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通考

作者:黄镇成
尚书通考

十卷。元黄镇成(1287-1362)撰。镇成字元镇,江浙省邵武(今属福建)人。元代经学家、文学家。屡试不第,历游南北,后归隐故乡着书,以荐授江南儒学提举,未及赴任而卒。着述除《尚书通考》之外,尚有《秋声集》。镇成工诗,其诗多忧时感事之作,而尤以描摹山水者着称,王士祯《居易录》称其诗“具有风调”。镇成说解《尚书》,博引他书以考据虞、夏、商、周之名物典章,间或附以论断,颇为详赡。其说重在考据,不尚空谈。唯其考据过于烦琐泛滥,乃此书之缺憾。该书最早刻本为元天历刻本,张金吾《藏书志》、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均有着录。现存元至正刻本三部,其中两部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此外还有《通志堂经解》本,清抄本等。

黄镇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欧阳文忠公全集

欧阳文忠公全集

153卷,《附录》5卷,宋欧阳修撰。此为周必大所编定,然必大原序又称郡人孙谦益承直郎丁朝佐遍搜旧本,与乡贡进士曾三异等互相编校,起绍熙辛亥,迄庆元庚辰,则是非三异独校,亦非必大自辑,与振孙所言俱不合。包括《居士集》50卷(为欧阳修自定)、《外集》25卷、《易童子问》3卷、《外制集》3卷、《内制集》8卷、《归田录》2卷、《诗话》1卷、《长短句》3卷等。该集有宋刊大字本、北宋吉州公使库刊本、元周益公刊本、明天顺辛巳程氏刊本、明天顺壬午刊本、弘治壬子刊本、正德壬申刊本、嘉靖丁酉刊本、嘉靖庚申何迁刊本、康熙曾弘校刊本、乾隆间裔孙世和重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法帖谱系

法帖谱系

二卷。宋曹士冕撰。曹士冕,字端可,号陶斋,都昌 (今属江西省)人。南宋末年曾由幕僚而做到州郡一级的官。此书序宋代法帖的源流,上卷著录谱系图,首先是淳化法帖,以下为二王府帖,绍兴国子监本,淳熙修内司本,大观大清楼帖,临江戏鱼堂帖,庆历长沙帖,刘丞相私第本,长沙碑匠家本,长沙新刻本,三山木版黔江帖,北方印成本,乌镇本,福清本,澧阳帖,鼎帖,不知处本,长沙别本,蜀本,庐陵肖氏本等,共二十二种。下卷著录的,首先是绛本旧帖,以下为东库本,亮字不全本,新绛本,北本,又一本,武岗旧本,武岗新本,福清本,乌镇本,彭州本,资州本,木本前十卷,又木本前十卷等,共十四种。在编排上以《淳化阁帖》为主,其次为《绛帖》,其他诸本作为支流。每条下都叙述了摹刻的始末,考订其异同,评述其工拙优劣。《书史会要》上说,曹士冕“博参书法,服习兰亭,宜其鉴别不苟”。古今法帖都是拓本,惟此书载有印本法帖。书成于南宋淳祐五年 (1245),书前有自序一篇。传本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

清代台湾职官印录

本书集刊清季台湾文武机关官印一百六十三颗,用红色套印。所集官印,共分四大类,计有印十八颗、关防一百二十五颗、钤记十八颗及戳记二颗;并在各印底下,刊注印文。从此种官印,可以窥见当时一部分机关之性质或其特定任务。

金刚五礼

金刚五礼

亦称《姚和上金刚五礼》。佛教颂赞书。作者不详(或为“姚和尚”)。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共有五首偈颂,每首均以“一心敬礼”起头,前三句逐一赞颂释迦牟尼佛之法身、报身、化身,后两句赞颂“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藏”。研究者或谓是僧徒们在念诵《大般若经》时穿插在各处念诵的礼赞文,可备一说。本文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

兴起行经

兴起行经

凡二卷。又作十缘经、严诫宿缘经。后汉康孟详译于兴平元年至建安四年(194~199)间。收于大正藏第四册。内容由孙陀利宿缘经、头痛宿缘经、木枪刺脚因缘经、苦行宿缘经等十经组成,叙述佛陀一生中所受十难之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