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尺牍

作者:王艮
王艮尺牍

明朝经济思想家, 泰州学派的创立人王艮的书信。尺牍,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书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山家清供译注

山家清供译注

饮食论著。南宋林洪撰。2卷。洪字龙发,号可山,泉州(今属福建)人,肄业杭州。是书记述各色粥、饭、酒、菜肴、点心等凡百余品,皆以山林野味、蔬果、中草药等制作。每品均介绍其原料和制作方法,并多引证前人有关诗词、故事,时寓讽谏之意。其中颇多药膳,如青精饭、百合面、黄精果、真君粥、萝菔面、麦门冬煎等,均涉及疗效。末又附《茶供》、《新丰酒法》2篇,论述茶叶的煎法、功用,及新丰酒的酿制技术。是书反映出宋代文人清静养生、讲究美食的风气,所述颇为详明,为饮食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此外,还可视为中国较早的药膳食谱,对古代医药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有《夷门广牍》、《说郛》、《丛书集成初编》等本。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一卷。五代蜀杜光庭 撰。此书又名 《名山洞天福地记》、《洞天福地记》。古来修仙者,常以仙山灵岳、洞天福地作为理想仙境。杜光庭撰《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将道教仙境分作十余类,首为仙山,次为五岳,再次为十大洞天,又附以青城山;又次为五镇海渎、三十六精卢、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二十四灵化等,都一一作以简述。其有关十洲三岛的记载,本于《十洲记》而略述。

汪洋中的一条船

汪洋中的一条船

《汪洋中的一条船》是台湾作家郑丰喜(1943—1975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体小说。因为家里贫困,天生残疾的作者幼年时曾经跟随耍猴人街头卖艺,后来又几乎在洪水的激流里丧生。艰苦的人生磨难,激发了他自强不息的毅力与求生存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但靠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在社会上生存了下来,还逾越了种种生理和心理的巨大障碍坚持求学,终于考入台湾中兴大学法律系,并收获了宝贵爱情。小说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版后,便在台湾文化界掀起一股热潮,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2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认为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读物之一,曾先后获得1975年台北图书周好书第一名,是《中国时报》“四十年来影响我们最深的书籍”之一,1987年《讲义》杂志票选“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十本中国名著”第五名。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于1978年拍摄,由李行担任导演。电影出品后造成了空前的轰动,创造了极高的票房纪录,获1978年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摄影奖以及演技优良特别奖等多项荣誉。

引力

引力

现代长篇小说。李广田著。初载《文艺复兴》1946年2月第1卷第6期,上海晨光公司1947年6月初版。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一个叫做兰华的青年女教师,不堪忍受亡国奴的屈辱生活,并为丈夫参加的如火如茶的抗日斗争生活所吸引,冒着生命危险,携带两岁幼子,从沦陷的济南逃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四川成都,但得到的却只是丈夫留下的一封书信,告诉她,他已到“一个更多希望与更多进步的地方”去了。面临生活的窘境,兰华没有绝望,她决心循着丈夫的足迹继续前行。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画面相当广阔:从梦想到现实,从过去到未来,从城市到农村,从沦陷区到国统区,从家庭到社会。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也多姿多彩,个性突出,除主人公兰华和丈夫雷孟坚外,还有不屈的民主斗士洪先生,国难当头却仍沉溺于儿女之情中的庄荷卿,老练圆滑的女校校长,认贼作父的米绍棠,苟且偷生的温子升,以及性格各异的女学生群。作品反映了被炮火震醒了的一代知识青年,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和人生归宿的艰难历程。他们各自起点不同,人生经历各异,但如百川归海,最终都汇入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的洪流之中。小说发表后,曾出现过不同形式的日文节译本。1952年日本岩波书店出版了由冈崎峻夫翻译的全译本,并连续再版达11次。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

台宗十类因革论,四卷,宋善月述。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三卷、经论疏义六十四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八十六卷等,合为三四三卷,加上本书目录二卷,共三四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