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类编

作者:王昌会
诗话类编

诗话汇编。明王昌会辑。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其父王圻为嘉靖(1522—1566)进士,曾官御史。《诗话类编》三十二卷,分为体格、名论、帝王、忠孝、节义、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宫词、闺秀、妓、题咏、考订、品评、诗赏、诗遇、诗穷、诗弹、诙谐、感慨、谶异、事逸、吊古、哀挽、梦幻、规讽、杂录等二十九门。书前凡例略谓:“是编纂辑成书,无敢妄作,间有数条相合,大同小异,如题红叶、题三娘墓故事,诸书错综互见,无所取裁者,漫加笔削,汇成大观。”可见其内容大体分门归类纂辑前人诗话及笔记、杂著中论诗记诗之语,亦有少量加以笔削缀合者。然各则之下不注出处,颇失其存辑价值;又不分人言己言,颇失其著述价值。有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王昌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五星占

我国古代现存最古的一部天文学著作,大约作于公元前170年左右。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关天文学方面的约八千馀字,原件没有标题,帛书的整理者根据其内容定名为《五星占》,并区分为九章:第一章,木星;第二章,金星;第三章,火星;第四章,土星;第五章,水星;第六章,星总论;第七章,木星行度;第八章,土星行度;第九章,金星行度。其中,有关金星的篇幅最多,约占全文的一半以上。在占文中,保存了已经失传的《天文星占》(甘德撰)和《天文》(石申撰)这两部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的部分内容。其中,尤以《天文星占》的内容为多。特别重要的是,第七至第九共三章分别标出了秦始皇元年(前246)到汉文帝三年(前177)共七十年间木星、土星和金星的位置,并描绘了这三颗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内的动态。占文表明,当时的星象研究者已运用速度乘时间等于距离的这一公式来研究和推算行星的动态与所处位置,这比战国时期甘德、石申二人的探讨前进了一步,并成为后代编制历法时“步五星”工作的先声。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数据,如金星的会合期为584.4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大0.48日;土星的会合期为377日,比现今的测值只小1.09日;恒星周期为30年,比现今的测值大0.54年。书中还明确地反映出1度等于240分的进位制度,属于首创。《五星占》在我国天文学史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

元或明陈伀集疏。本书鲜见其他传本。为孝帙《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之注,增入灵验故事。

八窍珠

亦称《五义图》。长篇评话。故事述明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结党专权,残害忠良。吏部尚书祝成山愤而辞官归故乡杭州,不久病故。其子祝贤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一日路遇任奎之妻崇月娥因婆婆卧病,无钱请医,不得已出售传家之宝八窍珠,正欲赠银相助,不料魏忠贤义子魏川见珠起意,命家奴抢珠。月娥虽身怀武艺,但寡不敌众,宝珠被夺,祝贤乃赠银而去。月娥三次夜入魏府夺珠未成,遂扶婆婆返河北。祝贤奉母命迎娶表妹方翠英,魏川因向方家聘娶翠英被拒,竟于祝贤迎亲之日抬花轿去方府抢亲,幸翠英之兄方举得赶来谢恩的任奎、月娥夫妇之助,打碎花轿,击退强徒。魏川复提出擂台比武争亲,月娥请其母没牙虎焦氏太太压阵,大败魏川,并迫魏交出八窍珠。祝贤与翠英成婚后赴京赶考,途中与魏川相遇,险遭杀害。及至京城,魏又勾结主考官、右相梁燕山将祝贤考卷涂抹成废卷,幸皇帝夜访,在寺院巧遇祝贤,面试文才,金殿御封状元。梁燕山设毒计,将祝贤骗至相府欲杀之,书童与祝调换衣服代死,梁之九姨太为报祝家旧恩,藏祝于后花园。时方举已返京复官职,与探花蓝鸿寻找祝贤发现线索,翠英赶至京城滚钉板告御状,在都察院孟仲璧相助下,皇帝准状审梁,在相府搜得祝贤,奸相被问死罪。魏忠贤狗急跳墙,派人行刺皇帝,方贤义兄严秀救驾,魏遂纠集奸党叛反,众英雄保驾锄奸,妖道袁三杰以妖术助魏,被月娥等以能镇邪灭妖的八窍珠击倒,魏党败亡。此书目亦为扬州评话书目,相传系一艺人以《八山盗》一书为骨架,经八位同行自愿各教其一个精彩回目捏合而成,“八窍珠”即含有八个评话名家的“窍门”集中于此书之意。现能上溯到的最早演出者是清末艺人单耀祥。苏州评话演说此书者,单耀祥之后,有蒋声翔、黄兆麟、潘伯英等。

兰雪轩诗集

诗集,朝鲜许兰雪轩,出版于1692年。许兰雪轩,本名楚姬,别号景樊,朝鲜李朝女诗人。出身书香望族,与父许晔(草堂)、兄许筬(岳麓)、许篈(荷谷)、弟许筠(惺叟)均为当时辞章大家,“为近代闺秀第一”,“东方妇人能诗者鲜……近来颇有之,景樊天仙之才……“其诗文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之人可到也。文出崛奇,四六俱佳,《白玉楼上梁文》传於世。”27岁病逝,身後有许筠整理、朱之蕃撰小引的《兰雪轩集》。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等均选其诗多首,以外国一女子,芳播中州,可谓显矣。至今韩国江原道每年举行许兰雪轩祭祀,称之“江原之魂”

南渡录

题为辛弃疾撰。疑伪托,故所载并非事实。记载了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虏北上,一路受尽屈辱,穿上敌人的异族服饰,于千山万水间到处放逐,驱赶,历经寒暑艰难,生不如死。

佛大僧大经

刘宋居士沮渠京声译,王舍国有富者,名为厉,求生二子,一名佛大,二名僧大,僧大出家,佛大贪其弟妇,弟妇不从。佛大遣贼往杀僧大,僧大临死,截四肢,得四果,弟妇哭死,得生天,佛大遂堕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