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为仁

- 姓名:查为仁
- 别名:字心谷,号莲坡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695
- 逝世日期:1749
- 民族族群:
查为仁(1695~1749), 清代诗人,字心谷,号莲坡。宛平生员,年十八举康熙五十年乡试第一,是科主试者为尚书赵申乔。申乔尝以革铜商事与当时权贵龃龉,铜商金、王两姓必欲甘心焉。及是,谓榜首乃富人子,且年少名不出里閈,遂钩致以兴大狱。既锻炼成,谓为仁中式情弊虽由其父主使,而通同作弊,相随脱逃,法当论死。为仁固才士,长系请室,既颠蹶无生理,乃就白云司葺板屋数间,读书其中,榜曰“花影庵”,七略四库,恣意搜讨,结撰日工,篇章斯富。初时传闻,有谓为仁目不识丁者,至是人始知其为慧业文人,才藻横飞若此也。为仁自年十九就逮,越八载始邀矜释出狱。后居水西庄,缥缃锦轴,法物图书,金石彝鼎,藏贮极多,款接名流,如吴廷华、汪沆、刘文煊、万光泰、厉鹗、杭世骏、朱岷,俱主其家。乾隆建元,朝廷广开鸿博科,大江南北才俊轻舠诣阙,络绎不绝,凡道出津沽者,一刺之投无不延揽,故其时水西庄宾客亦视前后为最盛,许佩璜赠诗,至以“孙北海”,“郑南阳”为比,可以想见其风度矣。乾隆十四年卒,年五十有六。为仁少婴世网,息机最早,其所托意在山水禅悦友朋书卷之间,通脱雄骜,涤烦释滞,至于神明不昧,往往先兆通于梦寐,契知及于鬼神,事虽不经,而屡见记载,盖亦所谓有夙根者也。著有《蔗塘未定稿》九卷,外集八卷。子善长,字树初,号铁云,乾隆十八年举人,联捷进士。刑部员外郎,礼部郎中,由监察御史转给事中,巡视天津瓜仪漕务,乡里荣之。著有《铁云诗稿》。善和,字用咸,号东轩。查氏中衰,善和善居积重,振旧业,学问博雅,能自韬晦,好吟咏,著有《东轩诗草》。善和子诚,字伟中,一字静岩,号海沤,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官员外郎。平淡简易,有祖风。家起小园,叠石莳花,积书满架,无不披览,然不事生产,家又中落,遗有《天游阁诗稿》。子讷勤,进士,仕至陕西督粮道,宛平籍。
查为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巴西:未来之国
《巴西:未来之国》由斯蒂芬·茨威格著,完美地再现了巴西的过去,更寄托了茨威格对人类文明的全部希望。这里的“未来”并不是指单纯的经济发展,甚至不是指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因为文明发达的欧洲社会也难逃两次世界大战的厄运,这里的“未来”指的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自由、平等、博爱的现实版本。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为全人类指明整个世界的明日图景。
弧矢算术
关于弧矢计算的第一部数学专著.一卷,明顾应祥撰,成书于1552年.正卷前有“弧矢论说”和“方圆论说”两篇短文,前者给出有关弧矢的各项定义及相互求法,还说明了弧矢和圆径的相互关系,并由此给出计算弧矢的理论依据;后者是对“方五斜七”和圆周率的讨论.全书给出十四术,主要讨论弧、矢、弦、截弦和截积间的关系和互求问题,都要借助勾股定理,有些要归结为解方程求出结果,其中有10个四次方程的解法是增乘开方法.该书有明嘉靖癸丑(1553)刊本和《四库全书》本.
金匮要略白话译文
又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原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共6卷,25篇,载方262首。东汉张仲景(机)著。该书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清代徐彬有《金匮要略论注》24卷。《金匮要略》总结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丰富经验,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在中国医学史上有较大影响。
丛桂草堂医案
医案。袁焯撰。四卷。焯字桂生,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此书为其临证医案,经择要编次而成。不分门类,载凡百案,约万余言。均为外感、内科杂病治案,亦有妇、儿科证治。每案详叙患者里居、姓氏年龄、病症、病因、诊脉辨证、立法方药及预后,多为连续复诊案例。系仿《芷园臆草》、《寓意草》体例,案案有始末可循。先议病,后议药,遵喻氏法程,集众家之长,辨证得当,用方平稳。有一九一五年袁氏于江都自刊本,珍本医书集成本,一九五八年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问学谏往录
本书是现代政治学家萧公权的回忆录。在书中,作者对自己一生的求学经历、教学生涯做了详尽的回顾和总结,涵盖家庭婚姻、治学门径、政治理念、民族情感和人格修养等诸多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学者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全书内容,无论是抒发人生感悟,还是阐述民主宪政,都言之凿凿,情致绵绵,充分体现了一代学人的思想情怀。
家范[全译本]
北宋名儒司马光所撰关于修身齐家之规范。10卷。唐狄仁杰著有《家范》10卷,史志虽载其目,但书已不传,司马光取仁杰书旧名,加以甄辑以为后学准绳。首载《周易·家人卜辞》,及节录《大学》、《孝经》、《尧典》、《诗·思齐》篇语,作为全书之序。其后自 “治家”至 “乳母”凡19篇,皆杂采史事可为法则者,亦间有司马光论说。认为 “治家莫如礼” ,齐家的规范应是: 为人祖者,要“以义训其子,以礼法齐其家” (《家范》卷2) ; 为人父者,“爱子教之以义” (同书卷3) ;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同上) ; 为子者,则以孝为天经地义,为行动之准则。此书节目备具,简明扼要,切于日用,且大旨归于义理,以敏德为行本,是维护封建伦理纲常、修身齐家的规范。《四库全书》、《留余草堂丛书》收录。另有《朱文端公藏书》、《洪氏唐石经馆丛书》收录清朱轼评点的《家范》。此本为《家范》译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