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译文

作者:刘安
淮南子译文

道家哲学名著。因其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故名。《淮南子》与《吕氏春秋》一样,不是个人论著,而是集体编撰的著作。据《汉书·淮南王传》,淮南王刘安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注:“《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本《淮南子》就是《内书》二十一篇。这部书称为《淮南鸿烈》,“鸿”为大,“烈”为明,意为此书包括广大而光明的道理。《淮南子》一书体系非常庞杂,大抵以道家思想为主,杂糅儒法阴阳诸家,故《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在“杂家”,而“道藏”又将其作为道家著作收入。《淮南子》的哲学思想不是几句话能概括的,其中谈到过许多哲学话题,如“道”、“气”、“阴阳”、“太一”等,也谈到许多其它的问题,如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四时月令等,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网罗古今的大书。此为淮南子原文+译文。

刘安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读画闲评

读画闲评

中国画史、画论著作。清代俞蛟著。重要版本有《梦厂杂著》本、道光年间邹氏辑抄《绘事晬编》本、《画苑秘笈》本。该书一卷。该书为随笔体画家小传,共记录画家三十一人,较注重论说画之笔墨、风格,评论公允,信而有征。是一篇很好的清代画史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今据民国石印本整理。

千字文

千字文

童蒙读物。南朝梁周兴嗣撰。该书是周兴嗣奉梁武帝萧衍指令,用一千个不同的字编写而成,故称“千字文”。据《梁书·周兴嗣传》记载,梁武帝“次韵王羲之千字,并使兴嗣为文”。而《宋史·李至传》云:“《千字文》乃梁武帝得钟繇书破碑千余字,命周兴嗣次韵而成”。其说不同。书中四字一句,对隅押韵,便于记诵,后来便成为学童的识字课本。《千字文》成书后,陆续有人为之作注,如《千字文释义》、《千字文考略》等,同时又出现了许多《千字文》的续编本、改编本以及以“千字”、“万字”命名的同类性质的书,有《百体书千字文》、《万字文》、《集千字文》、《续千字文》、《广易千字》、《增寿千字文》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大多已亡佚。可参阅顾炎武《日知录》卷21“千字文”一节。侍其伟的《续千字文》收入《四库全书》。

阴符玄解

阴符玄解

阴符经玄解者,范一中所著,名曰玄解而义不轨于正,遗误非细,故述本经之义以正之。一得亦深惧饶舌之罚,惟是阴符经注凡数十家,各有玄义,何敢敢轻议而谓是,的解则未能治于心。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义证

《春秋繁露》注释本。十七卷。清苏舆注。成书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苏舆,字厚康,又字厚庵。湖南平江人。清光绪进士。后改庶吉士,做过邮传部郎中。王先谦之门人,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苏舆自少年起就喜读《春秋繁露》,最初读的是凌氏注本,但由于注释中索引内容之广而不得要领。后来阅过其他注释本以后,才逐渐得其要旨。继而作《春秋繁露义证》,以供后人之考用。

尚理编

尚理编

一卷。明代景隆撰。正统五年(1440),应天府五圣庙道士缪尚诫绘制一幅黄龙禅师与吕洞宾的讲礼图,名之曰《神化图》,并附解说谓黄龙禅师深羡吕洞宾的道法。景隆作《尚理篇》以驳其伪,以免世人为其所惑。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

象田即念禅师语录

明净现说,净痴等编。四卷。卷一收小参、示众、秉拂、示做工夫要语;卷二收颂古、问答、机缘、杂著;卷三收,室中漫言;卷四收,山居诗、关居诗、十僧诗、杂咏。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