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缘
作者:陈端生章节列表
升序↑- 序言
- 第一回 东斗君云霄被谪
- 第二回 皇甫敬麟凤双生
- 第三回 为求婚挟嫌构祸
- 第四回 因践梦救难许身
- 第五回 恃国丈诬害良臣
- 第六回 被妖僧擒拿主将
- 第七回 皇甫子法网逃生
- 第八回 尹夫人囚车被劫
- 第九回 韦寨主裙钗结义
-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
- 第十一回 华堂客佩紫衣朱
- 第十二回 坠楼人珠沉玉碎
- 第十三回 官船内情收义女
- 第十四回 旅店中爱继佳儿
- 第十五回 闺阁人男装夺解
-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
- 第十七回 郦状元假偕伉俪
- 第十八回 崔公子巧订姻缘
- 第十九回 依舅家雪贞迨吉
- 第二十回 避尼庵燕玉全贞
- 第二十一回 继父母封诰邀荣
- 第二十二回 义昆季英雄应募
- 第二十三回 挂将印为中金钱
- 第二十四回 受真传能飞宝剑
- 第二十五回 伪军师知废知兴
- 第二十六回 真义女全忠全孝
- 第二十七回 细柳营庆赏团圆
- 第二十八回 金銮殿伸明冤抑
- 第二十九回 征东将奏凯回朝
- 第三十回 刘国丈全家下狱
- 第三十一回 奖功臣并赐良姻
- 第三十二回 娶皇妃更联美眷
- 第三十三回 救爹娘燕玉登程
- 第三十四回 念糟糠熊君感旧
- 第三十五回 孟夫人京都见婿
- 第三十六回 苏乳母王府安身
- 第三十七回 寄花笺为明往迹
- 第三十八回 呈画扇得践前缘
- 第三十九回 求赦诏入梦贤妃
- 第四十回 报捷音关前总制
- 第四十一回 新夫人归宁父母
- 第四十二回 老命妇病在膏肓
- 第四十三回 医亲疾尽吐真情
- 第四十四回 奉君言又生巧计
- 第四十五回 图富贵弄假为真
- 第四十六回 考文才怀疑莫释
- 第四十七回 访丽君圣旨颁行
- 第四十八回 听风声奏章早上
- 第四十九回 向门生权词搪涂
- 第五十回 求师母软语温存
-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
- 第五十二回 召同寝竟设玄机
- 第五十三回 假小娘句句如真
- 第五十四回 真女儿时时装假
- 第五十五回 赐婚期早偕秦晋
- 第五十六回 呈妙计巧合师生
- 第五十七回 忠孝王延师诊脉
- 第五十八回 苏奶奶抱主悲啼
- 第五十九回 保和殿丞相辞宾
- 第六十回 昭阳宫元妃候驾
- 第六十一回 求圣母暂缓婚期
- 第六十二回 却封翁只缘病体
- 第六十三回 奉诏书画成大士
- 第六十四回 乘醉后看出闺媛
- 第六十五回 紫罗帕辇前献出
- 第六十六回 红锦鞋袖里携来
- 第六十七回 元天子巧设机关
- 第六十八回 郦相国暗添懊恼
- 第六十九回 三杯酒病倒婵娟
- 第七十回 一盏参救回夫主
- 第七十一回 上封事触怒朝廷
- 第七十二回 邀赦书恩施闺阃
- 第七十三回 见小姐父母身安
- 第七十四回 娶新人翁姑心乐
- 第七十五回 销金帐琴瑟调和
- 芝第七十六回 舞彩宫芝兰毓秀
- 第七十七七回 历风波黄粱梦醒
- 第七十八回 庆升平十彩笔题成
- 第七无十九回 无量佛付与神仙
- 第八十都回 有情人都成眷属
陈端生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怀星堂集
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 (1492) 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怀星堂集》、《祝子罪知录》等。此集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陈以闻所刻,共三十卷;卷一、卷二为骚赋,卷三为乐府,卷四为古调,卷五为歌行,卷六至卷八为近体诗,卷九为古体诗、箴铭,卷十、十一为论议,卷十二、十三为书牍,卷十四为碑版,卷十五至二十为传,卷二十一至二十九为纪叙,卷三十为外教。祝允明以书法闻名于世,其诗文亦较有特点,顾璘《国宝新编》称:“允明学务师古,吐词命意,迥绝俗界。效齐、梁月露之体,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虽有些过誉,但亦说明其诗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诗的取材丰富,而且语言华美,下撷晚唐,上薄六代,往往得其一体。其文也潇洒自如,不甚倚门傍户,自成一家。
范文正集
