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类编
作者:王昌会
诗话汇编。明王昌会辑。王昌会,字嘉侯,上海人。其父王圻为嘉靖(1522—1566)进士,曾官御史。《诗话类编》三十二卷,分为体格、名论、帝王、忠孝、节义、夙慧、科第、神仙、鬼怪、方外、宫词、闺秀、妓、题咏、考订、品评、诗赏、诗遇、诗穷、诗弹、诙谐、感慨、谶异、事逸、吊古、哀挽、梦幻、规讽、杂录等二十九门。书前凡例略谓:“是编纂辑成书,无敢妄作,间有数条相合,大同小异,如题红叶、题三娘墓故事,诸书错综互见,无所取裁者,漫加笔削,汇成大观。”可见其内容大体分门归类纂辑前人诗话及笔记、杂著中论诗记诗之语,亦有少量加以笔削缀合者。然各则之下不注出处,颇失其存辑价值;又不分人言己言,颇失其著述价值。有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
章节列表
升序↑- 叙诗话类编
- 诗话类编目录
- 诗话类编卷之一
- 诗话类编卷之二
- 诗话类编卷之三
- 诗话类编卷之四
- 诗话类编卷之五
- 诗话类编卷之六
- 诗话类编卷之七
- 诗话类编卷之八
- 诗话类编卷之九
- 诗话类编卷之十
- 诗话类编卷之十一
- 诗话类编卷之十二
- 诗话类编卷之十三
- 诗话类编卷之十四
- 诗话类编卷之十五
- 诗话类编卷之十六
- 诗话类编卷之十七
- 诗话类编卷之十八
- 诗话类编卷之十九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一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二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三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四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五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六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七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八
- 诗话类编卷之二十九
- 诗话类编卷之三十
- 诗话类编卷之三十一
- 诗话类编卷之三十二
王昌会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脉因证治
综合性医书。二卷(一作四卷)。旧题元·朱丹溪撰。本书刊于至正十八年 (1358)。共十万余字。记各科病证六十三种。卷上二十七证; 卷下三十六证,又医论六篇。因论述各证以论脉诊、病因、证候、治法为序,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刻本。
岳阳楼
诸事完毕了,我和另一个同伴由车站雇了两部洋车,拉到我们一向所景慕的岳阳楼下。
记丁玲
人物传记。沈从文著。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9月初版。共10章,从丁玲的出生一直写到她与胡也频从山东回到上海。原编者在卷末加按语说:“原文较本书所发表者多三万余字,叙至一九三二年为止,因特种原因,目前未克全部发表”。作品记叙了一个冲破家庭束缚到大都市追求光明的新女性的生活道路。作者以诚挚的情感、素朴的语言记叙了胡也频和丁玲的故事和丁玲早期步入文坛的契机。现时也记下了在风雨如磐的年代中,三个朋友相濡以沫的不凡友谊。
已疟编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方宾客,王侯、公主等轶闻。其中所记闽中杜景新有好古玩奇之癖,且多得之于不义,游汉江时,骤起风暴,江神索报;汶川秀才穆敬之过石斛山与墓鬼相恋事;陕西鲁子京游终南山搏虎遇仙故事,多小说家言,而有一定历史依据,可作传奇读。所记南夷魁离国进绝色十人“服以金丝敷霞钮花之衫,垂以泉润穿云鸣玉之珮”,能为迷心舞,军前舞之,则使三军解体。可作史料读。有《稗乘》本。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
金刚经受持感应录,二卷,摘录宋太平广记报应部。
金刚般若经赞述
凡二卷。唐代窥基撰。全称金刚般若经赞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乃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经之注释书。玄奘译之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九会‘能断金刚波罗蜜多经’与上述罗什所译,为同本异译。而窥基虽为玄奘门下,却依用罗什之金刚般若经,此可谓异例;本书乃以法相宗之立场,而注释般若空观;就此而言,堪为一重要之注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