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作者:王实甫
简称《丽春堂》。杂剧剧本。元王德信著。明何良俊《曲论》说:“《丽春堂》亦是金人之事,则知金人于双调内惯填此调,关汉卿、王实甫因用之也。”近人吴梅《顾曲麈谈》说:“余按实甫《丽春堂》杂剧,系谱金完颜某事。而剧末云:‘早先声把烟尘扫荡。从今后四方八荒,万邦齐仰,贺当今皇上。’以颂祷章宗作结,则此剧之作尚在金世,实父盖亦由金入元者矣。”日本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说:此剧“构想非常单纯,是什么趣味也没有的戏剧;但曲词典雅,尤其是第三折叙丞相在贬谪中拿着一根钓竿放情于山水之间的曲辞,更是绝唱。结构则前二折写宫中生活的都雅,而到第三折忽然出现了逍遥山林的生活,前后做一个对比,这一点也极有趣味。丞相那襟度雍容的情趣,贯串全剧,表现出庄重之感。此剧为歌曲本位的作品,不可以结构论也。”此剧反映了金代上层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赞扬了内部的团结,歌颂了具有文韬武略而又宽宏大量的高级官员。剧作以女真人为主角,保留了女真人的生活习俗,选用了部分女真族的乐曲,故富有民族特色。但情节单纯,结构松散,叙事平板而乏波澜。
猜你喜欢的书
给少男少女
书中所收的文章是1944年李霁野到四川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前后为学生们所做的演讲集,围绕读书与生活、爱的艺术、大自然的乐趣等娓娓道来,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人生体验以及对生活的温暖热爱之心,就青年人关心的种种人生问题畅谈所想,对一代一代的青少年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附录七篇,更丰富了李霁野的教育理念和人生智慧,对当下青少年的成长是十分生动有益的谆谆教诲。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
洞真太上紫文丹章。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原系《玉清隐书》中一篇,后分出单行。底本出处:《 正统道藏》正一部。述符字,并劝人佩符、存思、诵咒。
词学通论
吴梅著。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1932年12月出版。32开本,186页,8万6千余字。全书九章:一、绪论;二、论平仄四声;三、论韵;四、论音律;五、作法;六、概论一,唐五代;七、概论二,两宋;八、概论三,金元;概论四,明清。本书与作者之曲论同为主要论著,初由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印行。所论词与曲之演变,极为精细。对于前人以字数多少来区分小令、中调、长调,认为并无依据,且列举实例予以批驳,并谓“皆是妄为分析,无当于词学”。在“论音律”一章中,分别详列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以及黄钟、大吕等十二律的音律表、“中西律音对照表”,一览了然,应用方便。论及的词人,自唐五代至明清,凡120余人,各举作品,一一分析,均有独见之处。
选择本愿念佛集
全一卷。日僧源空着。略称选择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于建久九年(1198),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撰成。内容分为十六章,阐明往生业因以念佛为本之义旨,并于各章中引文释之。然因其中专修念佛一项颇受非难,以是源空逝世后本书始获刊行。高辨曾作摧邪轮驳斥本书,乃著名之问难书。又本书为日本净土宗之根本宗典,故有多种版本。
居士分灯录
凡二卷。明代朱时恩辑。书成于崇祯五年(1632)。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此书仿效缁门之传灯录,辑录在家信众参禅办道之事缘。包括西土之维摩居士,唐代之傅大士、庞居士、韩愈、吕岩真人,宋代之苏东坡、朱熹,及明代之宋濂等,计有一一○人。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
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述,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大哉梵网经心地品之为教也。指点真性渊源。确示妙修终始。戒与乘而并急。顿与渐而同收。约本迹。则横竖俱开。兼华严法华之奥旨。约观行。则事理俱备。揽五时八教之大纲。文虽仅传一品。义实统贯全经。缅惟智者大师之时。人根尚利。故既广宣教观法门。乃仅疏此下卷戒法。而大师精谙律藏。文约义广。点示当年之明律者则易。开悟今时之昧律者则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