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注释
作者:戴圣章节列表
升序↑- 《礼记》简介
- 敖不可长①
-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1)
- 鲁庄公及宋人战于乘丘(1)
- 曾子寝疾(1)
-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1)
- 子柳之母死(1)
- 成子高寝疾(1)
- 晋献公之丧(1)
- 吴侵陈(1)
- 知悼子卒(1)
- 陈子车死于卫(1)
- 卫献公出奔(1)
- 战于郎(1)
- 孔子过泰山侧(1)
- 鲁人有周丰也者(1)
- 齐大饥(1)
- 晋献文之成室(1)
- 季孙之母死(1)
- 阳门之介夫死(1)
- 赵文子与叔誉观平九原①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
-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①
- 发虑宪①
- 玉不琢不成器①
- 虽有嘉肴①
- 古之教者①
- 大学始教(1)
- 大学之教也(1)
- 今之教者(1)
- 大学之法①
- 学者有四失(1)
- 善歌者(1)
-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
- 凡学之道(1)
- 善学者①
- 记问之学(1)
- 良冶之子(1)
- 古之学者(1)
- 大德不官(1)
- 凡音之起(1)
-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1)
- 礼以道其志(1)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1)
- 乐者,通伦理者也(1)
- 乐由中出(1)
- 乐者,异文合爱者也(1)
- 乐者,天地之和也(1)
-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1)
- 天地之道(1)
-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1)
- 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1)
- 土敝则草木不长(1)
- 德者,性之端也(1)
- 钟声铿,铿以立号①
- 礼乐不可斯须去身①
- 夫乐者乐也(1)
猜你喜欢的书
犯罪本能
侦探小说,民国徐卓呆著。小说里男主角韦心泉因为一起车祸导致一些幻想的内容“用夸张的形式浮到意识中来”,进而坚持认为自己曾经杀过人。而最终治愈韦心泉的,则是心理医生、“精神分析学大家”陈博士。小说里陈博士因势利导,通过虚构一连串犯罪逃亡故事,在病患头脑中制造出一系列惊险的幻象——闯进烟草公司、绑架经理、换上经理的衣服、逃过众人的追捕,甚至先后驾驶汽车和飞机逃亡,而韦心泉在幻想中抵达虚构案件真相的同时就意味着医生找到了他在现实中的真正病因,进而排解掉了韦心泉内心“宿着的思想”,最终治愈了病患。
人海潮
叙述多近十年来海上事,凡艺林花丛,以及社会种种秘幕,未经人道过者,搜辑靡不详尽。
乐府雅词[四库本]
词选。宋曾慥辑。慥,字端伯,号至游子,泉州(今属福建)人。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仓部郎官。建炎间,曾任江西转运判官。绍兴九年(1139),以右朝散大夫行户部员外郎,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十年,为太府少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次年,升太府卿,旋落职提举洪州玉隆观。十四年(1144),起知虔州。十八年(1148),移知荆南府。历知夔州、庐州。二十五年正月(1155)卒。曾慥博学多闻,编撰有《百家诗选》、《类说》、《高斋漫录》、《集仙传》、《至游子》、《道枢》、《真诰篇》等。事迹散见于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有关各卷。《乐府雅词》前有曾氏自序,谓该书成于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余所藏名公长短句,裒合成篇,或后或先,非有诠次,多是一家,难分优劣,涉谐谑则去之,名曰《乐府雅词》。九重传出,以冠于篇首;诸公转踏次之”。是书分三卷,《拾遗》二卷,所收多为北宋及南渡名家词作。正集三卷大体按时间顺序录欧阳修、王安石、张子野等34家词人词作723首;拾遗二卷收词171首。曾氏选词以“雅”为尚,“涉谐谑则去之”,故于欧阳修“艳词”及以鄙俚著称的柳永、黄庭坚、曹组等人词作皆摒弃不录。卷首收有无名氏《调笑》一套8首、郑仅《调笑》一套12首、晁补之《调笑》一套9首、无名氏《九张机》两套14首等转踏曲及董颖所作大曲《薄媚》一套10首,皆为他书未曾收录者,“是又足资词家之考证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九)。是书宋刻本早佚,现今流传诸本皆自明抄本而出,主要有《四库全书》本、《词学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顾肇声家抄本、《四部丛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曹元忠校本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新世纪万有文库》本。
辅成王周公摄政
元杂剧剧本。简名《周公摄政》。郑光祖撰。末本。此剧曲文全存,科白简略。剧演周武王灭殷后,周公请封纣子武庚,以维殷祀。另封管叔、蔡叔、霍权前往监视,号“三监”。武王病重,周公祝告天帝,愿以身代死;开金縢木柜查看卜兆书。适王命急宣,慌乱中将祝册误置金縢木柜中。周武王托孤,赐周公“如朕亲临”剑,周公佩之坐新君周成王侧,“抱孤摄政”。三监流言:“公将不利于孺子”,伙同武庚反周,京畿震动,周公自请处分,以息流言,太后不允。周公乃请留妻儿做人质,亲自领军东征。周公东征后,周成王发现金縢木柜中周公以身代武王死的祝册,流言不攻自破。周公平叛归来,成王亲迎。武庚与三监都被擒获,并分别给予处分。于是周公请求归政。此剧本事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杂剧所演,与史实基本相符,故语言多套用经史成语,往往有生涩呆板之弊。现存版本仅有《元刊古今杂剧三十种》一种。
平蜀记
一卷。著者姓名不详。此书记载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遣汤和等伐蜀以及明升出降事。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
俱力迦罗龙王仪轨,一卷,唐金刚智译,尾题无龙王二字,编号一二〇八。



![乐府雅词[四库本]](/d/file/books/4fb589302728c5300fbc7349140bc890.jpg)


