一点也极有趣味。丞相那襟度雍容的情趣,贯串全剧,表现出庄重之感。此剧为歌曲本位的作品,不可以结构论也。”此剧反映了金代上层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赞扬了内部的团结,歌颂了具有文韬武略而又宽宏大量的高级官员。剧作以女真人为主角,保留了女真人的生活习俗,选用了部分女真族的乐曲,故富有民族特色。但情节单纯,结构松散,叙事平板而乏波澜。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本书不分卷,集录台湾南部(今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屏东、澎湖各县及台南、高雄两市)碑碣诸文而成。又以东部(台东、花莲两县)遗碑寥寥,未能成帙,而以「附录」之一刊于本书之末。所录碑文,系由黄典权先生历年采访并参以各县市有关文献机构之拓片、刊物所获得。断代始于明季,而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存文五百十一件,酌依「台湾中部碑文集成」例(见第一五一种篇),分为三类二录编次:(甲)记:凡记叙文属之,计二百零九件;(乙)示谕:凡官宪示禁及谕告、执照之类属之,计九十五件;(丙)其他:各种捐题及不属以上两类者属之,计一百四十一件。附录一「台湾东部碑志」:东部地区碑文属之,计四件;附录二「重要简碑纪录表」:碑文简短而有文献参考价值者属之,计六十一件。各类碑文,又按年代先后排比。
江苏省通志稿经籍志
宣统元年(1909)始修,由江苏通志局主持,缪荃孙任总纂。经籍志。明代方志艺文一类,多仿文选之体,凡赋诗论说诏令奏疏碑志杂纪皆录。江南尹志则止录史子集书目,广东阮志以后皆效之。近代有录文征者,江南王新命志谓江南文章美不肚收,今拟尹志体,止录书目。若文征之类,似宜仿近今湖南文征体例,专为一书,不必入此。
十二佛名神咒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
一卷,隋阇那崛多译。佛对弥勒说东方佛余九方九佛之名号功德及神咒。
敕修百丈清规
凡八卷。略称敕修清规、百丈清规。元朝东阳德辉编,全悟大訢及学业沙门等共校正。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元朝至元二年(1336),蒙顺宗之敕,德辉乃重编百丈古清规,于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对照参考古清规、校定清规、备用清规和幻住清规等合而编辑。内容分九章:(一)祝厘章,列举对朝廷之六项祝赞法式。(二)报恩章,颂赞国恩之遗勋及佛恩之广大。(三)报本章,举佛诞生、佛成道、佛涅槃之目次,并高唱报恩之精神。(四)尊祖章,举达磨忌、百丈忌、开山忌、嗣法师忌等四忌以报祖师之恩德。(五)住持章,揭出上堂、小参、入院、迁化等十七目,以示住持人之日用行持。(六)两序章,示两序之进退、侍者之去就、汤茶煎点之法式,及列职杂务等,共二十一项。(七)大众章,示沙弥之得度,新戒之参堂等,乃至游方参请、赴斋粥、普请、病僧念诵等日用之规范。(八)节腊章,关于结制、戒腊、念诵等诸事。(九)法器章,详举钟、版、木鱼、磬、鼓等一切法器,并教示鸣打之法。网罗禅林清规之大纲。卷首有至元二年之上谕、正统七年四月礼部尚书胡濴等重刊序。卷末有百丈祖师塔铭、黄溍之百丈山天下师表阁记、杨亿之古清规序、崇宁清规序、咸淳清规序、至大清规序及至元二年三月翰林直学士欧阳玄之序、同四年三月德辉之自序等。自序曰(大四八·一一五九上):‘百丈清规行于世尚矣!繇唐迄今,历代沿革不同,礼因时而损益,有不免焉。往往诸本杂出,罔知适从,学者惑之。’以知本书编纂之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