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作者:马致远
杂剧。马致远作。简称《汉宫秋》。奸臣毛延寿怂恿汉元帝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王昭君之父不肯行贿,毛延寿画像时故意给王昭君像画上破绽,使其落入冷宫。一天夜里,元帝在居宫听到琵琶声而和王昭君相遇而相爱,王昭君得以揭穿毛延寿的奸谋,毛逃入番邦,献上画像,番王遂指名索取王昭君,元帝惧怕番兵之威,不得不忍痛割爱,王昭君大义凛然,愿以自己的青春解救国家危难,走到国界处投河而死,番王为之感动,献出毛延寿,与汉和好。夜深人静,元帝思念心切,梦见王昭君归来,忽然一声雁鸣,惊破残梦,只见萧萧落叶,灯暗长门。作者借历史题材,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实,成功地塑造了王昭君这个具有高度爱国主义精神的坚贞妇女形象。作者不拘于史实,将元帝的爱情和王晤君的爱国交融在一起,结构紧凑,特别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突现人物性格,语言俊美。近人王国维说: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出其口。”
猜你喜欢的书
自然政治论
霍尔巴赫著。作者在《自然政治论》中从所谓的“自然法”的理论出发,对当时的国家制度、政府、社会、司法行政、外交政策和伦理道德诸方面,都进行了最无情的批判,同时也根据唯理论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治国安邦的原则,企图建立起一个“理性的王国”。
罪孽
信子的丈夫精一,上个月到北海道经商,至今没有回来。精一是经营煤炭的,为了买卖上的事,他常到东北的常盘和北海道去。每次走前都和信子订下回来的大概日期,有时为了工作,常常晚回来几天。这次,超过预定时间已有一个多星期了。头几天,信子也没在意。因为,丈夫在出差期间是从不给家中寄信或打电报的。对此,信子曾发过牢骚表示不满,可是丈夫却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我的工作就是这样各处跑,预定时间说变就变,哪能一一通知你。再说。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突然回来,会更有乐趣。”
用笔论
一篇。书论。唐代欧阳询撰。此篇以假托翰林善书大夫和同寮故友无名公子对话形式,在语言往来中立论。所托的翰林善书大夫所谓用笔的立说,虽为真知灼见,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更不易见诸笔端,故假以无名公子文赋一篇展而化之,并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通幽洞微地道出欧阳询的用笔之法。《用笔论》首先论述各种书体产生以来,仅王羲之一人书法“尽妙穷神,作范垂代,腾芳飞誉,冠绝古今”。又论及用笔之道为:“夫用笔之法,急促短搦,迅牵痴掣,悬针垂露,蠖屈蛇伸,洒落萧条,点缀闲雅,行行眩目,字字惊心,若上苑之春花,无处不发,抑亦可观,是予用笔之妙也。”又云:“夫用笔之体会,须钩粘才把,缓绁徐收,梯不虚发,斫必有由。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观寥廓兮似察,始登岸而愈好。用笔之趣,信然可珍,窃谓合乎古道。”对后人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今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佩文斋书画谱》本、《历代书法论文选》本。
太上黄庭内景玉经
道书。《黄庭内景经》注本之一。三卷。吕洞宾等诸真合著。卷首有东华帝君、钟离权、苏普彻之序。苏序云:“恭恳八洞轮注秘典表奏太清,荷蒙恩允,特敕吕真人主席陪从诸真错综宣注,其奥旨未易明晰者,则另延各真以阐发之,更召余为参总,传五日校阅一次,方信黄庭之有托也,因会吕真人暨众真相述其意。”可知本书为乩笔托名之作。本书按《黄庭内景经》三十六章顺序依次作注,注文之中分别标有吕洞宾等八仙及其他真人名号。全书以修养之道作注。阐述头面四肢脏腑诸神之情形,教人导引呼吸之法,以求寿世长生。卷末附有李白跋语及广化子附记修真口诀。本书曾刊入《重刊道藏辑要》尾集。今编入《藏外道书》第十册“摄养类”。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
老子道德经(敦煌五千文本)。二卷。汉魏六朝至隋唐时期道教徒传授诵习之《老子道德经》文本。其文删定《老子》经文为五千字,故又称《五千文》,或称系师(张鲁)定本。又因经文前有吴道士葛玄所撰《老子道德经序诀》,故称葛本。现存敦煌唐人残抄本《五千文》后,又附録有道士传经盟誓词,或附録《十戒经》。今删去序诀及盟文戒文,仅録经文。底本出处:上卷P・2584号抄本、下卷S・6453号抄本1。参校本:P・2329号、P・2375号、S・189号抄本。
道门十规
明代张宇初撰。一卷。认为清静为立教之本,性命神气为内修之要。学道修道就在解决“性命”的问题,道学即性命之学,并抨击扶鸾、附体、照水、圆光诸邪说。全书十章,对道教的渊源和流派,立教本旨及应遵循的规范, 都有简明扼要的叙述。收入《道藏》第988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