原名《丹阳集》,一名《范文正公文集》。诗文别集。北宋范仲淹(989—1052)撰。二十卷,别集四卷,补编五卷。仲淹字希文,幼二岁而孤,母改嫁朱氏,从其姓,名说,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举大中祥符进士,始还姓更名。晏殊荐为秘阁校理。曾官吏部员外郎、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参政知事。任职时,正直敢言,察民疾苦。曾同富弼、欧阳修等向仁宗建议改革官制、重视农桑等十事。因被谗,于赴颖州途中病死。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是编元祐四年(1089)成书,苏轼为之序。含赋二卷,诗三卷,议、颂、记、书五卷,祭文、碑铭、墓表等五卷,表状五卷。计收诗赋二百六十八首,杂文百六十五篇。《别集》四卷,乃綦焕于淳熙十三年(1186)校定旧刻时续辑,含诗一卷,赋二卷,序一卷。计收诗文三十七篇。《补编》五卷,为清康熙中仲淹裔孙能濬搜辑,收奏议、序等一卷,制词一卷,题跋一卷,碑记、祭文二卷。仲淹工于诗、词、散文,其作品多有丰富政治内容。著名的《岳阳楼记》,抒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抱负,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铺叙藻饰,写景壮丽,为历代传诵。其词赋亦境界壮阔,风格苍凉,突破了唐末五代词之绮靡风气。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四部丛刊》影明本(题名作《范文正公文集》)。
科尔沁旗草原
长篇小说。端木蕻良著。写于1933年12月中旬。1939年5月始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作品以封建大地主丁家的兴衰史为主线,用抒情的笔触展现了东北农村广阔的生活画面:靠掠夺起家的地主盟首丁家,在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后又投资于商业和金融业,但由于日货、日资的骤然涌入,使经营的主动权一下子落在日本人手里。年轻的地主少爷丁宁,虽有近代资产阶级的学识与手段,但也改变不了危局,结果是一败涂地;而被名目繁多的捐税和高利贷逼上绝路的农民们,则逐渐觉醒,将斗争矛头直指反动的地主阶级,决定联名“推地”,沉睡的科尔沁旗草原终于苏醒了。当“九·一八”的炮声震撼着东北大地时,崛起的农民又立即投入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作者采用影片剪接纵剖横切的结构方法,情节紧凑,重点突出。加上它在语言方面“尤为自然而漂亮”,“确立了方言给予文学的新生命”巴人《直立起来的<科尔沁旗草原>》),使作品浸透着沉郁的抒情气氛和粗犷而柔媚的诗情画意。小说忠实地反映了“九·一八”前后东北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歌颂了东北农民的崛起反抗精神。郑振铎曾给予高度的评价:“这将是中国十几年来最长的一部小说;且在质上也极好。”“出版后,预计必可惊动一世耳目!”(《鲁迅研究资料》(5)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是著名小说家张恨水的抗战三部曲之一,1940年连载于香港《国民日报》,1943年出单行本时又作了改写。小说描写一位青年军人,由于战争,妻子离他而去,家庭遭到破坏。书中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保卫中华门战斗及日军屠杀南京平民的血腥暴行;给侵略者嗜血成性的罪恶作了活生生的纪录。《大江东去》可能是最早把南京屠城反映出来的文艺作品。
尚书广听录
五卷。清毛奇龄撰。奇龄尝语其门人:“《尚书》事实乖错,如武王诰康叔、周公居洛邑、成王宁周公、周公留召公,皆并无此事。”奇龄有见于此,欲注《尚书》而未及,乃取旧时杂记编为此书,凡一百四十五条,大旨在于辨证虞、夏、商、周之史事。作者笃信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说解未免多穿凿牵合之处。然于名物典故,则援据考证,其说颇有可采者。此书初作于禹州,继撰于嵩山,屡易其稿。迨《古文尚书冤词》成书,始删订为五卷,并取《汉书·艺文志》“书以广听”以为书名。现存版本有《西河合集》本,另有严修能手写本五册。
自在王菩萨经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佛在给孤独园,与二万比丘,一万菩萨俱。自在王问自在法?佛答戒自在,五神通自在,阴智,性智,入智,因缘智,谛智,自在,无碍慧自在。及说菩萨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