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渔歌
作者:顾太清
六卷。西林春(顾太清)撰。约成书于光绪间,距今世不远,然杳茫难求。徐乃昌《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旁搜博采,惟顾太清词未备。民国三年(1914),杭州西泠印社活字本《东海渔歌》问世,吴昌硕题签,况周颐序,间缀况氏评语,乃假如皋冒广生钞本刊成。名为四卷,实缺第二卷,附辑自沈湘佩《闺秀诗话》之五首为补遗。民国二十五年(1936)日本《支那文学研究》刊出铃木虎雄《顾太清的天游阁钞本》一文,世人始知东土藏有《东海渔歌》抄本六卷。民国三十年竹西馆聚珍本《东海渔歌》四卷刊行,盖合西泠本三卷及朱彊村钞本一卷而成。近南京大学《全清词》编纂研究室从日本觅得《东海渔歌》抄本六卷,存词三百馀首,较竹西馆本多出约百首。
猜你喜欢的书
温热暑疫全书
温病类著作。清周扬俊撰。四卷。扬俊字禹载,江苏苏州人。少攻举子业,屡试不第,年近四十始学医,钻研仲景之学十余年,而成清初名医。康熙十年 (1671) 至京师,为王公所重。尚撰有 《伤寒论三注》、《金匮玉函径二注》 等书。是书成于康熙十八年 (1679) 时温病学派尚未形成。卷一温病,卷二热病,卷三暑病,卷四疫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 等有关原文加以注释发挥,参阅诸贤所论,结合个人见解,详细分析各种证候及其治法,于暑病论述尤详,内容精当,对后世温病学说的完善,颇有影响。有康熙十八年庸德堂刊本,乾隆十九年 (1754) 吴门蒋氏刻本,一九五九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义盗记
短篇小说。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三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出版。此篇颇类似乎一则文言笔记,记山东一个被捕的盗贼,直供求死,拒绝反正充当引线出卖“兄弟”,说是“卖兄弟,不仁;贪功以偷生,不义;伪为投诚而无可破获,不信;某宁死不为也”。在死之前夕,他只要求叩别老母,又从老母处取回无主赃金千两,交官府“速以此倡设警察;警察严,则盗自匿迹,无烦缉捕矣”。然后从容就刑。在吴趼人眼中,这自是一种“义举”,主人公也便成了“义盗”。篇末有一段“趼人氏曰……”,感于“叔季之世,道德沦亡;富贵热中,朋友道丧”,而独独这一个盗贼却是“义侠而明”,岂不令他发出“天壤间其犹有人乎?道德其犹未尽亡乎”的感慨!“君子读此,当亦为世道人心一恸”。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八篇《清末之谴责小说》评吴趼人“其大要,则在‘主张恢复旧道德’(见《新庵译屑》评语)云”,此篇即是明证。
江南别录
宋陈彭年撰。一卷。记南唐义祖徐温、烈祖李昪、元宗李璟、后主李煜四代史事,以补《江南录》之所未备,故名别录。《宋史·艺文志》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著录四卷,当是以一代为一卷。今本一卷,疑为后人所合并。
选择本愿念佛集
全一卷。日僧源空着。略称选择集。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于建久九年(1198),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以汉文撰成。内容分为十六章,阐明往生业因以念佛为本之义旨,并于各章中引文释之。然因其中专修念佛一项颇受非难,以是源空逝世后本书始获刊行。高辨曾作摧邪轮驳斥本书,乃著名之问难书。又本书为日本净土宗之根本宗典,故有多种版本。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
全一卷。又作古今捷录。清代僧雪兆果性(1666~?)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系果性广阅藏典,编集宋代僧密庵咸杰以下,诸传灯录未载之元、明时代十七、八世之临济宗传灯祖师之事迹、朝代、法腊、谥号、法嗣等,并略述自达磨至密庵诸师之机缘、语要等,以明其法系。各传之后附拈颂一首。卷末附录曹洞、沩仰、云门、法眼四家之简要传承,以及汝州风穴延沼禅师塔铭并序一篇。
四人出现世间经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内容叙述佛陀为波斯匿王说明世间之先丑后妙、先妙后丑、先丑后丑、先妙后妙等四种人形成之前因后果。本经为增一阿含四意断品内一小经之别译单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