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岛张生煮海
作者:李好古
元杂剧剧本。简名《张生煮海》。李好古撰。剧本的情节是:书生张羽寓居石佛寺,清夜抚琴,东海龙王的三女儿琼莲闻琴声赶来,人神相爱,愿结为夫妻。他们约定中秋节相会,至期,琼莲受龙王阻隔不能赴约,张羽遇一仙姑,得其所赠银锅等3件镇海宝物,便在沙门岛用银锅等煮沸海水,制服龙王,迫使龙王答应婚事,张羽与琼莲得以团圆。第四折琼莲的唱词“愿普天下旷夫怨女,便休教间隔;至诚的,一个个皆如所欲”,点明了全剧的主题。这个美丽的神话,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剧中神(龙王)对人(张羽)的屈服,一方面表现了古代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幻想,一方面也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弄。剧本的语言华赡,文采斑斓。龙女出行、月夜听琴、仙姑看海、张羽煮海,都是极精彩的片断。该剧和尚仲贤的《柳毅传书》可并称为元代神话剧的“双璧”。清初,李渔的传奇《蜃中楼》,就是根据《张生煮海》和《柳毅传书》改编的。此后,更被许多剧种改编上演,历久不衰,显示了不朽的生命力
李好古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诺曼征服英格兰
《诺曼征服英格兰》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奥古斯都·弗里曼教授的代表作,以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攻打英格兰、取得黑斯廷斯战役决定性胜利、夺取英格兰王位为主线,揭开了诺曼人法兰西化、英格兰人诺曼化的谜题。诺曼底公爵为什么被污称为“杂种”威廉?威廉是庶出,为什么*终成为诺曼底公爵?法兰西国王作为诺曼底公国的宗主,为什么惧怕诺曼底公爵威廉?诺曼底公爵威廉对英格兰王位的声索合法吗?为什么诺曼底贵族情愿追随诺曼底公爵威廉跨海远征英格兰?诺曼底公爵威廉成为英格兰王国是如何改变西欧地缘政治的?本书将详细解读。该书初版于1880年。
考古文集
二卷。明赵撝谦撰。赵撝谦,原名古则,字撝谦,以字行。浙江余姚人。幼孤贫,寄食山寺。长大后,与诸名人游,博究六经百事之学,人称“考古先生”。著有《六书本义》。《明诗综》引黄宗羲之言,称:“其诗集名 《考古余事》,凡千首,不传于世。”然焦竑 《国史经籍志》,赵撝谦集已不著录。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虽列其名,而不著卷数。应亦未见原本,概其久已不传。此本凡二卷。所录诗仅十余篇,古文亦只五十余篇。前有顺治十四年 (1657) 黄世春序称:“其子孙式微已甚,而能录其遗集,出没于藏书之家,殆天将藉是而彰考古。”盖其后人掇拾散亡,重裒而成帙。集后有附遗言十六条,又载其裔孙诸生頀《上琼州姜参政请复姓书》、及 《与浙中族姓札》数通,可能赵撝谦没后,其幼子流寓海南,依母族冒吴姓,故頀请于姜参政而复之。赵撝谦所作 《造化经纶图》,亦附于后,编次颇无条理。赵撝谦以小学名家,不以文章著称。此本虽仅存残卷,亦可见其诗文于一斑,终究与钞语录者有别。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春秋年表
一卷。撰者不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云:“《春秋四二十国年表》一卷,不知何人作。自周而下,次以鲁、蔡、曹、卫、滕、晋、郑、齐、秦、楚、宋、杞、陈、吴、越、邾、莒、薛、小邾。”因此表正二十国,因此《四库提要》据此推定为陈氏所见之书。然此《年表》有许无越,与陈氏所见稍异,或非一书亦不可知。此书在宋代原为单行之本,岳珂刻印九经,乃附之于《春秋》之后,并加以补正添补,且与冯继先《名号归一图》同书刊刻。此书为研究《春秋》经史之工具书,内容简赅,便于检索。然于二十国中不列越,实为一失。此书最早在宋代与《春秋经传集解》合刻,单行本有明永乐刻本等。
彻选择本愿念佛集
二卷。也称为《彻选择集》、《彻选择》。圣光撰。法然《选择集》注释书。为了贯彻该书的本意而写的书。圣光七十六岁,被认为是入寂前一年的撰述。根据三祖良忠的《彻选择鈔》上记载,《彻选择集》上下两卷在下卷被撰述后,加入了上卷。但是《彻选择集》上下两卷的日期,上卷是“嘉祯三年六月十九日”,下卷是“嘉祯三年六月二十五日”,所以从日期的报道来说,可以说首先是上卷,之后是下卷。然而,在良忠的《彻选择鈔》上的开头,他说:“问,得名如何。回答,制作这本集的行为,是在先师(圣光)《智度论》中阐明菩萨修行的相,在现在的净土门上眺望的时候,是以通局应该念佛的道理为依据而被选出来的。至于题名,是担心的。或者是四义集或者是彻选择。但是,予应该是已故上人的遗弟·选择传授的问题。”他的集,是宣扬念佛之义的意思。
滦州万善晖州昊禅师语录
六卷,清 昊说,性珍、寂宝等录,永潜序。南岳下第三十七世,嗣了宗见。依驹本印。
律二十二明了论
一卷。正量部佛陀多罗多法师造,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简称《明了论》或《了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全书主要系以二十二首偈颂,列出律藏中的名目,并以散文体解释其义。第一偈相当于发起序,偈云(大正24·665b)︰‘毗尼毗昙文所显,与戒及护相应人,(中略)诸佛所赞修三学,不看他面我当说。’第二偈以下二十颂是正宗,即说八戒护、九十六分别等六十余条名目,第二十二偈是结颂。长行之初云(大正24·665b)︰‘如本二十二明了论,能分别解释律所立名。我今当说。’其次就颂一一解说之。末了记载(大正24·672c)︰‘此论是佛陀多罗多阿那含法师所造。为怜愍怖畏广文句人故,略摄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