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龄

- 姓名:吴昌龄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吴昌龄,西京(今山西大同)人。元代杂剧作家。生平字号均不可考。《录鬼簿》将其列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故知其为前期作家。孙楷第《元曲家考略》曾发现北京大学图书馆有《张提点寿藏记》拓本,署为“奉议大夫婺源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吴昌龄书丹篆额”,认为此或即曲家吴昌龄。吴昌龄所作杂剧今知共有十二种,现存者二种:《花间四友东坡梦》、《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存有残曲者一种:《唐三藏西天取经》;有存目者九种:《狄青扑马》、《货郎末泥》、《夜月走昭君》、《老回回探狐洞》、《鬼子母揭钵记》、《浣纱女抱石投江》、《哪吒太子眼睛记》、《浪子回回赏黄花》、《张天师夜祭辰钩月》。《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庭草交翠”。清人梁廷柟《曲话》论其《张天师断风花雪月》剧曰:“雅驯中饶有韵致,吐属亦清和婉约,带白能使上下串连,一无渗漏。”所论与朱权颇有相合处。其生平创作见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音谱》、臧懋循《元曲选》。
吴昌龄,元戏曲作家。西京(今山西大同)人。生平事迹不详。所作杂剧《录鬼簿》载有《哪吒太子眼睛记》、《花间四友东坡梦》、《张天师夜祭辰钩月》、《唐三藏西天取经》、《宫月走昭君》、《狄青朴马》、《货郎末泥》、《浣花女抱石投江》、《浪子回回赏黄花》、《老回回探狐洞》。因其多写回回戏,被人称为回回戏作家。现存《东坡梦》、《张天师》二种。《西天取经》仅存曲词二折。现存《西游记》杂剧,过去多以为吴作,实误。《东坡梦》写宋人苏轼贬官苏州,经庐山,访故友佛印的故事。作品保存了宋元以来“说参请”习俗。此多是僧侣师徒间、宾主间参禅悟道等事。此剧堪为元代“说参请”的珍贵资料。《张天师》写书生陈世英与月宫桂花仙子相爱而患相思病,道士张天师设祭坛以术招风花雪月诸仙,一一审问之事,故又名《张天师断风花雪月》。此剧风格温润明丽,明贾仲明赞其杂剧“十段锦,段段和协”(《凌波仙》)明朱权赞其词“如庭草交翠”(太和正音谱)散曲有[正宫·端正好]《美妓》套数一套,曲中不仅以工笔重彩描绘了此妓之美,更以同情笔墨写其“误落风尘”,意中人杳无音讯的凄凉苦闷。其生平创作略见《录鬼簿》。
猜你喜欢的书
阳宅真诀
风水书,明代陈时旸著。陈时旸生卒年不详。生平履历不详。其内容主要依据八宅周书,以坐山定吉凶方位。全书共四卷,包含:总论宅地、论平地阳宅、论山谷阳宅、太极图说、论八宅口气、论化气神机、论宫星五删制化诀、八宅卦气年限诀、起建新宅之诀 等条目。此为一鹿斋藏板,明天启四年刊本。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忏谢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忏谢仪,题「广成先生杜光庭删定」,书出于唐末。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为人建斋行道,转读《太上洞渊三昧神咒经》之科仪,谓行此仪可以「首谢罪愆,断截魔瘟,清家安国,保护人民」。其仪式节次有归礼十方天尊、忏谢祝咒,吟颂旋行等。
草山残梦之十:日暮途穷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写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从蒋介石逃离大陆写起,直至蒋客死台湾,描写了蒋家父子及蒋氏家族在台湾复杂环境中的种种活动及心理状态。《草山残梦第十集 日暮途穷》:进一步渲染了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各方面的问题和危机不断加剧,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蒋介石等人虽然仍在努力维持,但已经明显感觉到大势已去,未来的前景一片黯淡,描绘了一种绝望和无奈的氛围,预示着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即将走到尽头。
法华经击节
法华经击节,一卷,明德清述并跋,出梦游集卷四十二,古本二十六。本藏甲三二梦游集存目。德清,俗姓蔡,自号“澄印”,别号“憨山”。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人。安徽全椒人。二十岁从南京报恩寺出家,博通内外典。其《法华击节》一书,主要阐发了他对法华经的理解,及其就其中某些内容所作出的辩析和说明。此书对了解德清对法华经的研究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清乾隆己未阳湖刘益重刊本。常见本为福善、通炯、刘起相编辑刊行的《憨山老人梦游集》四十卷(现流通五十五卷) 本。
别庵禅师同门录
三卷,清性統錄,弘秀編,超原序,錄三山來禪師法嗣。按原目作別庵禪師語錄已佚,駒作同門錄,今從駒本并印。
马鸣菩萨传
一卷,秦罗什译。即付法传中第十二祖马鸣大士之别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