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作者:吴昌龄
张天师断风花雪月

简名《张天师》、《风花雪月》。杂剧剧本。元吴昌龄作。四折一楔 子,旦本。本事散见于《博异记》、《夷坚志》及道 教传说。宋官本杂剧有《风花雪月爨》,金院本 有《风花雪月》二本。剧写陈世英赴举经洛阳, 寓叔父陈全忠太守宅。中秋夜醉后玩月鼓琴, 时月宫桂仙为罗睺、计都二星所缠,赖琴声感 动娄宿星前往搭救。桂仙深感世英,遂潜下人 间,偕封姨、桃仙至世英馆中,酌酒交欢,并约 以明年此夕再会。后世英相思成疾,适张天师 过,谓全忠园内有花月之妖,遂设坛勾摄梅、 菊、荷、桃及风、花、雪、月诸仙毕至堪问。诸仙 咸怨桂仙思凡而累及众,各以词折辩。天师问 明,牒往西池众仙之总长眉仙处置。以桂仙为 酬恩下凡,情有可矜,竟得释免。而世英疾亦 愈。《曲海总目提要》评此剧:“盖必当时举子秋 榜获隽而不能得志于春闱者,故剧中以桃、桂 二仙偕至,桂仙留而桃仙不留,是其寄托也。” 清梁廷枏《曲话》称此剧“布局排场更能浓淡疏 密,相间而出”。明朱有燉有《张天师明断辰钩 月》,即据此改作。今存《元曲选》本。

吴昌龄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青年近卫军

青年近卫军

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它通过克拉斯诺顿城的共青团地下组织“青年近卫军”同德国法西斯斗争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青年近卫军”成员的光辉业绩,歌颂了苏联人民在党领导下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苏联青年的英雄形象。他们是在苏联共产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崭新的一代。富于幻想、渴望斗争、酷爱自由、胸襟开阔、精明强干、忠于祖国、热爱人民,是这一代青年的共性。但是他们又具有各自的独特个性。总部委员奥列格头脑冷静、善于思考,有组织才能,对母亲和祖国都充满真挚的爱。他把整个身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和革命事业。邬丽亚端庄文静、无限热爱生活。当敌机轰炸祖国的时候,她就选择了与法西斯斗争到底的道路。万里亚有着广泛的爱好,他沉着恬静、乐于助人,对敌人不放过任何一个斗争的机会;邱列宁好学、机灵、英勇善战,连续完成了许多艰巨的战斗任务。他在十月革命节把红旗插在第十办事处的屋顶上,散发了传单、处死了叛徒福明。柳巴是“穿了裙子的邱列宁”,她象邱列宁那样具有火一般热情。她能歌善舞,机智而勇敢,只身完成了一些最危险的任务。但是青年近卫军的一生是短暂的,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先后被捕。在狱中,他们怀着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与法西斯进行了英勇的斗争,表现了崇高的革命情操和坚强的意志。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是小说重要的艺术特色。作者充分运用了对比和心理描写的手法,增强了英雄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同治安福县志

同治安福县志

(清)姚濬昌修,周立瀛、赵廷恺等纂,为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代同治年间,中国存在湖南、江西两处同名“安福县”,但行政互不隶属。其中,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于同治八年(1869年)由知县姜大鹍主持修纂《安福县志》34卷,而江西省安福县在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知县姚濬昌(一作姚浚昌)主修、周立瀛纂修完成《[同治]安福县志》该志共18卷,分装9册,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营建、食货、学校、武备等门类,具体包括天文志、舆地志、营建志、食货志、学校志、武备志等,卷首另有序文、修纂姓氏、凡例及绘图。姚濬昌时任江西安福知县,曾任职江西湖口、安福及湖北竹山等地,其主持修志属清代地方官修志书的典型实践。此版本为江西省安福县在同治年间唯一修纂的县志,与湖南省安福县(临澧)姜大鹍所修县志并存,但内容互不交叉。该志原刻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道德真经广圣义

道德真经广圣义

唐末杜光庭撰。原书三十卷,《道藏》本析为五十卷。卷首杜光庭序中列举历代注解《道德经》者凡六十余家。此书前五卷为总论,其中概述全经宗旨,介绍老子生平事迹,并对唐明皇御注序逐句加以疏解。6—50卷为八十一章经文疏释, 皆首列经文,次列唐明皇注,再次为明皇疏,最后为杜光庭疏义,分别标“注”、“疏”、“义”加以区别。杜氏疏义博采众说,而以阐释唐明皇御注为主, 故名《道德真经广圣义》。收入《道藏》第440—448册。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

终南山说经台历代真仙碑记

元朱象先编。陈国符《道藏源流考》指出,晋梁谌著《楼观 先生本起内传》1卷,后周韦节续撰1卷,唐尹文操再续1卷。3 卷共30人,人各一传。象先节录上述3卷,新增5人,传各附以 赞语。传主自尹喜始,至李志柔止。为终南山历代祖师及高道集 体传记。有些是虚构人物。

佛说阿弥陀经译注

佛说阿弥陀经译注

亦称《小无量寿经》。与《无量寿经》相对,简称《小经》。原典编纂于公元1世纪北印度, *贵霜王朝时期盛于*犍陀罗地区。本经宣扬净土思想,颂赞*阿弥陀佛与西方净土的无上庄严。认为西方极乐世界七宝严饰,有八功德水、妙色莲花、妙声众鸟;众生于此但受诸乐,无有众苦。只要一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死时即可得到接引,往生该处。此经汉译仅约2000字,简明易诵,加上修行方法简单,故在中国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是净土宗信徒每天必读的课本,宋明之后更成为寺院必修的日课。此经先后曾有3种汉译本,最早为后秦*鸠摩罗什所译,1卷。异译本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小无量寿经》1卷,已佚;唐*玄奘译《称赞净土佛摄受经》1卷。另有藏译本。梵文本尚存。现已译为日、英等多种文字。

性空臻禅师语录

性空臻禅师语录

六卷,清行臻说,超晓、超自等编,毛鹃序,张发辰序,有塔铭。南岳下第三十五世,嗣费隐容。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卷一收住苏州府昆山县选佛场语录;卷二收住苏州府昆山县选佛场语录、住苏州常熟县维摩寺语录;卷三收小参、示众、机缘;卷四收拈颂;卷五收拈颂、赞、偈;卷六收偈、佛事、塔铭、嗣法门人位次。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九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