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朝诗话
作者:杨际昌杨际昌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风林火山
“风林火山”四字,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霆”。原本布衣之身的浪人山本勘助,在一次因缘际会之下成为了武田信玄的家臣。彼时,信玄正忙于拓展疆土,开创霸业。山本勘助犹如鬼神一般的军事才能和头脑无疑使他如虎添翼。此主从二人联手,立足甲婓一国,蚕食四邻豪族,并将目标指向了信浓。然而,就在进攻诹访郡豪族诹访赖重的中途,山本勘助遇到了那个对他而言意义非凡的女子——由布姬。于是,在他的人生里,除了攻城略地,争霸天下之外,更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情愫……山本勘助此人在历史上身份扑朔迷离,其存在的真实性至今在日本也尚未有定论。由作者之手,将这个不世出的天才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读者仿佛能见到那位面带异相,身有残疾的鬼神军师踏破重重迷雾迎面而来……
孽卵
俄国著名作家米・布尔加科夫以其机智巧妙的笔触创作出了一篇篇非常怪诞,非常滑稽非常质朴,非常耐人寻味的现代经典。本书由他的三篇小说结集而成。被高尔基称为必将会进入世界文学史的《孽卵》叙述了一个连鸡蛋和蛇蛋都分不清的国营鸡场场长为在一个月内振兴共和国的养鸡事业,利用天才科学家发现的“神奇光束”孵鸡,结果孵出大量巨蟒和鳄鱼,使得恶兽横行,殃及百姓,祸及京城的故事:一个小职员自杀了,是被新上司可怕的面孔吓死的,《魔障》告诉你官僚主义也可以吃人:《吗啡》则讲述了一个医生因染上毒瘾而走向毁灭的过程……在布尔加科夫这些诉说着“最可怕而又最无畏的问题”的作品中,传达出了他对现实的深切忧患,渗透着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世载堂杂忆
刘禺生著,钱实甫整理。本书为作者晚年回忆往事所写杂记。篇幅长短不一,惟以亲身闻见为主。所记多为清末民国人物轶事和典章文物考证,间有内幕材料披露,可补史乘之不足。然因记忆力之限制,记述常有讹误。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收入《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禽海石
《禽海石》十回,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群学社刊行。作者符霖,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出版时标“哀情小说”。作者主旨言情,批评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青年男女造成爱情悲剧的罪过。小说作者把悲剧的原因归结到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以切肤之痛控诉其罪恶。这在当时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对义和团运动,由于作者不理解,难免有诋毁之词,这也是当时普通文人常有的局限。小说基本故事情节未超出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悲欢离合模式,其新因素在于它的悲剧性和批判性,还有对当时混乱社会给普通人带来的沉痛灾难有深刻动人的揭示。在表现手法上,全书用第一人称叙事,令人觉得作者就是在写自己的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经历,口气哀怨凄婉,造成了笼罩全书的悲剧气氛,比较感人。虽书中明确说《禽海石》小说是秦如华据自身经历写成的,但此亦小说家言,未可尽信,不能把小说人物秦如华和本书作者符霖之间画上等号。
王艮尺牍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王艮的书信。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摄大乘论
梵名6aha^ya^na -sam!parigraha-s/a^stra 。又称摄论、广包大义论。印度无著造。汉译本有三:(一)后魏佛陀扇多(梵Bud6has/a^nta )译,凡二卷。(二) 陈代真谛译,凡三卷。又称梁译摄大乘论。(三)唐代玄奘译,凡三卷。题名摄大乘论本。以上三种译本皆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此外,亦有西藏译本,凡四卷。本书系解释古印度大乘阿毗达磨经之摄大乘品,阐述大乘教义,着重瑜伽行派之观点,共分十章。因其内容赅摄大乘佛教之一切圣教法门要义,故称摄大乘论。为摄论宗之根本要典。本论之注疏极多,印度有世亲、无性二论师所作之注释。世亲之摄大乘论释有三种汉译本:(一)真谛译,凡十五卷。(二)隋代达摩笈多与行矩等合译,凡十卷。(三)玄奘译,凡十卷。无性之摄大乘论释之汉译本仅有玄奘所译一种,凡十卷。于我国,其注疏本不胜枚举,较重要者有:摄大乘论疏(八卷,真谛、慧恺共撰)、摄大乘论义章(十卷,道基)、摄大乘论疏(十卷,神泰)、摄大乘论抄(十卷,窥基)、摄大乘论旨归(法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