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清气集

作者:偶桓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 (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 (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及金宋之末;张以宁、危素等,亦下涉明初。朱彝尊 《静志居诗话》称:明初诗家操选政者,赖良直卿,许中丽仲孚,刘仔肩汝弼,沈先士称,王称孟,都有所蔽。惟有瞎牛的《乾坤清气集》一编,能别开生面。惜余所钞缺七言近体绝句,未得全书,偶桓以为憾。”此本称钞自 《孙氏苍雪斋》,所缺与朱彝尊本相同。又以厉氏 “樊榭山房本”,郁氏 “东啸轩本”参校,颇为精善。虽然卷帙无多,而去取极为谨严。又编在明初,多见旧刻。如七言古诗中陈旅泰定元年八月一首,张翥周《按乐图》一首,郑元祐 《送林彦清》一首,《将还淮扬》一首;古乐府中揭斯 《马上郎》,《车中女》二首,陈泰 《汉使谣》一首; 萨都拉 (原作萨都剌)《秋夜长》一首,张宪 《飞来狐》一首;五言律诗中如 《马祖常寄邵允文 》一首,《南征》一首,张翥 《谋台》一首,《游石头城清凉寺》一首,杨基 《夏夜有怀第二首》。今本集都失不载,惟赖此集以存。又五言律诗中赵孟頫《次袁学士上都集韵》一首,《松雪集》 不载,而谭氏所刻 《赵

偶桓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收藏沙子的旅人

收藏沙子的旅人

卡尔维诺的旅行与读书散文集,《看不见的城市》X《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灵感地图
卡尔维诺在世最後出版品,好奇心和想像力俱臻巅峰!博学睿智、令人喜爱的作家,旅行、读书、看展览,旁徵博引又不陈腔滥调,始终洋溢观看世界的热情好奇,「这样看,我全明白了。」以机智文采收藏看世界的喜悦,卡尔维诺无穷的好奇心,和他独特的想像力,都在《收藏沙子的旅人》一书中达到巅峰。他书写生活中的游历,运用过人的智识,将眼前一个个物件,如同一个故事、一部小说般,钜细靡遗地描写出来。从楔形文字泥板、古罗马的图拉真柱,到古老世界地图。从墨西哥神庙,到日本庭园。卡尔维诺的观点犀利且经常带来惊喜,他思考我们如何观察,观察如何形成知识。我们所观看到的世界,是否如同这个世界原本呈现的样子?

茶疏译注

茶疏译注

明代许次纾撰。次纾,钱塘(今杭州)人。全书约4700字。共分36则,即产茶、今古制法、采摘、炒茶、岕中制法、收藏、置顿、取用、包裹、日用置顿、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秤量、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童子、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虎林水、宜节、辨讹、考本。内容主要为评论江南各种名茶,茶叶采制及品饮的历史演变,藏茶、品茶的宜忌及上述具体方法等。其中以介绍炒茶较为详细。姚绍宪为之作序。

性情集

性情集

元诗别集。6卷。周巽撰。原书久已亡佚,而且很少为人所知,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重辑出《性情集》6卷。卷1—2为《拟古乐府》,并有周巽写于明洪武九年(1376)的自序1篇。据自序,《拟古乐府》原有154首,今仅存60余首。卷2还收有《补古乐歌》5首,亦有周巽写的自序。卷3为五言古诗,卷4为七言古诗、五言律诗,卷5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诗,卷6为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周巽诗比较直露,题材也不够广泛。他显然是爱梅成癖的人,集中咏梅之作比比皆是,如和林和靖咏梅14首,《溪梅》、《岭梅》等五律,《上苑梅》、《玉堂梅》等七律,《梅花十首》等七绝。这些诗多属应景之作,艺术成就不高。元人吴元德另有一部诗集名为《性情诗》,而周巽《性情集》卷5有五言排律1首,是陪吴元德等宴岳阳楼之作,周巽名集为《性情》,或许是受到吴元德的启发。然而,两部《性情集》都久已亡佚,1部靠《永乐大典》流传至今,另1部却借《诗渊》而免遭湮灭。

康范诗集

康范诗集

宋诗别集。1卷,附录3卷。汪晫著。此集为汪晫三世孙汪梦斗所编,“康范”为汪晫私谥之号。集末有汪梦斗跋语,称其诗词共70首,其余杂著亦曾辑得20篇,并《静观常语》30余卷,亡于兵火,唯诗词草本仅存,即为此集。原与汪梦斗《北游集》合刊,题为《西园遗稿》,《四库全书》析出,各自为集。今本共有诗47首,词12首。集后有《康范续录》1卷,载汪梦斗撰《进墨本表》及《褒赠指挥节文》2篇;又《康范实录》1卷,载行状铭诔之类。又《附录外集》1卷,载当时诸名贤与汪晫酬唱题咏之作。有明嘉靖刻本、《四库全书》本、民国李之鼎辑《宋人集》乙编本。

儿世说

儿世说

史料笔记,明·赵瑜编,赵瑜,其人事迹未详。书前署“天水赵瑜”撰,似为甘肃天水人。该书专收历代儿童颖异之事,分属对、言语、排调、文学、强志、至性、胆识、自新、恬裕、方正、师友、言志、赏誉、异征、豪爽、将略、纰漏等十七类。所收时代自汉代至明代,有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儿童故事。其中或写儿童的良好品质,如孔融让梨的故事;写儿童的远大志向,如陈番少时不扫庭院,人问则答将扫除天下尘埃。所记最多的是儿童天资聪颖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瓮救友的故事,文征明灌树穴以浮球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传统儒家思想对儿童的要求,而其以类相从和语言含蓄简洁的特点,又明显受到《世说新语》的影响。 今据《续说郛》本整理。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具名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三卷,赵宋绍德等译。诸法无行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