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诗词集

作者:罗贯中
三国演义诗词集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本书收录三国演义书中两百余首诗词,品读英雄壮志,重温经典名著的震撼魅力。

猜你喜欢的书

蒋公字字金

蒋公字字金

蒋大鸿撰,风水类著作。字字金第一盖言此书,先贤编出,其中理气,条分缕晰,辨正原文,有言责无,今传与后,切勿轻泄。

平山冷燕

平山冷燕

长篇白话才子佳人小说,二十回。版本较多。大连图书馆藏本是现知较好、较早的版本。全称《新编批评绣像平山冷燕》,二十回,不著撰者,首序,序署“时顺治戊戌立秋月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无绣像,有图六叶十二幅,半叶九行,行二十字,白口,无格,四周单边。伦敦英国博物院图书馆藏本,全称《新刻天花藏批评平山冷燕》,中小型本,四卷二十回,封页中间题“第四才子书”五字,两旁划线相隔,右上为“平山冷燕”,左下为“大文堂藏板”。书成于清初。作品描叙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四个青年男女才色相慕、终成佳偶的爱情故事。其书名取小说中的四位主人公的名姓拼合而成,显然是沿习《金瓶梅词话》的成例。

突击

突击

现代话剧剧本。3幕。塞克、萧红、绀弩、端木蕻良集体创作,塞克执笔。初刊于1938年4月1日《七月》第2集第6期。1939年3月重庆生活书店出版单行本。1938年1月作者随上海救亡演剧一队在晋南同西北战地服务团会师,应丁玲要求,创作这一剧本。1938年4月中旬由西北战地服务团在西安首演。剧本描写1938年初春,太原附近一个村庄,田大爷、李二嫂等老百姓,目睹敌人疯狂洗劫后的一切,自动组织起来,拿起武器,向敌人袭击。他们用扁担打死两个鬼子;深夜冲进敌人据点,消灭了10个鬼子,缴获了枪支弹药。他们欢呼,要打回老家去。全剧充满着胜利的欢欣情绪。它的“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就是一点也不公式化”(茅盾《〈突击〉》)。

诗传诗说驳义

诗传诗说驳义

清毛奇龄(1623—1716)撰。五卷。奇龄有《西河全集》已著录。针对当时盛传托名干子贡、申培之《诗传》、《诗说》而作。明嘉靖年间,鄞人丰坊作《鲁诗世学》一书,不为《毛诗》所束缚,自出新义,往往发旧注所不曾发。但因世人盲目崇拜圣人、名人,恐其说不为文人、学士所接受,乃托言己家世传鲁诗秘本两种,一为子贡《诗传》,一为申培《诗说》,均载于所撰《世学》中。其后郭子章将二书析出单刻、诡称得黄佐所藏秘阁石本。明代学者见书中所言颇近情理,误信为真,其书遂大行于世。奇龄察其托古人之名以传己说,乃博引古籍以证明其作伪。其意在辨明依托,并非以其说为谬。有《西河合集》本。

思问录

思问录

《思问录》分内外两篇,各1卷。内篇以论述哲学问题为主,外篇涉及天文、历数、乐律、医学等各种自然科学问题。本书内容与《张子正蒙注》互相启发。论证了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客观实有,对理气关系、道器关系等作了朴素唯物论的深刻阐述;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了所谓“无”不过是对“有”的否定说法,以“无”仅是相对于“有”而言的辩证理解,否定了唯心主义关于“以无为本”的本体虚构。强调认识必须从一般回到特殊,才能掌握具体真理。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

观经义拙疑巧答研核钞,1卷,日本 显意述。编号二二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