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词
作者:叶梦得
词别集。 北宋叶梦得 (1077—1148)撰。一卷。梦得有《石林燕语》已著录。其词有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抄本,收词九十九首。其词受苏轼影响,颇有豪放风格,毛晋跋曰:“不作柔语殢人”,词中多有壮志难酬之慨,“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风格婉丽。随社会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风格较沉雄、清旷。这些感怀国事之作,对后来的爱国词人都有积极影响。有明毛晋刻本及影印毛本等。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著录:“《石林词》一卷。叶梦得少蕴撰。”明正统六年(1441)吴讷编《唐宋诸贤百家词》,录《石林词》1卷。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宋六十一名家词》,收有《石林词》1卷。今存词共32调,101首。
猜你喜欢的书
喜剧演员
开往海地的航船上,主人公布朗结识了单纯的美国人史密斯夫妇,以及油滑的英国人琼斯“少校”。他们各自或纠葛难断,或追逐理想,或走投无路,而不得不回到或去往海地。杜瓦利埃政权阴影下的海地,他们不情不愿、不知不觉地成为一场残酷荒诞剧目中的“喜剧演员”。在这块梦魇之地,他们将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会有怎样的结局?
糖霜谱
一卷,宋王灼撰。他的家乡遂宁以盛产糖霜(指冰糖)闻名,遂总结种植甘蔗和制糖技术,大约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写成此书。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关于甘蔗和制糖的专著。分为七篇,首篇题“原委第一”,叙述唐大历年间邹和尚始创制糖霜之事。自第二篇以下,都没有标题。今以其文考之,第二篇言以蔗为糖始末。言“蔗浆”始见《楚词》,而“蔗糖”始见《三国志》。第三篇言种蔗。第四篇言造糖之器。第五篇言结霜之法。第六篇言糖霜或结或不结,似有运命,因及于宣和中供御诸事。第七篇则糖霜之性味及制食诸法也。葢宋时产糖霜者,凡福唐、四明、畨禺、广汉、遂宁五地,而遂宁为最。灼生于遂宁,故为此谱。所考古人题咏,始于苏、黄。案古人谓“糟”为“糖”。《晋书·何曽传》所云“蟹之将糖,躁扰弥甚”是也。《说文》有“饴”字无“糖”字。徐铉《新附字》中乃有之,然亦训为“饴”,不言蔗造。铉,五代宋初人也,尚不知蔗糖事。则灼所徴故实,始于元佑,非疎漏矣。惟灼称糖霜以紫色为上,白色为下。而今日所尚,乃贵白而贱紫。灼称糖霜须一年有半乃结,其结也以自然。今则制之甚易,其法亦不相同。是亦今古异宜,未可执后来追议前人也。
百花野史
《百花野史》又称《百花魁》,初醒斋藏板。一笑主人生平无考。此书现有孤刻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因绝大部分采自《欢喜冤家》,故可据以作校。此部份文字,乃抄自《欢喜冤家》,连人名都没更动。比较其他改编自《欢喜冤家》的小说,此书改动最少,文字最接近。
桓檀古记
《桓檀古记》是一部关于朝鲜半岛传说时代的伪历史书。据传,此书于1911年由太白教教徒桂延寿编撰,李沂校阅,现存最早的版本为1979年版。有人认为此书是以《揆园史话》为基础写成的,据称很多内容与《揆园史话》非常相似。《桓檀古记》由据称撰于不同时期的《三圣记(上)》、《三圣记(下)》、《檀君世纪》、《北扶余记》、《太白遗史》五卷(四种)构成。其主要内容如下: 《三圣记》记载了桓国和倍达国的历史。 《檀君世纪》记载了47代檀君(此书中,檀君不是具体的人名,而是像“王”一样,表示君主的称号)治理古朝鲜国的历史。 《北夫余纪》北扶余6代国王治理国家的历史。 《太白逸史》讲述桓国、倍达国、三韩、高句丽、渤海国、高丽的历史。
江南别录
宋陈彭年撰。一卷。记南唐义祖徐温、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四代史事,以补《江南录》之所未备,故名别录。《宋史·艺文志》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著录四卷,当是以一代为一卷。今本一卷,疑为后人所合并。
金刚新眼疏经偈合释
亦称《金刚经新眼疏经偈合释》。佛典注疏。清乾隆三十年(1765)通理述。二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经、北魏菩提留支译偈的《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采用菩提留支译本,“但不同诸家,随意取捨,前后参差。务使经偈相对,势如合璧,意旨互通”。书前附《金刚般若经偈会本》及作者自撰的《大意》、《悬示》二文。《大意》开为四分:略明降住生信分、推广降住开解分、究竟降住起修分、决定降住成证分。《悬示》开为六门:翻译前后、宣说时处、教乘摄属、因缘所为、受持感通、释题解文。本书撰成后即刻印流通。见载于日本《续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