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一斋李杜诗话
作者:潘德舆
诗话著作。清潘德舆撰。此书原系其所辑李、杜诗选集《作诗本经》之《总论》部分,后因《作诗本经》未刊而附于《养一斋诗话》之后。凡三卷(一说二卷),卷一论李白,卷二、卷三论杜甫,多取宋以来各家之论,并逐条加以按语,辩短申长,借他家之言以发表己见。论李白推重朱熹之见:“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以纠历来“诗仙”之评“虚无不可知”;论杜甫则不满元稹、苏轼、秦观等之“集大成”说,以为未窥底奥:“其所以尊之之由,则徒以其包众家之体势姿态而已,于其本性情、厚伦纪、达六义、绍《三百》者,未尝一发明也;则又何足以表洙、泗‘无邪’之旨,而允为列代诗人之称首哉?”此即元好问“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之意。所辑各家论李、杜之语,亦颇为精审,便于阅者总揽历代李、杜研究之精华。有《清诗话续编》本。
猜你喜欢的书
煎饼坪
《煎饼坪》是斯坦贝克的早期作品,出版于1935年,描写了一群流浪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享受生活的故事。这是斯坦贝克第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自此他开始为评论界所关注。也是从这部作品起,斯坦贝克坚定地用细腻的笔调忠实反映生活、刻画人物,描写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煎饼坪》突出流浪汉们无忧无虑的心情,赞扬他们在极端贫苦中所表现出来的单纯和质朴,他们不向往财富,讨厌“背上有财产的压力”。这一切与贪婪倾轧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部分读者抨击这些流浪汉是古怪的一群人时,斯坦贝克这样回击:“他们是我认识和喜欢的人,善良、诚实。”
全室外集
九卷。《续集》一卷。明僧宗泐撰。宗泐,字季潭,临海(今属浙江)人。洪武初,选拔修行高的和尚,宗泐居其首,命住天界寺。洪武十一年(1378),明太祖以佛书有遗佚,命其往西域求遗经,洪武十五年(1382)得经还朝,授左善世。太祖欲授以官,他推辞不受。其后胡惟庸谋逆案,牵涉宗泐,朱元璋特别宽赦了他而未问罪。著有《全室外集》十卷。是编题曰外集。盖僧家以佛经为内学,故以诗文为外,犹宋释道璨《柳塘外集》例。前二卷为应制诗,及乐府、供佛、赞佛诸曲。卷三至卷八为古近体诗。卷九为疏及题跋。续集诗文合编,而诗文之间缺四页,其原数遂不可考。现所存者凡诗三十六首,题跋十五篇。《千顷堂书目》作《全室外集》十卷,盖合此一卷言之。宗泐虽身居僧门,而笃好儒术。故其诗风骨高骞,善于借助景观,抒写情怀,善于以历史典故发感慨之言,如《登相周寺楼》:“云开太行碧,霜落蔡河清”和《钱塘怀古》:“白雁不知南国破,青山还傍海门孤”等诗句皆疏朗清峻,语淡而意隽。徐一夔在是集《序》中称其诗如“霜晨老鹤,声闻九皋,清庙朱弦,曲终三叹。”这评价还是比较接近的。集中诗的成就,虽不能说与皎然那样著名的诗僧比肩,但与契嵩、惠洪之类的诗僧相比当不在其下。一般公认宗泐与句曲外史张羽都可称元明之际僧道诗人中的优秀者。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天仙金丹心法
古代内丹术书。又称《八祖金丹心法》,简称《金丹心法》。卷首有清柳守元题词,书盖出于明末清初。托名吕洞宾、韩湘子等八仙著。原书十六卷,分立志、端品、悔过、迁善、筑基、炼己、安炉、采药、起火、熄火、结胎、养婴、积行、行功、面壁、飞升等十六篇。主张性命双修,培养后天三品(精、气、神)以复先天。据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李养正考证,此书乃为嘉庆年间全真道士柳守元托名古八仙所著,其版本有二,一为光绪《重刊道藏辑要》壁集,一为松飞破译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书中八仙为:三山笛史韩湘、蓬莱道人张果、紫微垣山(酿花墨客)蓝养素、醒眼道人(富贵解人)曹器杰、铁杖老人李元中、盍缕道人何淑清、秕秕道人钟离权、回道人吕岩。另外,除了八仙之外,书中还搬出了张道陵、葛洪、许逊、苏郎、刘海蟾、丘处机、白玉蟾、张伯端等等一大堆的关公战秦琼式的作序。然此书大旨应是全真道北宗的清修法,关涉全程而详细精切,读者自能鉴识。
光绪帝大婚备办衣料等件数目清单
清代帝王的婚礼,首推光绪帝的大婚为最侈。现从馆藏内务府全宗档案中选辑的这件史料,为光绪帝大婚前,杭州织造呈交内务府大婚礼仪处关于备办大婚衣料等件数目的清单,虽仅为服饰一项,亦可窥其大婚虚糜情形之一斑。现予刊布,可供研究宫廷史参考。
如实论
全一卷。陈·真谛译。全称如实论反质难品。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书系以因明论式反驳外道论师之质难,并论证自家所说之如实。计分无道理难品、道理难品、堕负处品等三品。关于本书作者,高丽本不署撰号,诸经录亦缺撰者之名,惟宋、元、明三本题为世亲所造。
道地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修行道地经之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