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

刘安
  • 姓名:刘安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西汉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前179年
  • 逝世日期:前122年
  • 民族族群:

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长于谋反事发后自杀。文帝前元八年(前172),封刘安为阜陵侯。刘安素有野心,常行小惠收取民心,受到人们的称誉。因怨其父之死,每欲发动叛乱,但没找到机会。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时,他想发兵响应,为其国相所阻。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刘安入朝,与太尉田蚡相勾结,并使女刘陵居长安,结纳皇帝左右近臣,观察朝廷动向。整治攻战武器,以金钱赂遗郡国,王后荼和太子刘迁及女刘陵专擅国政,夺民田宅,滥捕无辜,无视汉法。元朔五年(前124)刘安因阻拦郎中雷被从军击匈奴,被削夺二县。元狩元年(前122),其孙刘建愤其父不害不得封侯,使人告发刘安谋反。武帝交丞相公孙弘和廷尉审理。刘安恐阴谋败露,决定抢先发难。积极作好反叛准备,“作皇帝玺,丞相、御史、大将军、军吏、中二千石、都官令、丞印,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汉使节法冠”(《史记·本传》)并派人事大将军卫青和丞相,一旦发兵,即刺杀大将军,说降丞相。但其每临事发,而犹豫不决,首鼠两端,结果,为谋士伍被告发。刘安自杀,王后、太子被处死。宾客及与阴谋有牵连的列侯、二千石和豪杰等数千人都以罪轻重受诛。淮南王国被废,其地改置九江郡。刘安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外书》和《中篇》,武帝很是喜爱。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淮南内》二十一篇,《淮南外》三十三篇。《外书》今佚,《内书》亦称《淮南鸿烈》或《淮南子》,流传至今,为汉代道家学说的代表著作。又著有《离骚传》。


刘安,西汉前期思想家与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其父刘长为刘邦少子,封淮南王,后因谋反获罪,不食而死。刘安为人好读书鼓琴,而不喜欢戈猎狗马驰骋,后亦因谋反罪自杀。刘安很有才华,尤精通《楚辞》,据《汉书·淮南王传》载:“初,安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汉武帝)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离骚传》大约作于公元前139年,但并未流传下来。据班固《离骚序》可知传前有“叙”,对屈原及《离骚》作了极高评价。据班固的引用看,可知《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对《离骚》的一大段评论大部也是引用的刘安的话。刘安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他十分钦佩屈原的人格和品德,说他“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㬭然泥而不滓。推其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以《离骚》比《诗经》反映了他的儒家思想影响,而赞美屈原与黑暗现实不妥协,不同流合污,又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某些特点。从他对《楚辞》的评价可以看出西汉前期文艺思想发展上儒道结合的特点,并对提高屈原及《楚辞》的地位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刘安还主持召集其门客集体编撰了《淮南子》一书,其中着重体现了道家文艺美学思想及其在汉代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的书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

一辆凯迪拉克截在路中间,一个蒙面人从车上跳下,手里拿着一支枪。佩辛斯尖叫出声,但枪狠狠地打在她的手上。“把信交出来。”蒙面人要挟道……当萨姆巡官收到一张一千元的钞票,被委托保管一封信时,他认为这是别人跟他开的一个玩笑。但是,但蒙面人劫持了他女儿,他知道自己碰上了一起诡秘、透着死亡气息的案件。在这次的谋杀案调查中,伟大而杰出的雷恩演绎了最精彩的一幕。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亦名《雷霆玉枢宝经》。道教书。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普化群生,为赏善罚恶之神。一卷,分上下两节。上节言“至道”,下节言“气数”。此经出于宋代。收入《道藏》第25册。另有白玉蟾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集注》二卷,收入《道藏》第50册。《道藏辑要》有《玉枢宝经赞解》。清代李涵虚《太上十三经注释》中有《玉枢经约解》,只收本经上节“至道”部分。

青楼梦

青楼梦

又名《绮红小史》。章回小说。近代俞达著。六十四回。叙事以文人金挹香狎邪生活为中心,写他与吴中娼女三十六人朝夕往来,感情缠绵,受诸美爱重。后纳五妓,一妻四妾,共聚一堂,生三男一女。金挹香虽终日寻花问柳,然亦用功读书,中乡举,捐官余杭知县,为官清廉公正,升任杭州知府。后回吴再访诸美,众美人或嫁或逝,乃悟人生如梦,万事皆空。遂出家修行,悟道升飞。后又归家度其妻妾升天。而三十六美人皆仙女谪降,亦一一归班。小说从人物到结构都有意模仿《红楼梦》,惜多取皮毛,思想、艺术无甚可取。然着意表现旧时代封建士子理想的人生模式,即所谓“游花园,采芹香,掇巍科,任政事,报亲恩,全友谊,敦琴瑟,抚子女,睦亲邻,谢繁华,求慕道”,写出了旧时代封建士子的心态。有光绪四年(1878)申报馆初版活字本、光绪十四年文魁堂石印小本、光绪二十一年上海书局石印绘图本、民国十七年(1928)上海受古书店绘图石印本。近有199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排印本、199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十大古典社会人情小说》本。

黄仲则选集

黄仲则选集

《黄仲则选集》:黄景仁(字仲则)是清代杰出诗人,“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包世臣语)。论者谓其学李白、韩愈、李商隐、苏轼,而与李白为最近。黄景仁诗用典甚多,目前尚无全集注本,对读者来说是个遗憾。本书精选434首诗,已达黄景仁全部诗歌的三分之一,予以注释、辑评,书末又附“总评”,甚便阅读。

销释金刚经科仪

销释金刚经科仪

又名《金刚科仪》。中国佛教典籍。宋释宗镜述。一卷。明代至今云南阿吒力僧常用科仪。 本科仪主要以姚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依据编集而成。必须与坊间刻本《金刚经》(卷首为奉请八金刚、四菩萨)配合才能举行法会。是研究中国佛教科仪的重要资料。 本科仪不见於我国古代经录,也未为我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日本《续藏经》收有清道光年间抄本《销释金刚经科仪》和明嘉靖三十年觉连重集《销释金刚经科仪会要注解》,但都未经校勘。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

一卷,不空译之理趣经外,异译之理趣经也。唐南天竺沙门金刚智依梵本于中天译,与《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同。而诸心明。皆佛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